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之探究-二 泛說解脫道

二 泛說解脫道

空śūnya, suñña與空性śūnyatā, suññatā,是佛法解脫道的心要,與解脫道是不相離的。在佛法的開展中,解脫道引起的多方面開展,空、與空有關的方便,也就多方面開展而有種種。這裡,依據早期的經說,從種種解脫道中,對「空」作進一步的探究。

佛說的解脫道,原始是以八正道為本的。因機設教,成立不同的道品。古人依道品的數目次第,總列為: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七類共三十七道品,成為佛教界的定論(1)。說一切有部論師,以此為進修次第的全部歷程,未必與事實相符,這不過是條理總貫,作如此解說而已。八正道的內容,不外乎戒śīla,心citta,慧paññā──三學。經上說:戒,定,慧,解脫(2);「戒清淨sīla-pārisuddhi,心清淨citta-pārisuddhi,見清淨diṭṭhi-pārisuddhi,解脫清淨vimutti-pārisuddhi」(3),正是以戒、定samādhi、慧的修習而實現解脫。然從聖道的修習來說,經中或先說聞法,或先說持戒,而真能部分的或徹底的斷除煩惱,那就是定與慧了。化地部Mahīśāsaka說:「道唯五支」(4);不取正語,正業,正命(這三支是戒所攝)為道體,也是不無意義的。

定與慧,要修習而成。分別的說:修止──奢摩他śamatha可以得定,修觀──毘缽舍那vipassanā可以成慧。止是住心於一處,觀是事理的觀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但不是互不相關,而是相互助成的,如『雜阿含經』卷一七(大正二‧一一八中)說: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依經說,有先修止而後成觀的,有先修觀而後成止的。一定要止觀雙修,才能得(淺深不等的)種種解脫界。『增支部』分為四類:一、修止而後修觀;二、修觀而後修止;三、止觀俱修;四、掉舉心重的,在止觀中特重於修止(5)。這可見,止與觀,定與慧,可以約修持方法而分別說明,而在修持上,有著相成的不可或缺的關係。所以『大毘婆沙論』引『法句』說:「慧闕無靜慮(禪),靜慮闕無慧;是二具足者,去涅槃不遠」(6)

說到定,經中的名目不一。在佛功德「十力」的說明中,列舉了四類:一、禪jhāna,譯義為靜慮,舊譯作思惟修。二、解脫vimokkha,舊譯為背捨。三、三摩地──三昧samādhi,譯義為等持,定。四、三摩缽底samāpatti,譯義為等至,舊譯作正受。四類中,禪是從初禪到四禪的專稱。四禪也是等至,如加上四無色處arūpāyatana,合名八等至。再加滅盡定nirodha-samāpatti,名為九次第(定)等至。這九定,是有向上增進次第的。又如四禪,四無量appamāṇa,四無色定,都是等至,合名十二甘露門amata-dvāra。三摩地,是空等三三摩地,有尋有伺等三三摩地。三摩地,也是一般定法的通稱。解脫,是八解脫。這四種名義不同,都含有多種層次或不同類的定法。此外,如三摩呬多samāhita譯義為等引;心一境性citta-ekaggatā;心citta;住vihāra,也都是定的一名(都沒有組成一類一類的)。

佛教所說的種種定法,多數是依觀想成就而得名的。其中,最原始最根本的定法,應該是四種禪,理由是:一、佛是依第四禪而成正覺的,也是從第四禪出而後入涅槃的;在家時出外觀耕,也有在樹下入禪的傳說。二、依經文的解說,在所有各種道品中,正定是四禪(7);定覺支是四禪(8);定根是四禪;(9)定力也是四禪(10)。三、四禪是心的安定,與身──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關。在禪的修習中,以心力達成身心的安定,也以身息來助成內心的安定、寂靜。次第進修,達到最融和最寂靜的境地。禪的修學,以「離五欲及(五蓋等)惡不善法」為前提,與煩惱的解脫(空)相應,不是世俗那樣,以修精鍊氣為目的。從修行的過程來說,初禪語言滅而輕安passaddhi,二禪尋伺滅而輕安,三禪喜滅而輕安,四禪(樂滅)入出息滅而輕安(11),達到世間法中,身心輕安,最寂靜的境地。四禪有禪支jhānaṅga功德,不是其他定法所能及的。四、在戒、定、慧的修行解脫次第中,如『中部』(三八)『愛盡大經』,(三九)『馬邑大經』,(五一)『迦尼達拉經』,(五三)『有學經』,(七六)『薩尼達迦經』,(一一二)『六淨經』,(一二五)『調御地經』;『中阿含經』(六五)『烏鳥喻經』,(八〇)『迦絺那經』,(一四四)『算數目揵連經』。這些經一致的說:「得四禪」而後漏盡解脫。或說具三明,或說得六通,主要是盡漏的明慧。依此四點,在解脫道中,四禪是佛說定法的根本,這應該是無可懷疑的!

