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二項 問答「毘陀羅論」

第二項 問答「毘陀羅論」

vedalla,音譯為毘陀羅,與梵語的vaipulya(毘佛略,譯義為方廣)相當。毘陀羅論Vedallakathā與阿毘達磨論,同為古代的法論之一,如『增支部』「五集」(南傳一九‧一四七)說:

「彼等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論阿毘達磨論、毘陀羅論,陷於黑法」。

毘陀羅的性質與內容,經近代學者的研究,已非常明白(1)。今依其研究成果,整理而作進一步的說明。『中部』有Mahāvedalla(『毘陀羅大經』),Cūḷavedalla(『毘陀羅小經』)。與阿毘達磨並稱的毘陀羅論,顯然的存在於『中阿含經』。Vedalla為九分教(部經)之一;覺音Buddhaghoṣa對毘陀羅的解說,首先提到上面的二部──『毘陀羅大經』,『毘陀羅小經』。其次說到:Sammādiṭṭhi,Sakkapañha,Saṅkhārabhājaniya,Mahāpuṇṇama sutta。這六部經,經考定為:

Ⅰ Mahāvedalla:推定為『中部』(四三經)的Mahāvedalla-sutta。大拘絺羅Mahākauṣṭhila問,舍利弗Śāriputra答。與『中阿含經』(卷五八)『大拘絺羅經』相當,但作舍利弗問,大拘絺羅答。今依漢譯,列舉大段的內容(名詞,改為通常所用的,以下例此)如下:

1.善與不善(巴缺)2.(智)慧與識3.正見4.當來有5.受想思(識)6.滅無對(巴缺)7.五根與意根8.壽暖識9.死與滅盡定10.滅盡定與無想定(巴缺)11.滅盡定──三行起滅‧得三觸‧空無相無願(巴缺)12.不動定無所有定無想定(巴:末增四心解脫)

ⅡCūḷavedalla:推定為『中部』(四四經)的Cūḷavedalla-sutta。毘舍佉Viśākhā問,法與(樂)比丘尼Dharmadinnā答。與『中阿含經』的(卷五八)『法樂比丘尼經』相同。內容大段為:

1.自身見2.陰與取陰3.八聖道與三聚4.滅無對(巴缺)5.禪定6.壽暖識7.死與滅定(巴缺)8.滅盡定與無想定(巴缺)(巴增三行)9.滅盡定入起10.三受與隨眠11.受‧無明‧明‧涅槃

ⅢSammādiṭṭhi:考定為『中部』(九經)的Sammādiṭṭhi sutta,譯義為『正見經』。眾比丘問,舍利弗答。與『中阿含經』(卷七)『大拘絺羅經』相當。又與『雜阿含經』(卷一四)的三四四經(大正藏編號)相合,但問者是大拘絺羅。問題為:「成就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正法」,而提出內容:

1.善與不善2.四食3.三漏4.四諦5.老死……行6.無明盡明生

ⅣSakkapañha:考定為『長部』(二一經)的Sakkapañhasutta,譯義為『釋問經』。帝釋問,如來答。前後有序分與餘分。與『中阿含經』(卷三三)的『釋問經』,及『長阿含經』(卷一〇)的『釋提桓因問經』相同。法義的問答部分,大段為:

1.嫉結慳結2.憎愛3.欲4.念(尋)5.思(種種妄想)6.滅戲論道(長、巴缺)7.念言求8.根律儀9.喜憂捨10.沙門婆羅門欲求志趣不同11.沙門婆羅門不能盡得究竟梵行

ⅤSaṅkhārabhājaniya:在名稱方面,似乎與『中部』的(一二〇經)Saṅkhāruppatti sutta相當,但內容的性質不同。經考定為『相應部』(四一、「質多相應」)的Kāmabhū(2),也與『雜阿含經』(卷二一)的五六八經(大正藏編號)相同。質多羅Citra長者問,迦摩浮Kāmabhū比丘答。內容為:

1.三行2.壽暖識3.入滅盡定──不作意‧滅三行4.死與滅定5.起滅盡定──不作意‧起三行‧得三觸6.起滅定心向出離7.止觀

ⅥMahāpuṇṇama:考定為『中部』(一〇九)經的Mahāpuṇṇamasutta,譯義為『滿月大經』。眾比丘問,如來答。該經又見於『相應部』(二二‧「蘊相應」)的Puṇṇamā;也與『雜阿含經』(卷二)的五八經(大正藏編號)相同。內容為十事:

1.五取陰2.欲3.陰與取4.陰陰相關5.名義6.因緣7.味患離8.身見9.無身見10.得涅槃

從這六部經的形式與內容,可以理解到:一、這些都是有關法義的問答。沒有採取大眾在座旁聽,由二比丘共論的阿毘達磨論的論式,而是佛或比丘(比丘尼),與四眾弟子間的問答。阿毘達磨論,在當時是聖道的舉揚,最莊嚴的法集,大眾旁坐參聽。而毘陀羅論,不限於聖道,更廣的普遍到各種論題。這是一般的,以請益方式而進行自由的問答。如上文所引,在『增支部』中,阿毘達磨論與毘陀羅論,已經相提並論,也就是有了結合的傾向。在說一切有部中,這些毘陀羅──法義問答,是被看作阿毘達磨的。如毘陀羅的重要論題──滅盡定,舍利弗的意見,受到優陀夷Udāyin的一再反對,佛就呵責說:「以何等故論甚深阿毘曇」(2)?又如世尊答帝釋所問,而說:「我寧可說甚深阿毘曇」(3)。所以,法義問答的毘陀羅論,與阿毘達磨論,早就結合為一流,成為阿毘達磨論發展的泉源。

