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導師著作對於阿陀那識與第七莫那識的探討

姓名或匿稱: 
妙吉祥如意
印順導師著作《以佛法研究佛法》第十一 阿陀那與末那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2/yinshun22-18.html

重點內文... 『解深密經』之阿陀那識為依止,確指末那(意),無猶豫餘地。『解深密經』,本識一而轉識六,本末合論唯七心。以阿陀那識執持身根故,能起六識,故阿陀那復當末那之名。後之學者,偏據奘傳之八識差別論,偏據恆審思量之末那,乃於「心意識相品」中不復能得末那。或者不忍『解深密經』無末那,乃欲離此品而別求。宗派意識不除,經論之真義難明,此豈偏激之談哉!

顯然印順導師是依據「心意識相品」之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六識身轉,而確認阿陀那識即是末那識,無有疑問之處。但是如果審慎研究「心意識相品」之阿陀那識為依止整節經文內容,則導師持此論斷恐怕有失察之嫌矣!試申論於下:

1.經云: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注釋:這裡交代很清楚,阿陀那識乃一切種子境界,屬於共相,故曰:於身隨逐執持一切眾生之個別阿賴耶識) 。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注釋:這裡也交代很清楚,阿賴耶識乃是自〈個〉相,故曰: 於自肉身所攝受藏隱同安危也〉
亦名為。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注釋:這裡也交代很清楚,此言之『心』乃下定義『職司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之識用,即是指第七污染意末那之涵義了,由此可證《解深密經》對於第七末那確是有明確述及的,非古德認為《解深密經》不言末那識,只是經中以『心』字來稱呼代表第七識之相用吧了〉

2.經云:又如善淨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如是廣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
〈注釋:上言,菩薩法住智之現行,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而無有第六分別意識之俱起也。第六分別意識不起作用則第七末那就無有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污染等,那麼此〈末那識〉能壎之所壎對象〈阿賴耶識個體〉亦就無所謂受用與滅盡可得了。這就是所謂菩薩雖行法住智之機密了。那麼,為何說: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六識身轉呢?因為能壎識必然為一切種子所攝,也就是六識身必須從一切種子識取得壎習阿賴耶識之異熟種子方得成辦,否則即無『識食』之說了。〉

3.經云: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
〈注釋:從經文之文句排列順序也可印證阿陀那識在『解深密經』就被定義為識用之最根本了,所以「心意識相品」開宗明義即曰:『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

4.經云:『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注釋:這又是阿陀那識〈即如來藏之藏識、或本識、或曰異熟識〉就是指一切種子識而非第七末那識之明證也。〉

後學一曲之見,還請常不輕版主大德不吝賜教指導!!

.  

 

 

 屬於自像屬屬ˇ識識  

 

 

 

 
 

回應

 一、導師在《以佛法研究佛法》七〈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之關係〉(七)「瑜伽師的唯心論」,綱要介紹了彌勒系的唯識大乘傳到中國的三家思想,其間有不少的歧義,可參考《以佛法研究佛法》(p.244 ~ p.252),以下摘列部分內容:

 

北印的菩提流支(五○八──五三三譯),南印的真諦(五五○──五六四譯),留學中印度那爛陀寺的玄奘(六四五──六六三譯),對於彌勒系的唯識大乘,譯出豐富的論典。可是立義不同,從來聚訟紛紜,成為三派──地論宗、攝論宗、唯識宗。這三宗,可以這樣的分別。

 

               彌勒莊嚴論…世親十地論(重十地經)……………流支傳

彌勒十七地論: 瑜伽抉擇分…世親唯識論(重深密經)………玄奘傳

          無著攝大乘論…世親攝論釋(重阿毘達磨大乘經)…真諦傳

    彌勒系的唯識學,證明一切唯識的根本經,是《十地》、《解深密》,《阿毘達磨大乘經》。研究起來,傳入中國的三大系,是依據三經而著重不同,也可說代表了彌勒、無著、世親──三代的唯識學。(《以佛法研究佛法》p.246 ~ p.247)

 

二、「妙吉祥如意法友」您的看法,恐誤解了導師所解《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之釋義,導師解說之重點如下:

            (一)《解深密經》是七識論,非如玄奘系唯識學的八識論。

(二)《解深密經》之「七識論」,其中「阿陀那識」既是本識(其異名,或稱阿賴耶識,或是,或稱一切種子識,或,皆只同一本識)並含具「八識論」中末那識之實質功能,故稱為末那識亦為確當,但該經尚未出現「八識」之立論。

