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集-二 依他性──阿黎耶識通二分說

二 依他性──阿黎耶識通二分說

《攝大乘論》是依《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而造的。這部經沒有傳譯過來,所以不能充分的了解。如依《攝大乘論》的體裁,及片段的引述經文,可以論定這部經,是以虛妄分別的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為依止,成立一切唯識的經典。但與《瑜伽師地論》以來的思想,有一些差別,如依他起性(para-tantra-svabhāva)有二分說;無漏種子新熏說;聖教與道屬圓成實性(pariniṣ-panna-svabhāva)說;多識論與一意識師並存說等。這部經的思想,立場當然是「虛妄唯識」說,但對西元三世紀以來,不斷傳出以真常的如來藏(tathāgatagarbha)為依止,建立一切染淨法的經典,採取了溝通的傾向。《楞伽經》與《密嚴經》(約集出於西元五世紀),繼承這一傾向,而完成了「真常唯心」說。生於西元六世紀的真諦(Paramārtha),在所譯的《攝大乘論釋》中,不離「虛妄唯識」,卻增多了「真常」的思想。這裡,還是先從「解性黎耶」說起。

真諦所譯的《攝大乘論釋》,對《攝論》所引《阿毘達磨大乘經》,「此界無始時,一切法依止」偈,有其他譯本所沒有的一段解釋,如《攝大乘論釋》卷一說:

(此界無始時)此,即此阿黎耶識;界,以解為性。此界有五義……如經言:世尊!此識界是依、是持、是處,恆相應及不相離、不捨智,無為恆伽沙等數諸佛功德。世尊!非相應、相離、捨智,有為諸法,是依、是持、是處,故言一切法依止。(22)

依真諦譯,「此」,指阿黎耶(阿賴耶的異譯)識,界(dhātu)是以「解」為體性的,所以「此界」就是阿黎耶「識界」,也就是阿黎耶識的「解性」。日本某學者,對於「界以解為性」,作為「界是解說為體性」的意義。的確,「界」字是可以解說為體性的,但這裡的「以解為性」,依漢文的文法,不可能「解說為體性」的。而且,在《攝大乘論釋》卷三,還有這樣說:「聖人依者,聞熏習與解性和合,以此為依,一切聖道皆依此生。」(23)這裡的「解性」,難道也可說「解說為體性」嗎?真諦這一段文,是引《勝鬘經》而說的。如「此界有五義」,就是《勝鬘經》說如來藏等五藏。(24)《究竟一乘寶性論》也引用這五藏說,解說「此界無始時」頌。(25)《攝大乘論》立阿黎耶識,《勝鬘經》說如來藏,如來藏也就是如來界(tathāgata-dhātu);「此識界」,真諦譯表示了阿黎耶識與如來藏,有一種共同的內容。所以攝論宗所說的阿黎耶識,「果報(異熟)識」以外,還有「解性黎耶」。

阿黎耶識有果報與解性,不禁想起了《攝大乘論》對依他起性的解說,如說:

依他(起)性有幾種?若略說有二種:一、繫屬熏習種子;二、繫屬淨品、不淨品性不成就。(26)

這是說依他性的定義,有二類不同:一、「繫屬(就是依)熏習種子」而起的,名為依他起性,這是虛妄唯識──瑜伽行派(Yogācārika)的共同解說。二、(有漏妄)「識分別此性,或成煩惱,或成業,或成果報,則屬不淨品。若般若緣此性,無所分別,則成淨品」。(27)依他性,如為識分別,就成為不淨──染汙品類;如為般若所緣,無所分別,就成為清淨。是染汙或是清淨,都沒有定性,依因緣而染而淨,所以名為依他(起)性。這一解說,是非常特出的。可以成為染汙的分別性(parikalpita-svabhāva,玄奘譯為徧計所執性),也可以成為清淨的真實性。這染汙、清淨不定──不成的,就是依他性。這一見解,是出於《阿毘達磨大乘經》的,如《攝大乘論》卷中說:

阿毘達磨修多羅中,佛世尊說:法有三種:一、染汙分,二、清淨分,三、染汙清淨分。依何義說此三分?於依他性中,分別性為染汙分,真實性為清淨分,依他性為染汙清淨分。

譬如於金藏土中,見有三法:一、地界,二、金,三、土。於地界中,土非有而顯現,金實有不顯現。此土若以火燒鍊,土則不現,金相自現。……如此本識,未為無分別智火所燒鍊時,此識由虛妄(的)分別性顯現,不由真實性顯現;若為無分別智火所燒鍊時,此識由成就真實性顯現,不由虛妄(的)分別性顯現。是故虛妄分別性識,即依他性有二分。(28)