說到慧,就是般若paññā。般若是解脫道的先導,也是解脫道的主體;沒有般若,是不可能解脫生死的。如經說:「我說知見能得漏盡,非不知見」;「我不說一法不知不識,而得究竟苦邊」(12)。如實知見yathābhūta-ñāṇadassana在解脫道中,是必要而又優先的,所以說:「此五根,一切皆為慧根所攝受。譬如堂閣眾材,棟為其首,皆依於棟,以攝持故」(13)。與慧有關的名詞,經中所說的極多,如八正道中的正見Sammādiṭṭhi,正思惟sammāsaṅkappa,七菩提分中的擇法dhammavicaya,四神足中的觀vīmaṁsā;觀vipassanā,隨觀anupassanā,知aññā,見diṭṭhi,智ñāṇa等。表示證智方面的,如說:「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現觀),是名為明」(14)

經中處處說到,先以如實知,然後厭(離),離欲,滅而得解脫。到底如實知些什麼?那些是應該如實知的?將種種經說統攝起來,不外乎下面這幾例:【圖片

              ┌─知苦──知苦──知苦
   知苦集────知苦集─┤
              └─知集──知集──知集
   知苦滅────知苦滅───知滅──知滅──知滅

   知道──知道
   知味──知味────────────知味
   知患──知患────────────知患
   知離──知離────────────知離

在(以正見為首的)正道的修習中,應知生死苦的所以集起,生死苦的可以滅盡,也就是知緣起paṭicca-samuppanna的「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是純大苦聚滅」。苦dukkha是什麼?是生死法,是五蘊pañcakhandhā,是眼等六處châyatanāni,或是六界chadhātuya,總之,是有情當前的身心自體,經中每一一的作分別說明。如依世俗來說,世間是有苦有樂的。『雜阿含經』說:「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15);又說:「我論因說因」(16) 。佛對苦、樂、非苦非樂,而實「諸受皆苦」的生死現實,總是依因緣來說明的。佛常說:「離於二邊,處中說法」(或譯作「離是二邊說中道」),就是緣起(不一定是十二支)的苦集與苦滅。苦集,如分別來說,那末苦是身心苦聚;造成苦聚的原因名為集samudaya。如再加修行的道,就是苦dukkha,苦之集dukkha-samudaya,苦之滅dukkha-nirodha,至苦滅之道dukkha-nirodha-gāminī-paṭipadā──簡稱苦、集、滅、道四諦cattāri-saccāni了。所以知緣起與知四諦,不過說明的小小不同而已。世間,不只是憂苦的,也有可喜可樂的一面,所以苦受以外有樂受。由於是可喜樂的,所以會心生味著,這是知味assāda。世間的憂苦是可厭的,可喜可樂而心生味著的,也不能一直保持下去,終於要變壞,可味著的存有可厭的過患可能,而一定要到來的,這是知患ādīnava。苦是可厭的,喜樂的也有過患,世間是這樣的相續不已,真是無可奈何!然而這是可以超脫出離的,因為生死世間,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也就會「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所以,如知其集因而予以除去,也就因無果無了。出離生死苦是可能的,是知離nissaraṇa。知味、知患、知離,是苦集與苦滅的又一說明。綜合起來說明的,是七處善知,如『七處三觀經』說。

四諦等都是應該如實知的,而苦諦又應該遍知,如『雜阿含經』卷一五(大正二‧一〇四中)說:

「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苦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四諦都應該知,而苦諦更應該解。參照『相應部』及『瑜伽師地論』,知道解是遍知的異譯(17)。遍知pariññā苦,斷pahāna苦集,現證sacchikiriyā苦滅,修習bhāvanā苦滅道;這就是在正道的修習中,遍知苦、斷集而證滅,達成了解脫生死的目的。