           (三)導師解說之重點,除了「妙吉祥如意法友」前所引據者外,另為:

或謂此乃依止意,非染污之恆審思量意;約染意為言,則《解深密經》無之。此亦不然,離本識及轉識(古義但指六識),而立別體可通染淨之末那,自〈抉擇分〉、《顯揚聖教論》始。此應後於《莊嚴》、《攝論》等。......末那之所以為末那,不在其為恆審思量與否而在為六識生起之心理源泉,無著《攝論》之本意,蓋如此。......取此以對讀《解深密經》,則染污意之為識依止者,非阿陀那識而何?此一般學者之所以唯除別有阿賴耶識,而無別體末那也。末那即依本識之取性現行而立,實無別體。以阿陀那為第七末那識,蓋唯識古義,非真諦學謬。」(《以佛法研究佛法》p.366 ~ p.368)

三、建議您詳閱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釋》〈心意識相品第三〉之解釋(p.139 ~ p.163),或可疏解一些疑問,演培法師於該書之「自序」表示,該品完全是依據1941年導師於合江法王寺之開示整理而成。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感恩.常不輕師兄之細心回應,印順導師窮其一生深入三藏,對於佛學之研究可說且廣且深,諸多著作皆可作為現代學佛者所必修持,後學對於導師之偉業也是甚為景仰...

但是居於對追求佛法之真義,後學對於師兄以下答覆,還是有所疑慮,試再申論之:
(一)《解深密經》是七識論,非如玄奘系唯識學的八識論。
(二)《解深密經》之「七識論」,其中「阿陀那識」既是本識(其異名,或稱阿賴耶識,或是心,或稱一切種子識,或意,皆只同一本識)並含具「八識論」中末那識之實質功能,故稱為末那識亦為確當,但該經尚未出現「八識」之立論。

敬回:從慈氏彌勒菩薩尊號也出現在此《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中,又傳說《瑜伽師地論》即是彌勒菩薩借無著之口而傳法之論典,此《瑜伽師地論》又是以註解《解深密經》內容為重點,故若吾等將此《解深密經》視為唯識學說之緣起最重要依據也是合理。
師兄先說:『《解深密經》是七識論,非如玄奘系唯識學的八識論。』後學以為這種說法恐怕與經文內容不符,因為細讀在此經之心識流轉之名相,已經出現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身。除了無有疑義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更是已經明確劃分出『一切種子阿陀那識〈隨逐識〉共相』與『果識阿賴耶識自相』。與即『心 』職司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 知之之....。.可見此經絕非七識論,所以嚴格的講《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已經明確將唯識確定為如後學上言之九個各司其職因果相承邏輯井然之心識名相。此經將『阿陀那識』、『阿賴耶識』、『心』等三個名相,如我樓上所舉,皆有特別針對不同層次境界內涵作出明確定義。今再重舉於此:

廣慧。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
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
亦名為。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上面經文雖見『亦名』之文字翻譯,我們似乎不可以字害義,佛教經典翻譯似此文字不予字面作解理會也所在猶多。如果耽於『異名』之說而模糊混淆,籠統此唯識名相之義理。那麼正如我們說;『祖父、老爸、兒子』只是『異名』而已。這種道理識講不通的...

正如前言:『心識流轉架構,各階段境界名相義理劃分,九個唯識法相各司其職因果相承邏輯井然...事關大乘佛法實修實證之入門引路、重大豈可草草敷衍..』

 自古佛教界會對心識流轉架構,各階段境界名相義理劃分,形成眾說紛芸,主要問題出在一切種子阿陀那識與人命阿賴耶識未能劃分清楚..

而研究中土佛教歷史,爭議最大的始作俑者應該是『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譯的《入楞伽經》』此經對於阿賴耶識極力推崇,高估阿賴耶識即是如來藏圓成實相等,嚴重惑亂後學之大乘佛法之入門學習理路,當年達摩對菩提留支翻譯的十卷《入楞伽經》就不認同不予採用,而是另以『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翻譯的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傳法。也因此菩提留支對於達摩忌恨在心,曾有六次毒害達摩之傳說...

