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第一項 菩薩的意義

菩薩道的成立,無疑為依據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出於「本生」Jātaka等傳說。但到底在什麼情況下,成立「菩薩」bodhisattva一名?菩薩的名稱,又成立於什麼時代?這都是值得論究的。

在過去,菩薩是聲聞三藏所有的名詞,所以想定是釋尊所說。然經近代的研究,「菩薩」這個名詞,顯然是後起的。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的『相應部』,在說到過去七佛,觀緣起而成佛時,都這麼說:「世尊應正等覺,未成正覺菩薩時」(1),說到了菩薩。與此相當的『雜阿含經』,但作「佛未成正覺時」,缺少「菩薩」字樣(2)。又如『中阿含經』的『長壽王本起經』,『天經』,『念經』,『羅摩經』,都只說「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或作「盡」)道(或作「覺」)時」(3),而『中部』等卻都加入「菩薩」一詞(4)。漢譯『長阿含經』的『大本經』,說到毘婆尸Vipaśyin成佛以前,稱為菩薩(5),與『長部』相合。漢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誦本,法藏部與銅鍱部,是同出於分別說部Vibhajyavādin的。漢譯的『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誦本。可見『阿含』原文,本來是沒有「菩薩」的;說一切有部本還保存原型,而分別說部各派的誦本,(還有屬於大眾部末派的『增壹阿含經』),都以當時傳說的「菩薩」,加入『阿含經』了。未成佛以前,如釋尊的誕生、出家……,一般佛傳都稱之為「菩薩誕生」,「菩薩出家」。然今發見Bhārhut佛塔,欄楯上所有的雕刻中,有釋尊從兜率天Tuṣita下降,入母胎;及離家以後,自己割去髮髻,為三十三天Trāyastriṃśa所接去供養的圖像。銘文作「世尊入胎」、「世尊的髻祭」。Bhārhut 塔的這部分雕刻,為西元前二世紀作品;在西元前二世紀,對於成佛以前的釋尊,沒有稱之為菩薩,正與『雜阿含經』等所說相合(6)

在傳說中,有彌勒Maitreya及釋迦Śākya授記作佛的事,一般都稱之為菩薩。在經、律中,彌勒成佛的事,約與過去佛的思想同時。『中阿含經』的『說本經』,首先說到阿那律陀Aniruddha的本起。次說:未來人壽八萬歲時,這個世界,「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相近」。那時,有名為螺Śaṅkha的作轉輪王;彌勒佛出世,廣度眾生。當時,尊者阿夷哆Ajita發願作轉輪王,尊者彌勒發願成佛(7)。南傳的『中部』,沒有與『說本經』相當的。但在『長部』的『轉輪聖王師子吼經』,說到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有儴伽(螺)作轉輪王,彌勒成佛(8),主體部分,與『說本經』相同。『長阿含經』的『轉輪聖王修行經』(9),與『長部』說一致。彌勒成佛,是「譬喻」(本末),本只說明未來有佛出世,與一般的授記作佛,文體不同。『說本經』增入了阿夷哆與彌勒發願,及佛的許可,使其近於授記作佛的體例,但也不完全相同。彌勒成佛,被編入『阿含經』,是相當古老的「譬喻」,但沒有說到菩薩一詞。釋尊授記作佛,傳說為然燈佛Dīpaṃkara時。當時,釋尊是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字因傳說而不同:或名彌卻(雲‧雲雷──Megha)(10),或名善慧Sumati(11),或名無垢光(12)。青年以「五華獻佛」,「布髮掩泥」,求成佛道,得到然燈佛給予未來世中成佛的記別。這一傳說,有蒙佛授記,決定成佛的特殊意義,所以為多種大乘經所引用。這是各部派公認的傳說,但沒有編入『阿含經』;也只有法藏部的《四分律》,才編入律部(13)。《四分律》說到彌卻菩薩,也說到定光(未成佛前)菩薩、彌勒菩薩。但這是後起的「本生」,不能證明「菩薩」因此事而得名。

上座部Sthavira系所傳的論典,都說到了菩薩,如說一切有部(論師系)的根本論──『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一八(大正二六‧一〇一八上)說: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八(大正二八‧五八五上──中)說:

「云何菩薩人?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從他聞,不受他教,不請他說,不聽他法,自思、自覺、自觀,於一切法知見無礙;當得自力自在、豪尊勝貴自在,當得知見無上正覺,當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大慈,轉於法輪:是名菩薩人」。

『舍利弗阿毘曇論』,屬於印度本土的分別說部,「菩薩人」,出於該論的『人品』。南傳(錫蘭的分別說部)的『論事』,也說到菩薩(14)。屬於上座部系的論書,都有菩薩,而對「菩薩」的地位,同樣的說到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依說一切有部,那是三大阿僧劫修行圓滿,百劫修相好的階段。上座部系的菩薩,地位是相當高的。依論典所見,菩薩名稱的成立,不可能遲於西元前二世紀的。