從經文及論文的解說比喻中,這明顯的是「繫屬淨品、不淨品性不成就」的依他性。地界(礦)是阿黎耶──「本識」,一向只見是泥土,如一般眾生,阿黎耶識由虛妄識而顯現為染汙的分別性。礦藏經過開採冶鍊,那就顯出純金,這如阿黎耶識為無分別智火所冶鍊,就顯出清淨的真實性。這不是染因生染果,淨因生淨果的依他性;真實性如金,是本來就有的,依智火而顯出真實性的清淨法界,是了因所了,而不是生因所生的。依這樣去了解,「此界無始時」的「界」,可以說是生死雜染的「因」性(種子識),也可以說是本淨的法界(或本淨真如)。《攝大乘論》的引經說,是站在虛妄識界的立場。但經文本義──依他有二分,當然可通於清淨法界。真諦與《究竟一乘寶性論》,都依如來藏解說頌文的「界」,不是沒有根據的。

「識界」有二分的思想,引起了《楞伽經》的結合了如來藏與阿黎耶──藏識,如《大乘入楞伽經》卷五說:如來藏是善不善因。……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生於七識無明住地。譬如大海而有波浪,其體相續,恆注不斷;本性清淨,離無常過,離於我論。其餘七識,意、意識等,念念生滅。(29)

瑜伽行派立八識,《楞伽經》也立八識,但八識是:「如來藏藏識心、意、意識及五識身」。(30)如來藏是不生不滅的;意、意識等七識是念念生滅的;阿黎耶──藏識通二分,「真相」(即如來藏)是不滅的,藏識攝藏的虛偽熏習──「業相」是可滅的。這樣,瑜伽行派依(虛妄分別)阿黎耶識的唯識說,被統屬於真常的如來藏,成為真常唯心說。傳說依《楞伽經》而造的《大乘起信論》,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31)確是有所依據的。

瑜伽行派以真如會通如來藏,但所說的真如(即空性,圓成實性),只是理性,與依他起性不一不異,而無關於依他起性的因果起滅,所以呂澂稱之為「性寂」。在真常大乘經中,如來藏不只是「性寂」,也是「性覺」的,如《大方等如來藏經》說:

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備足,如我無異。(32)

眾生身中的如來藏,佛那樣的有智、有眼,能說只是「性寂」而不是「性覺」嗎?又如《勝鬘經》說:「如來藏空性之智」;(33)《大乘密嚴經》說:「如來清淨藏,亦名無垢智」,(34)那是更明顯的「性覺」說了!《楞伽經》的〈偈頌品〉說:「內證智所行,清淨真我相,此即如來藏,非外道所知」。(35)如來藏就是我(ātman),「我」能說沒有知性嗎?所以呂澂主「性寂」而否定「性覺」,是不能解說真常大乘經論的。

這樣,真諦引如來藏說,說「界以解為性」,是有所據的。如前《法界體性無分別經》,所說的「解」,與「知」、「覺」是相通的,所以真諦譯《攝大乘論釋》所說的,「此識界」是「解性」(又是「因性」),與《大乘起信論》的心生滅──阿黎耶識,有覺與不覺二義,可說是大致相近的。(36)

註解:

[註 13.022]《大正藏》卷三一,頁一五六下──一五七上。

[註 13.023]《大正藏》卷三一,頁一七五上

[註 13.024]《大正藏》卷一一,頁六七七下

[註 13.025]《大正藏》卷三一,頁八三九上

[註 13.026]《大正藏》卷三一,頁一一九下

[註 13.027]《大正藏》卷三一,頁一八八中

[註 13.028]《大正藏》卷三一,頁一二一上

[註 13.029]《大正藏》卷一六,頁六一九下

[註 13.030]《大正藏》卷一六,頁六二一下

[註 13.031]《大正藏》卷三二,頁五七六中

[註 13.032]《大正藏》卷一六,頁四五七中──下。

[註 13.033]《大正藏》卷一一,頁六七七上

[註 13.034]《大正藏》卷一六,頁七四七上

[註 13.035]《大正藏》卷一六,頁六三七中

[註 13.036]筆者在《如來藏之研究》中,以為「解性」是「解脫性」,應該加以改正。參考頁二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