.....一百多年後,唐朝玄奘法師就是因為古來中土佛教界對於『阿賴耶識』名相法的諸多歧見不得其解,才發願立志西竺取經....
經遊學西域十八年玄奘法師對於唯識心法諸相有了深切之解悟,也釐清『阿陀那識』  』』『阿賴耶識』境界之差別涵義,玄奘法師 其實亦是建立依止『一切種子阿陀那識〈或曰異熟識〉』為首之九識論,於茲創立法相宗...可惜後人不察,居然讓此有關實修實證之正宗大乘佛法束之高閣,而玄奘法師歷盡艱難險阻,如今一翻苦心皆付之東流...實在讓人不甚噓吁...


 妙吉祥如意  合什 

三、建議您詳閱演培法師《解深密經語體釋》〈心意識相品第三〉之解釋(p.139 ~ p.163),或可疏解一些疑問,演培法師於該書之「自序」表示,該品完全是依據1941年導師於合江法王寺之開示整理而成。 

回:演培法師於文中自述:『....細心說的思想,由來已久,所以現在也以七識義,解釋本品....』
 法師法師未能以《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之文字逐字逐句進行釋義,再根據佛經開示內容而確定此經執持幾識論!?卻是先入為主,兀自主張,遽下認定『以七識義,解釋本品』....這種注釋佛經的方法恐怕有本末倒置之嫌....茲試評論之:

http://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7888
解深密經語體釋·心意識相品第三 ...演培法師
癸二異名
“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
生死本的一切種子心識,約他不同的意義,本經立有三種名,名雖有三,而體實一。
阿陀那識,奘師譯作執持,諦師譯為無解。古代譯執,有與執著混濫之嫌。探究他的本義,實在是取。如十二支中的取支,五取蘊的取,煩惱通名為取的取,在梵文中,都名阿波陀那。一切種子心識,所以又名阿陀那者,是因此識對於有色根身有隨逐執持的作用的緣故。隨逐執持,古譯為持,即根身在什麼地方,識就隨逐他的所在去執持之。有情能夠繼續生存,是因阿陀那識執有機體的關係。後人釋此,有執持根身、種子、結生相續的三義。其實,執取名色,攝持諸根為生命自體,是阿陀那識的唯一使命。
 

試評:經曰:『隨逐』兩字,演培法師之註解就不得其要義...

經證:
T16n0717_p0842c11(00)║又阿羅漢。雖盡諸漏脫煩惱障。
T16n0717_p0842c12(05)║應知尚有所知障。攝無明隨縛。
T16n0717_p0842c13(05)║如是無明。應知極遠隨逐有情。唯除諸佛餘皆隨縛。
T16n0717_p0842c14(06)║是名無明隨縛殊勝
根據同唯玄奘法師所翻譯之經證參考,得知所謂『隨逐』的意思比喻就像大海水『隨逐』海中一切魚族...
『阿陀那識於身隨逐執持』,就是指宇宙萬法眾生皆為一切種子所隨逐執持,都依止阿陀那識而建立,所有一切有情之自相阿賴耶識與七識身也皆依止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而建立。甚至整個物理宇宙也是依止阿陀那識一切種子而建立。此『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即是一切法的最細微邊際,即愣嚴經所說:『有色頂邊際』

 

妙吉祥如意   合什
 
 

解深密經語體釋·心意識相品第三 ...演培法師

阿賴耶識,是依住著的意思,古譯經論中,很多譯為依處、依住、或依著的,後人才譯為藏識的。小乘經中雖有賴耶之名,但與大乘經的解釋不同。大乘說一切種子心識有依、住、著的特性,所以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的三義。依本經說明賴耶,只有攝藏一義。一切種子心識,所以又名阿賴耶識者,是因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的緣故。藏隱是依住義,賴耶隱藏、依住在根身中,離則無所隱藏、依住。大眾部說的“心遍於身”,就含有依住根身而存在的意思。此依執受義推論出來,執受有能執受的心識,及所執受的根身。根身要由心識的執取,才能成為生動的有機體,接觸外境,才能引起感覺的反應;如觸手削足以及無論刺激身體那一部分,都會引起感覺可知。本經說的攝受藏隱,即一方面攝受根身,一方面又隱藏在根身中。小乘經中說:“心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沒有身形的心識而寐於窟中,當知這窟就是身體。因此,身心就產生了共同安危的關係:根身起了變化,心就隨之變化,根身崩潰腐爛,識就失去藏所;反之,心識起了變化,根身隨亦變化,心識離了根身,根身亦即無法支持。如人身體強健,精神即活潑,精神活潑,身體亦即強健。根身與心識,是怎樣的安危相共、休戚相關,於此可見了!