二、阿毘達磨,毘陀羅,在『相應部』中,雖還沒有發見(漢譯『雜阿含經』,及說一切有部的傳說,已有阿毘達磨的名詞),但在『中部』與『中阿含經』,已明確的有這二個名詞。契經的大部集成,『雜阿含經』是根本的,在先的,這是說一切有部經師的古傳,而為我們所確信的。所以可推定:阿毘達磨與毘陀羅,同時出現於『雜阿含經』集成,『中阿含經』還沒有集成以前,阿毘達磨與毘陀羅,是出現於那個時代的。稱為毘陀羅論的法義問答集,起初雖沒有這個名稱,而事實早已存在於『雜阿含經』了。如上所舉的六經,其中Ⅲ、Ⅴ、Ⅵ──三經,都是『雜阿含經』所固的的。就是以vedalla為名的,屬於『中部』的大、小二經,也是根源於『雜阿含經』而有所充實。試列表對照於下(表中數目字,就是上文列舉大段的數目):【圖片

 ┌─────────┬─┬─┬─┬─┬─┬─┬─┬─┬─┬──┬─────┬──┐
 │Mahāvedalla         │1│2∣3∣4∣5∣6∣7∣8∣9∣10∣  11  │12│
 ├─────────┼─┼─┼─┼─┼─┼─┼─┼─┼─┼──┼─────┼──┤
 │正見經(南傳)  │1│ │ │ │ │ │ │ │ │  │     │  │
 ├─────────┼─┼─┼─┼─┼─┼─┼─┼─┼─┼──┼─┬─┬─┼──┤
 │迦摩(二)(漢譯)│ │ │ │ │ │ │ │2│4│  │1│3│5│  │
 └─────────┴─┴─┴─┴─┴─┴─┴─┴─┴─┴──┴─┴─┴─┴──┘
 ┌─────────┬───┬───┬─┬─┬─┬─┬─┬─┬───┬──┬──┐
 │Cūḷavedalla          │ 1 ∣ 2 ∣3∣4∣5∣6∣7∣8∣ 9 │10│11│
 ├─────────┼─┬─┼─┬─┼─┼─┼─┼─┼─┼─┼───┼──┼──┤
 │滿月大經(南傳) │8│9│3│4│ │ │ │ │ │ │   │  │  │
 ├─────────┼─┼─┼─┼─┼─┼─┼─┼─┼─┼─┼─┬─┼──┼──┤
 │迦摩(二)(漢譯)│ │ │ │ │ │ │ │2│4│1│3│5│  │  │
 └─────────┴─┴─┴─┴─┴─┴─┴─┴─┴─┴─┴─┴─┴──┴──┘

如表所列,可見大經與小經,都是淵源於『雜阿含經』的。其中『毘陀羅大經』,對於慧與識,受想與思(識),五根與意根,壽暖與識的同異,在教義上有了顯著的開展。滅盡定是最深的定,在部派佛教中,是有異義的。這在古代,已是問答的主要論題了。淵源於『雜阿含經』的法義問答集,問答更普遍,法義也跟著發展,毘陀羅論就這樣的成立了。

帝釋來隔界山問佛,在『雜阿含經』中,早是熟悉的故事。早期的傳說,是帝釋問佛──無上愛盡解脫,也就是現存『中』、『長』二阿含中,『帝釋問經』的末後一段。無上愛盡解脫,是甚深義,所以說一切有部稱之為阿毘達磨,解說為無漏慧(4)。帝釋是印度民間的普遍信仰對象,一向重視和平無爭,所以成為佛法的外護,化導人間的(入世的)代表。『帝釋問經』的問答,論究世間的爭執根源,重視合理的行為,歸結到佛法勝於其他宗教。可能由於愛盡解脫的問答深義,所以採取當時問答毘陀羅的論式,編成化導世間的問答集。

三、稱為毘陀羅的契經,大抵在一問一答間,問者表示領解對方的意見,歡喜讚歎,然後再提出問題,所以形成一種特殊的體裁。vedalla與梵語vaipulya(方廣)相當,所以毘陀羅的字義,在解說上,不應該與「方廣」脫節。方廣的主要意義是「廣說」。毘陀羅的法義問答,普遍的論到各問題,比之阿毘達磨論的專以聖道為論題,確是廣說了。而且,毘陀羅的一問一答,窮源竟委,大有追問到底的傾向,這還不是廣說了嗎?如『雜阿含經』說:「摩訶拘絺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於明,何須更求」(5)?『法樂比丘尼經』也說:「君欲問無窮事;然君問事,不能得窮我邊也。涅槃者,無對也」(6)。這說明了法相的層層問答,是不可能窮其邊際的。如斷除無明而生明,那還求什麼呢?究竟,是問答廣說所不能盡的。這就引向超越無對的,深廣無涯際的境地。這應該就是從方廣,而傾向於重證悟的方廣的契機吧!

註解:

[註 11.001]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三八九──四一九)。

[註 11.002]『中阿含經』卷五(大正一‧四五〇上)。

[註 11.003]『中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一‧六三四下)。

[註 11.004]『大毘婆沙論』卷一(大正二七‧二下──三上)。

[註 11.005]『雜阿含經』卷一四(大正二‧九五中)。

[註 11.006]『中阿含經』卷五八(大正一‧七九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