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集-第二節 《大智度論》的卷數

第二節 《大智度論》的卷數

佛經的注釋,在古代是經與論分別流傳的。我國智顗的《妙法蓮華經文句》,澄觀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也還是這樣。但《大智度論》一百卷,實際上卻是經論會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釋論》七十卷。《出三藏記集》卷二,在「《大智論》百卷」的目錄下,還說到「或分為七十卷」(1),但一般都將經論會編本稱為《大智度論》,而說是「百卷」了。論文的卷數,在翻譯時,就傳說為《大智度論》百卷,更有誤傳為「千卷」者,這就難怪要引起近代學者的懷疑了!在此先引僧叡的〈經序〉與〈論後記〉,再來解說。《出三藏記集》卷一〇〈大智釋論序〉(大正五五‧七五上──中)說:

「論之略本,有十萬偈,偈有三十二字,並三百二十萬言。胡夏既乖,又有煩簡之異。三分除二,得此百卷;於大智三十萬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見」。

「此論胡文委曲,皆如初品。法師以秦人好簡,故裁而略之;若備譯其文,將近千有餘卷」。

〈大智論(後)記〉(大正五五‧七五中)說:

「論初品三十四卷,解釋一品,是全論其本。二品已下,法師略之;取其要,足以開釋文意而已,不復備其廣釋,得此百卷。若盡出之,將十倍於此」。

《智論》百卷,是經與論會編所成的。如除去經文三十卷(2),論文實在只有七十卷。初品譯為三十四卷,若經文一卷不計,則論文為三十三卷,二品以下,是「三分除二」的略譯。換言之:論文七十卷,扣去初品三十三卷,則二品以下的論文實為三十七卷,這三十七卷,是「三分除二」的略譯。

近代學者都把《智論》所釋經本當作是二萬五千頌本,其實《智論》末卷分明說到:

「如此中般若波羅蜜品,有二萬二千偈;大般若品,有十萬偈」。(3)

「二萬二千偈」的經本,譯成經文,有三十卷。以此類推,論本「十萬偈」,約可譯成百三十六卷,這是尚未「略譯」之原形。除去初品論文三十三卷,應該還有百零三卷,但如今二品以下略譯為三十七卷,那正是三分之中略去一‧九分。所以古說「三分除二」,可說是非常的正確!但由於經與論合編為一,泛稱「《大智度論》百卷」,於是不免引起若干誤會:

一、把合編百卷當作論文百卷。

二、本來經文解釋,大都是先詳後略的;而《智論》的翻譯,也是前詳後略。僧叡等忽略了這點,於是以為:初品以一卷經文而得三十三卷釋論,共為三十四卷。那麼三十卷經的全部釋論(其實是經論會編)豈不是「將近千有餘卷」嗎?那豈不是目前百卷本的「十倍」?

三、誤以為《智論》原形「將近千有餘卷」,於是推想現有十萬偈百卷的論本為「略論」。

這層層誤解,都從經論會編而來。後來「《大智度論》百卷」的說法傳到江東,廬山慧遠在〈大智論抄序〉說:

「約本(略本)以為百卷,計所遺落,殆過參倍。」(4)

他以為詳本《智論》應有三百卷以上,那是「三分除二」引起的又一誤解。

「三分除二,得此百卷,於大智三十萬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見。」這幾句,漢文意思非常明白:百卷論文(其實含有經文三十卷,論文七十卷),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智》三十萬言」),已解釋得非常明白了。但是由於僧叡等對《智論》卷數算法錯誤,於是也引起近代學者的誤解。Lamotte以為「《大智》三十萬言」指的是《智論》,所以說:「原本……共有十萬偈,……若全部譯出,將有一千卷。……其譯本僅一百卷,約三十二萬中國字。」(5)

他把三十卷經的三十萬言,錯會成百卷經論會本的字數──三十二萬中國字了,百卷全部是約有百萬字的。

而加藤純章則把僧叡的「於《大智》三十萬言,玄章婉旨」解說為「係就初品三四卷而言」(6),而「三分除二」則採慧遠的意見,以為羅什攜來的略本為略譯本的三倍以上,而略譯本所依的略本,另有大本原本,或有千卷之多。但這完全是臆測之辭,毫無文證可言。所以他自己都對這種千卷原本,稱之為「虛幻」,並對其存在,表示懷疑。(7)

對中國文義的誤解,外國學者是難免的!我敢肯定地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解經的《釋論》──《大智度論》七十卷;經論會編則為百卷。泛稱會編本為「《大智度論》百卷」,可說是引起卷數、字數謬說的根源。

註解:

[註 2.001]《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一一上)。

[註 2.002]《出三藏記集》卷二,「新大品經二十四卷」(大正五五‧一〇下)。隋《眾經目錄》卷一作三十卷(大正五五‧一一八中),「宋藏本」等也是三十卷,唯「麗藏本」作二十七卷。今依《大智論》「或分七十卷」說,取經文三十卷說。

[註 2.003]《大智度論》卷百(大正二五‧七五六上)。

[註 2.004]《出三藏記集》卷一〇(大正五五‧七六中)。

[註 2.005]Lamotte〈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郭忠生譯,《諦觀》六二期,頁一六九)。

[註 2.006]加藤純章〈大智度論的世界〉(《諦觀》五二期,頁七)。

[註 2.007]加藤純章〈大智度論的世界〉(《諦觀》五二期,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