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三節 世友

第三節 世友

第一項 事跡與著作

世友Vasumitra,梵語伐蘇蜜呾羅。舊音譯為和須蜜,婆須蜜,和須蜜多。印度而稱為世友的,不止一人;現在所說的,是說一切有部四大論師之一。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曾兩處說到世友:

「布色羯邏伐底城……城東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伐蘇密呾羅(唐言世友,舊曰和須蜜多,譌也)論師,於此製眾事分阿毘達磨論」(1)

「迦溼彌羅國……建立伽藍,結集三藏,欲作毘婆沙論。是時,尊者世友戶外納衣……請為上座。凡有疑義,咸取決焉」(2)

世友的參與『大毘婆沙論』的結集,為一不足信的傳說,下文當再為說到。世友在布色羯邏伐底Puskarāvatī造『眾事分』──就是『品類足論』。西藏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說到(3)

「迦膩色迦王崩後,……睹貨羅附近,闍提長者,富有資財,於北方供養一切法塔。招致摩盧國毘婆沙師大德世友,睹貨羅國大德妙音來此國,十二年間,供養三十萬比丘」。

摩盧Maru,就是漢書西域傳的木鹿,現在屬於蘇聯的謀夫Merv。世友生於摩盧,曾在睹貨羅Tukhāra受闍提jāti長者的供養。從他出生、宏法、造論的地點來說,是一位印度西北的大論師。

據我國古代的傳說,在說一切有部的師資傳承中,世友是迦旃延尼子kātyāyanīputra以下的大德。如『出三藏記集』卷一二「薩婆多部記」(大正五五‧八九上──下)說:【圖片

 ┌───────┐       ┌─────┐
 │舊 記 所 傳│       │齊公寺所傳│
 └───────┘       └─────┘
 七、迦旃延羅漢         五、迦旃延菩薩
 八、婆須蜜菩薩         六、婆須蜜菩薩

迦旃延尼子創說的九十八隨眠,世友『品類論』已充分引用。從『大毘婆沙論』引述的世友說來看,世友為『發智論』作解說的就不少。世友已見到『發智論』的不同誦本,一作「入正性離生」,一作「入正性決定」(4)。世友無疑為『發智論』的權威學者。『大毘婆沙論』的編集者,對於迦旃延尼子與世友的誰先誰後,已有不同的傳說,如『大毘婆沙論』卷四五(大正二七‧二三一下)說:

「此(『發智』)論已說異生性,故品類足論不重說之。……此顯彼(『品類』)論在此後造。有作是說:彼論已說異生法故,此不重說……此顯彼論在此先造」。

『大毘婆沙論』的編集者,對迦旃延尼子與世友,時間的距離久了些;而世友又離迦旃延尼子的時代不遠,所以有誰先誰後的異說。實際是,世友為迦旃延尼子的後學,相距不會太遠的。大概宏法於西元前一〇〇年頃。

說到世友的著作,唐玄奘所譯的,就有三部:一、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十八卷二、阿毘達磨界身足論  三卷三、異部宗輪論     一卷

『品類論』的作者世友,是否『大毘婆沙論』所稱引的世友呢?我以為是的。如『大毘婆沙論』引世友說:

「云何無想定?謂已離遍淨染,未離上染,出離想作意為先,心心所法滅,是名無想定」(5)

「云何滅盡定?謂已離無所有染,止息想作意為先,心心所法滅,是名滅盡定」(6)

『大毘婆沙論』所引的世友說,與品類論的「辯五事品」(7),句義完全相合。所以推定『大毘婆沙論』所引的世友,與『品類論』的作者世友為同一人,是沒有什麼困難的。關於『界身論』,在本書第四章第六節中,已有所解說。

『異部宗輪論』,鳩摩羅什Kumārajīva初譯,名『十八部論』。真諦Paramârtha第二譯,名『部執異論』。真諦與玄奘的譯本,論初都有「世友大菩薩」句,『十八部論』缺。這決非世友的自稱,而是後人所增益的。論中所說的部派分裂,為說一切有部的傳說。所敘的部派異義,為漢譯中唯一的宗派異義集。所說的說一切有部宗義,與『發智』、『品類』論等相合。所說的說經部義,還是初期的說轉部義,與晚期的經量部不同。這可見『異部宗輪論』所顯示的宗派實況,不會遲於『大毘婆沙論』的。中國所傳的世友菩薩,就是『大毘婆沙論』所說的世友。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以為造『品類論』的世友,不能與造『異部宗輪論』的世友混為一人(8)。『異部宗輪論』的作者,是為世親Vasubandhu『俱舍論』作注釋的世友(9)。與世親同時的鳩摩羅什,已將『異部宗輪論』譯為漢文了,怎麼作者會是世親的後學呢?

玄奘傳譯的『品類論』等而外,世友的著作還有:一、偈論:世友應有以偈頌論義的偈論,如『大毘婆沙論』說:

「由五因緣,見所夢事,如彼頌言:由疑慮串習,分別曾更念,亦非人所引,五緣夢應知」(10)

「諸行無來,亦無有去,剎那性故,住義亦無」(11)

「如有頌言:若執無過去,應無過去佛;若無過去佛,無出家受具」(12)

這些偈,在晉譯『鞞婆沙論』中,作「尊婆須蜜所說偈」。二、從『大毘婆沙論』及『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引文,可見世友有關於『發智論』的著作。但這二類著作,都已失傳,由『大毘婆沙論』等引文,而多少保存下來。

註解:

[註 48.001]『大唐西域記』卷二(大正五一‧八八一上)。

[註 48.002]『大唐西域記』卷三(大正五一‧八八六下──八八七上)。

[註 48.003]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譯本一〇四)。

[註 48.004]『大毘婆沙論』卷三(大正二七‧一三下)。

[註 48.005]『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一(大正二七‧七七二下)。

[註 48.006]『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二(大正二七‧七七四上)。

[註 48.007]『品類論』卷一(大正二六‧六九四上)。

[註 48.008]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譯本一一四)。

[註 48.009]Tāranātha『印度佛教史』(寺本婉雅譯本二四六)。

[註 48.010]『大毘婆沙論』卷三七(大正二七‧一九三下)。

[註 48.011]『大毘婆沙論』卷七六(大正二七‧三九三下)。

[註 48.012]『大毘婆沙論』卷七六(大正二七‧三九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