佛法進入部派時代,在發展中呈現的事象,有值得注意的:一、佛法,著重於初轉法輪的四諦說。四諦是佛法綱宗:苦與集,是生死苦迫的因果事實;滅是苦集的息滅;道是滅苦集的道。在四諦中,佛法只是解脫生死苦而歸於涅槃的寂滅。佛弟子在佛法中修行,以解脫生死,證入涅槃為最高理想。或說聲聞乘修四諦法(15),也只是這一普遍事實的敘述。二、在佛陀遺體、遺物、遺跡的崇奉中,佛的崇高偉大,被強力的宣揚起來。佛與弟子間的差別,也被深深的發覺出來。發現『阿含經』中,佛以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ṃbodhi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涅槃為理想,似乎有些不同。本來,聲聞弟子證果時,經上也說:「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正覺」)(16)。決定趣向三菩提,不正是聲聞弟子的目標嗎?如佛於波羅奈Vārāṇasī轉法輪:法輪是佛心中的菩提,在弟子心中顯現出來,從此至彼,所以比喻為轉法輪。佛與聲聞弟子所證的正法,是沒有差別的。然在佛教界,一般以「前蘊滅,後蘊不復生」,證入涅槃為目的;菩提,似乎只是達成理想的工具一樣。在這普遍的情形下,形成了這樣的差別:佛以成無上菩提為目的,聲聞弟子以證入涅槃為目的。三、部派分化過程中,釋尊過去生中的事,或「本生」,或「譬喻」,更多更廣的傳布開來,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佛在過去生中的修行,與聲聞弟子不一樣。釋尊在過去生中,流轉於無量無數的生死中,稱之為聲聞śrāvaka、辟支佛pratyeka-buddha,都不適當。這麼多的廣大修行,多生累劫,總不能沒有名稱。佛是以求成無上菩提為理想的,所以稱為菩薩bodhisattva,就是勇於求成(無上)菩提的人。這一名稱,迅速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這一名稱,約成立於西元前二〇〇年前後。由於解說不一,引起上座部論師們的反應,作出以「成就相異熟業」為菩薩的論定。上座部各派的意見相同,所以其時間不會太遲。至於Bhārhut塔上的銘刻,仍作「世尊入胎」、「世尊髻之祭」,而不用菩薩名稱,只是沿用『阿含經』以來的語法,不足以證明當時佛教界,還沒有菩薩一詞。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菩提與薩埵綴合所成的菩薩,他的意義是什麼?在佛教的發展中,由於菩薩思想的演變,所以為菩薩所下的定義,也有不同的解說。菩提bodhi,譯義為「覺」,但這裡應該是「無上菩提」。如常說的「發菩提心」,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佛菩提、無上菩提的簡稱,否則泛言覺悟,與聲聞菩提就沒有分別了。菩(提)薩(埵)的意義,『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引述Har Dayal所著書所說──菩薩的七種意義;及西藏所傳,菩薩為勇於求菩提的人(17)。今依佛教所傳來說:薩埵sattva是佛教的熟悉用語,譯義為「有情」──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菩薩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依古代「本生」與「譬喻」所傳的菩薩,也只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然求菩提的薩埵,薩埵內含的意義,恰好表示了有情對於(無上)菩提的態度。初期大乘經的『小品般若經』,解說「摩訶(大)薩埵」為「大有情眾最為上首」,薩埵還是有情的意義。『大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愛法、樂法、欣法、熹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18)。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憙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19)。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對人,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憙法」心。菩薩,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H氏七義中,第六,薩埵是「附著」義;第七,是「力義」;西藏傳說為「勇心」義,都與『般若經』所說相合。所以,菩薩是愛樂無上菩提,精進欲求的有情。如泛說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名詞),就失去菩薩所有的,無數生死中勤求菩提的特性。二五『念經』(大正一‧五八九上)。卷五六『羅摩經』(大正一‧七七六上)。『中部』(一九)『雙考經』(南傳九‧二〇六)。『中部』(二六)『聖求經』(南傳九‧二九四)。

註解:

[註 20.001]『相應部』「緣起相應」(南傳一三‧六──一五)。

[註 20.002]『雜阿含經』卷一五(大正二‧一〇一上──中)。

[註 20.003]『中阿含經』卷一七『長壽王本起經』(大正一‧五三六下)。卷一八『天經』(大正一‧五三九中)。卷

[註 20.004]『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南傳一一下‧二〇〇)。『增支部』「八集」(南傳二一‧二四一)。

[註 20.005]『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大正一‧三下)。

[註 20.006]干潟龍祥『本生經類思想史之研究』(六六──六七)。

[註 20.007]『中阿含經』卷一三『說本經』(大正一‧五〇九下──五一〇下)。

[註 20.008]『長部』(二六)『轉輪聖王師子吼經』(南傳八‧九二──九四)。

[註 20.009]『長阿含經』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大正一‧四一下──四二中)。

[註 20.010]《四分律》卷三一(大正二二‧七八四上──七八五下)。『增壹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二‧五九七中──五九九下)。『佛本行集經』卷三(大正三‧六六五上──六六六中)。

[註 20.011]『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大正三‧六二〇下)。

[註 20.012]『修行本起經』(大正三‧四六一下)。

[註 20.013]《四分律》卷三一(大正二二‧七七九中──七八六下)。

[註 20.014]『論事』(南傳五七‧三六三──三七一)。

[註 20.015]『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九‧三下)。

[註 20.016]『雜阿含經』卷三〇(大正二‧二一五下)。『相應部』「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四五)。

[註 20.017]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八一──一八二)。

[註 20.018]『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一一(大正七‧六〇上──六一上)。

[註 20.019]『成唯識論』卷三引經(大正三一‧一五上)。此經語本出律部,編入『增壹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