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論會編(下)-一一

一一(1);   一一九七(一〇九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欝鞞羅處、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爾時、世尊獨一靜處,專心禪思。作如是念:我今解脫苦行,善哉!我今善解脫苦行。先修正願,今已果得無上菩提。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欝鞞羅處、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住於佛前而說偈言:「大修苦行處,能令得清淨,而今反棄捨,於此何所求?欲於此求淨,淨亦無由得」。

爾時、世尊作是念:此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知諸修苦行,皆與無義俱,終不獲其利,如弓但(2)有聲。戒、定聞慧道,我已悉修習,得第一清淨,其淨無有上」。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一二(3);   一一九八(一〇九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娑羅婆羅門聚落。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入婆羅聚落乞食。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晨朝著衣持缽,入婆羅聚落乞食。我今當往,先入其舍,語諸信心婆羅門長者,令沙門瞿曇空缽而出。時魔波旬隨逐佛後,作是唱言:「沙門!沙門!都不得食耶」?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汝新於如來,獲得無量罪,汝謂呼如來,受諸苦惱耶」?

時魔波旬作是言:「瞿曇更入聚落,當令得食」。爾時、世尊而說偈言:「正使無所有,安樂而自活,如彼光音天,常以欣悅食。正使無所有,安樂而自活,常以欣悅食,不依於有身」。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一三(4);   一一九九(一〇九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已解脫人天繩索,汝等亦復解脫人天繩索。汝等當(遊)行人間,多所過度,多所饒益,安樂人天,不須伴行,一一而去,我今亦往欝鞞羅住處人間遊行。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波羅㮈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為諸聲聞如是說法:我已解脫人天繩索,汝等亦能。汝等各別人間教化,乃至我亦當至欝鞞羅住處人間遊行。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即化作年少,住於佛前而說偈言:「不脫作脫想,謂呼已解脫,為大縛所縛,我今終不放」。

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我已脫一切,人天諸繩索,已知汝波旬,即自消滅去」。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一四(5);   一二〇〇(一〇九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石主釋氏聚落。時石主釋氏聚落,多人疫死。處處人民,若男、若女從四方來,受持三歸。其諸病人,若男、若女,若大、若小、皆因來者自稱名字:我某甲等,歸佛、歸法、歸比丘僧。舉村、舉邑,皆悉如是。爾時、世尊勤為聲聞說法。時諸信心歸三寶者,斯則皆生人、天道中。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於釋氏石主、釋氏聚落,勤為四眾說法,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年少,往住佛前,而說偈言:「何為勤說法,教化諸人民?相違不相違,不免於驅馳。以有繫縛故,而為彼說法」!

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汝夜叉當知!眾生群集生,諸有智慧者,孰能不哀愍!以有哀愍故,不能不教化,哀愍諸眾生,法自應如是」。

惡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一五(6);   一二〇一(一〇九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石主釋氏聚落。爾時、世尊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頗有作王,能得不殺、不教人殺,一向行法、不行非法耶?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石主釋氏聚落,獨一禪思,作是念:頗有作王,不殺生、不教人殺,一向行法、不行非法耶?我今當往,為其說法。化作年少,往住佛前,作是言:「如是,世尊!如是,善逝!可得作王,不殺生,不教人殺,一向行法,不行非法。世尊今可作王!善逝今可作王!必得如意」。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而告魔言:「汝魔波旬!何故作是言:作王世尊,作王善逝,可得如意」?魔白佛言:「我面從佛聞,作是說:若四如意足修習、多修習已,欲令雪山王變為真金,即作不異。世尊今有四如意足,修習、多修習,令雪山王變為真金,如意不異。是故我白世尊:作王,世尊!作王,善逝!可得如意」。佛告波旬:「我都無心欲作國王,云何當作!我亦無心欲令雪山王變為真金,何由而變」?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正使有真金,如雪山王者,一人得此金,亦復不知足。是故智慧者,金石同一觀」。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一六(7);   一二〇二(一〇九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石主釋氏聚落。時有眾多比丘,集供養堂,為作衣事。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於釋氏石主釋氏聚落,眾多比丘集供養堂,為作衣故。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少壯婆羅門像,作大縈髮,著獸皮衣,手執曲杖,詣供養堂,於眾多比丘前默然而住。須臾,語諸比丘言:「汝等年少出家,膚白髮黑,年在盛時,應受五欲,莊嚴自娛,如何違親背族,悲泣別離,信於非家,出家學道?何為捨現世樂,而求他世非時之樂」?諸比丘語婆羅門:「我不捨現世樂,求他世非時之樂,乃是捨非時樂,就現世樂」。波旬復問:「云何捨非時樂,就現世樂」?比丘答言:「如世尊說:他世樂少味多苦,少利多患。世尊說現世樂者,離諸熾然,不待時節,能自通達,於此觀察,緣自覺知。婆羅門!是名現世樂」。時婆羅門三反掉頭,瘖啞,以杖築地,即沒不現。