解脫道從知苦著手(18)。知苦,是知五蘊、六處,一切有漏法,應怎樣的如實觀察呢?經中所說的,主要是:【圖片

1.無常 苦   無我
2.無常 苦   無我我所(19)
3.無常 苦 空 無我

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n,或說無我我所anattan-attaniya。觀察無常、苦、無我(我所)而得解脫,是『相應部』及『雜阿含經』所常見的。南傳佛教所傳宏的,著重於此。說一切有部用無常、苦、空、無我義,也是『阿含經』所共說的。如『雜阿含經』說:「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20)。『相應部』作:「無常;苦,疾、癰,刺,痛,病,他(或譯為「敵」),壞;空;無我」(21)。『中部』與『增支部』,也有同樣的文句(22)。在無常與空中間,所有苦,病,癰,刺,痛,疾,敵,壞,都是表示苦的。所以『相應部』將癰等列於苦下,『雜阿含經』別列癰等於前,雖次第不同,而「無常,苦,空,無我」的實質,並沒有差別。無常,苦,無我(我所);無常,苦,空,無我,都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所說的;不過部派間所取不同,解說也小小差別,成為部派佛教的不同特色。無常的,所以是苦的;無常苦變易法,所以是無我我所的。無我我所是空的要義,廣義是離一切煩惱的空寂。空與無我的聯合,只表示無我與無我所;無我我所是空的狹義。所以我曾說:「佛法的初義,似乎只有無常、苦、無我三句。把空加上成為(苦諦的)四行相,似乎加上了空義,而實是把空說小了」(23)。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無我無我所,就是空,這是解脫的不二門。古人依無常,苦,無我,立三解脫門,可見空在定慧修證中的重要了!

註解:

[註 2.001]唯有分別論者,於三十七道品外,加四聖種,立四十一道品,見『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六(大正二七‧四九九上)。

[註 2.002]『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南傳七‧一〇三)。『長阿含經』(二)『遊行經』(大正一‧一七中)。

[註 2.003]『雜阿含經』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八下──一四九上)。『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三四二──三四四)。

[註 2.004]『論事』(南傳五八‧三九七──三九九)。

[註 2.005]『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二七六)。『雜阿含經』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六下──一四七上)。

[註 2.00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四(大正二七‧六九三中)。

[註 2.007]『相應部』(四五)「道相應」(南傳一六上‧一五三──一五四)。『中部』(一四一)『諦分別經』(南傳一一下‧三五五)。

[註 2.008]『雜阿含經』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三上)。

[註 2.009]『相應部』(四八)「根相應」(南傳一六下‧一〇)。『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一八四上)。

[註 2.010]『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五下一八八上一八八下)。『增支部』「五集」(南傳一九‧一五──一六)。

[註 2.011]『相應部』(三六)「受相應」(南傳一五‧三三六──三三七)。

[註 2.012]『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南傳一三‧四二);又「諦相應」(南傳一六下‧三六〇)。『雜阿含經』卷八(大正二‧五五中)。

[註 2.013]『雜阿含經』卷二六(大正二‧一八三中)。『相應部』(四八)「根相應」(南傳一六下‧五七)。

[註 2.014]『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六〇下)。

[註 2.015]『雜阿含經』卷一四(大正二‧九三下)。『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南傳一三‧五五)。

[註 2.016]『雜阿含經』卷二(大正二‧一二下)。

[註 2.017]『相應部』(五六)「諦相應」(南傳一六下‧三四一)。『瑜伽師地論』卷九五(大正三〇‧八四三中)。

[註 2.018]遍知,是知而能斷的,所以古立「智遍知」、「斷遍知」──二遍知。

[註 2.019]無我我所,『雜阿含經』每作三句:非是我,非異我,非相在(如色在我中,我在色中)。『相應部』也作三句:非我所,非我,非我的我。

[註 2.020]如『雜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二‧六五中)。

[註 2.021]『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南傳一四‧二六二)。

[註 2.022]『中部』(六四)『摩羅迦大經』(南傳一〇‧二三七──二三八);『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二二六)等。

[註 2.023]拙作『妙雲集』(一一)『性空學探源』(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