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光集-四 多心論與一意識師

四 多心論與一意識師

《攝大乘論》的〈依止勝相品〉,以阿黎耶識(ālaya-vijñāna)為染淨依:世間的雜染法,世間與出世間的清淨法,非依阿黎耶識不能成立;說心、意、識時,說到染汙意(Kliṣṭa-manas)──第七末那識(mano-vijñāna)成立的理由;又處處說六識:這明顯的是八識差別論者。〈應知勝相品〉中,安立十一識或四識,成立唯識(唯量、唯二、種種)後,又有「諸師說:此意識隨種種依止生起,得種種名」一段,(41)這是一意識師。「一心論」與「多心論」,在部派佛教中,成為對立的學派。「一心論」與《大毘婆沙論》的「一心相續論者」相近。依「一心論」,依根對境不同而說為六識,其實只是一意識的相續。《攝論》所說的一意識師,引經也還是《法句》與《阿含》。但真諦譯《攝大乘論釋》說:「諸師,謂諸菩薩」。《攝論》所引述的一意識師,顯然是當時的大乘學的一流。玄奘譯的《攝大乘論(世親)釋》說:「非離意識別有餘識,唯除別有阿賴耶識」。(42)真諦譯作「此中更無餘識異於意識,離阿黎耶識。此本識入意識攝,以同類故」。阿黎耶識含攝在意識中,真諦的見解,是偏向一意識師的。這類大乘的一意識師,也是成立唯識的。《攝大乘論》是多心論者,又引述一意識師,並存而沒有加以抉擇取捨,這是很不尋常的!這可能是:八識差別是《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傳統,而一心論的唯識學者,是《阿毘達磨大乘經》的一流。從論文的內容看來,在一意識師成立唯識下,引用《阿毘達磨大乘經》的「四法相應,能尋能入一切識無塵」,一意識說極可能是《阿毘達磨大乘經》的。(43)

《攝論》一意識的唯識大乘,對《起信論》作者,是有啟發性的。《起信論》的心──阿黎耶識,意──業識、轉識、現識、智識、相續識,意識(六識)──分別事識。這些名詞,是從魏譯《楞伽經》來的,然作為先後次第的生起,意趣與一意識師相同。我曾聯想到:一、僧伽婆羅(Saṅghapāla)所譯的《解脫道論》,有九心輪說:如有分與阿黎耶識相當;轉(動)與業識,見與轉識,所受與現識,分別與智識,令起與相續識,也有相類似的意義。二、《瑜伽師地論》卷一(真諦曾譯《十七地論》五卷,佚)的五心說:如率爾心與業識,尋求心與轉識,決定心與現識,染淨心與智識,等流心與相續識。從細到粗,從認識到動作,各論都有此前後發展的傾向。魏譯《楞伽》,不是《起信論》的唯一依據;可說《起信論》是博采眾說,而自成體系的。可參閱拙作《大乘起信論講記》。(44)

註解:

[註 13.041]《大正藏》卷三一,頁一一九上

[註 13.042]《大正藏》卷三一,頁三三九下

[註 13.043]上來引用真諦的《攝大乘論釋》,見《大正藏》卷三一,頁一八五上──下。

[註 13.044]《大乘起信論講記》,頁一七二──一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