時諸比丘即生恐怖,身毛皆豎,此是何等婆羅門像,來此作變?即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眾多比丘,集供養堂,為作衣故。有一盛壯婆羅門,縈髮大髻,來詣我所,作是言:汝等年少出家,如上廣說。乃至三反掉頭,瘖啞,以杖築地,即沒不現。我等即生恐怖,身毛皆豎,是何婆羅門像來作此變」?佛告諸比丘:「此非婆羅門,是魔波旬,來至汝所,欲作嬈亂」。爾時、世尊即說偈言:「凡生諸苦惱,皆由於愛欲,知世皆劍刺,何人樂於欲?覺世間有餘,皆悉為劍刺,是故黠慧者,當勤自調伏。巨積真金聚,猶如雪山王,一人受用者,意猶不知足。是故黠慧者,當修平等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七(8);   一二〇三(一一〇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石主釋氏聚落。時有尊者善覺,晨朝著衣持缽,入石主釋氏聚落乞食。食已,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持尼師壇,置右肩上,入林中,坐一樹下,修晝正受。作是念:「我得善利,於正法律出家學道。我得善利,遭遇大師如來、等正覺。我得善利,得在梵行、持戒備德賢善真實眾中。我今當得賢善命終,於當來世,亦當賢善」。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9)石主釋氏聚落。有聲聞弟子,名曰善覺,著衣持缽,如上廣說,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大身,盛壯多力,見者怖畏,謂其力能翻發動大地。至善覺比丘所,善覺比丘遙見大身勇盛壯士,即生恐怖。從座起,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著衣持缽,廣說如上,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見有大身士夫,勇壯熾盛,力能動地,見生恐怖,心驚毛豎」。佛告善覺:「此非大身士夫,是魔波旬,欲作嬈亂。汝且還去,依彼樹下修前三昧,動作彼魔,因斯脫苦」。時尊者善覺,即還本處。至於晨朝,著衣持缽,入石主釋氏聚落乞食。食已,還精舍,如上廣說,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時魔波旬復作是念:此沙門瞿曇住於釋氏,有弟子名曰善覺,如上廣說,乃至賢善命終,後世亦賢。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復化作大身,勇壯熾盛,力能發地,往住其前。善覺比丘復遙見之,即說偈言:「我正信非家,而出家學道,於佛無價寶,正念繫心住。隨汝變形色,我心不傾動,覺汝為幻化,便可從此滅」!

時魔波旬作是念:是沙門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一八(10);   一二〇四(一一〇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來聲聞作師子吼,說言已知、已知。不知如來、聲聞,於何等法已知,已知故作師子吼?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時天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為諸聲聞說法,乃至已知四聖諦。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年少,住於佛前,而說偈言:「何於大眾中,無畏師子吼,謂呼無有敵,望調伏一切」?

爾時、世尊作是念:惡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如來於一切,甚深正法律,方便師子吼,於法無所畏。若有智慧者,何故自憂怖」?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

一九(11);   一二〇五(一一〇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多眾踐蹈曠野中。與五百比丘眾俱,而為說法,以五百缽置於中庭。爾時、世尊為五百比丘,說五受陰生滅之法。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住王舍城、多眾踐蹈曠野中,與五百比丘俱,乃至說五受陰是生滅法。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大牛,往詣佛所,入彼五百缽間。諸比丘即驅,莫令壞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非是牛,是魔波旬欲作嬈亂」。即說偈言:「色、受、想、行、識,非我及我所,若知真實義,於彼無所著。心無所著法,超出色結縛,了達一切處,不住魔境界」。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〇(12);   一二〇六(一一〇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多眾踐蹈曠野中。與六百比丘眾俱,為諸比丘說六觸入處〔集〕,六觸集,六觸滅。時魔波旬作是念:今沙門瞿曇住王舍城、多眾踐蹈曠野,為六百比丘,說六觸入處,是集法,是滅法。我今當往,為作留難。化作壯士,大身勇盛,力能動地,來詣佛所。彼諸比丘,遙見壯士,身大勇盛,見生怖畏,身毛皆豎。共相謂言:彼為何等,形狀可畏!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此是惡魔,欲作嬈亂」。爾時、世尊即說偈言:「色、聲、香、味、觸,及第六諸法,愛念適可意,世間唯有此。此是最惡貪,能繫著凡夫,超越斯等者,是佛聖弟子,度於魔境界,如日無雲翳」。

時魔波旬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內懷憂慼,即沒不現(13)

註解:

[註 4.001]『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一經。『別譯』缺以下一〇經。

[註 4.002]「但」,原本作「彈」,依宋本改。

[註 4.003]『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一八經。

[註 4.004]『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五經。

[註 4.005]『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一四經。

[註 4.006]『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二〇經。

[註 4.007]『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二一經。

[註 4.008]『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二二經。

[註 4.009]「住」,原本作「往」,依宋本改。

[註 4.010]『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一二經。

[註 4.011]『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一六經。

[註 4.012]『相應部』(四)「惡魔相應」一七經。

[註 4.013]『雜阿含經』卷三九終。『別譯』缺後一〇經,故無攝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