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六項 因緣的論究

第六項 因緣的論究

阿毘達磨論師,分別法的自性,立攝門。分別心、心所的同起同緣,立相應門。分別一切法間,先後同時的關係,是因緣門。因緣門,在多方面觀察而集成的論門中,早已注意到此。今以『法集論』「論母」,『舍利弗阿毘曇』「非問分」「界品」,對列如下:圖片

 ┌─────┐     ┌───────┐
 │法集論論母│     │舍利弗阿毘曇論│
 └─────┘     └───────┘
 因‧非因        因‧非因
 有因‧無因       有因‧無因
 因相應‧因不相應
 因有因‧有因非因
 因因相應‧因相應非因
 非因有因與無因
 有緣‧無緣       有緣‧無緣
             有緒‧無緒

說一切有部的『品類足論』(卷五)「辯攝等品」,與因緣有關的論門,凡二十門。說一切有部又稱說因部,可見他對因的重視了。【圖片

 一~四  心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例),非心為因等
 五~八  業為因‧非業為因等
 九~十二 有為因‧非有為因等
 一三   緣起‧非緣起
 一四   緣已生‧非緣已生
 一五   因‧非因

 一六   有因‧非有因
 一七   因已生‧非因已生
 一八   因相應‧非因相應
 一九   因緣‧非因緣
 二〇   有因緣‧無因緣

依有關因緣的論門,作深入研究,終於成立有關因緣的論書。如『舍利弗阿毘曇論』的「緒分」(緒是由緒,與因、緣的意義一樣):第一品名「遍品」,立十因、十緣。第二名「因品」,舉三十三因。以下有「名色品」、「結品」、「行品」、「觸品」、「心品」──五品,都從經說的因緣而來。在銅鍱部論中,專明因緣的,是『發趣論』。立二十四緣,作極繁廣的分別。在說一切有部中,『識身足論』明四緣:第三「因緣蘊」,明因緣。第四「所緣緣蘊」,明所緣緣。第五「雜蘊」──頌說「無間緣增」部分,明等無間緣及增上緣。廣與略,部派間的距離,是那麼大!但二十四緣的前五緣,是:因緣,所緣緣,增上緣,無間緣,等無間緣。十緣的前四緣,是:因緣,無間緣,境界緣,依(增上的異譯)緣。這可見,二十四緣與十緣,都是以四緣為根本的。這是本於同一的因緣論,從要略到詳備,又化繁重為簡要。部派間的意見不能盡同,所以發展為各有特色的因緣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