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三項 大德邏摩的論義

第三項 大德邏摩的論義

邏摩rāma,為上座的親教門人,『順正理論』稱他為「大德」,可見他是上座門下的有數人物,受到當世的尊重。邏摩當然是繼承上座的思想,但也有多少修正。如上座以邪見為無明的一類,而大德卻以為是依癡(不善)根的增長而來,所以說:「非邪見體即是無明」(1)。上座解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二句,是約「顯有滅」、「遮無因」而說。而大德別說為:「顯示親傳二因」(2)

在大德邏摩的見解中,有與瑜伽唯識學類似的地方。如『順正理論』卷二八(大正二九‧五〇二中)說:

「大德邏摩作如是說:有不染法,名為習氣,如不善因所招異熟。世尊昔在菩薩位中,三無數劫修諸加行,雖有煩惱而能漸除。煩惱所引不染習氣,白法習氣漸令增長。後於永斷諸漏得時,前諸習氣有滅不滅。以於長時修加行故,證得無上諸漏永盡,然佛猶有白法習氣」。

白法習氣,是無漏種子,不染習氣,是有漏聞熏習。如這樣比擬的解說,那與『攝大乘論』的新熏說,是非常近似的了。大德又細密地,論證鏡像的非實有性,結論為:「緣於眼及鏡等,對鏡等質,眼識得生。實見本質,謂見別像」(3)。這是以為:如從鏡見面像,只是見到了自己的面目。這與『解深密經』所說:「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4),豈非完全一致!大德邏摩的時代,瑜伽大乘已非常興盛,經部譬喻師也該受有影響吧!

註解:

[註 104.001]『順正理論』卷二八(大正二九‧五〇〇中)。

[註 104.002]『順正理論』卷二五(大正二九‧四八二下)。

[註 104.003]『順正理論』卷二三(大正二九‧四七〇下)。

[註 104.004]『解深密經』卷三(大正一六‧六九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