評:
經云:阿賴耶識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就已經講的一輕二楚,阿賴耶識屬眾生自相,隨個人一期生命因緣生、因緣增長、因緣死、每個人的阿賴耶識其中執藏的染雜品法,各個託緣之造化不同〈種子壎習〉,當然千差萬別。所以說:『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這的確是阿賴耶是與人命肉身同安危的最佳寫照....


 妙吉祥如意 合什

解深密經語體釋·心意識相品第三 ...演培法師〈3〉 

一切種子心識,還有個異名,叫心。為什麼呢?因他是色聲香味觸法之所熏習積集滋長的。心的本身,不是積集,亦非增長,但由見色聞聲而熏成諸法積集、增長時,心也就隨之積集、增長。同時,積集的種子,賴心識的保持,而心的存在,由於種子的積集。如眾人組織的團體,有主持團體進行的領導人物(心),有組成團體的各個份子(種子)。在團體事業進行的過程中,有新的份子(種子積集)加入,領導人的力量就增強;同樣,如果團體沒有中心的領導人物(沒有心識),組織不健全,份子很複雜,團結力沒有,自也沒有什麼力量。在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上,安立阿陀那、阿賴耶名,在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讓,建立心名。 所以一切種子心識,有此三種異名

評:
關於《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心』的解說。可參考無著菩薩於《攝大乘論》之注釋:
攝大乘論本卷上 無著菩薩造 世親菩薩釋義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0133c05]
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
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
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0133c12]
復次,云何得知有染污意?
謂此若無,不共無明則不得有,成過失故.......

[0133c23] 此中頌曰:

若不共無明, 及與五同法,
訓詞二定別, 無皆成過失;
無想生應無  我執轉成過;
我執恒隨逐  一切種無有。
離染意無有, 二三成相違;
無此一切處  我執不應有。
真義心當生, 常能為障礙,
俱行一切分, 謂不共無明。

[0134a03] 此意染污故,有覆無記性,與四煩惱常共相應。如色無色二纏煩惱,是其有覆無記性攝,色無色纏為奢摩他所攝藏故;此意一切時微細隨逐故。
[0134a07] 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及識轉。何因緣故亦說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

從無著菩薩於《攝大乘論》針對《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心』字的說明,可以確認無著分三個層次來解說之:

此亦名心,如世尊說:「心意識三。」此中意有二種:
第一、與作等無間緣所依止性,無間滅識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第二、染污意與四煩惱恒共相應:一者、薩迦耶見,二者、我慢,三者、我愛,四者、無明;此即是識雜染所依。識復由彼第一依生第二雜染;了別境義故。等無間義故,思量義故,意成二種
第三、心體,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由此為種子,意及識轉。

無著從三個作用涵義來註解《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的『心』字,第一、第二講的正是內緣阿賴耶識外緣第六意識,即是一般對於第七末那識〈染污意〉職司的認定。
無著菩薩在此『心』字的第三種定義,他將『心』字涵義包含阿賴耶識,故於論中說:『心體第三,若離阿賴耶識,無別可得。是故成就阿賴耶識以為心體...』
但是,從《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內容我們知道,阿賴耶識已經做下明確定義:『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故』,顯然無著菩薩『心體第三的立論』,是納入阿賴耶識,則從《解深密經》的角度來講,這樣申論《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心』字,就有重複阿賴耶識名相之憾,也造成後來學者對於唯識學之混淆不清....
以是之故,研究《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心』字,還是取無著菩薩分析之第一項、第二項單純為第七末那識〈染污意〉涵義之說明即可。其餘能藏所藏執藏一切染雜品法種子之所謂『個人心體』就讓《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本有建立之阿賴耶識名相去承擔就是。或許可稍微釐清古今佛教界對於唯識法相的眾論分歧....

妙吉祥如意 合什
 

筆者隨喜讚嘆「妙吉祥如意法友」對於唯識學的精研及用功,由於我個人並非專研唯識的學人,目前亦尚無因緣及心力進一步探析您所提出之論題,然而本中心非常歡迎其他有緣的法友們亦能參與本版之討論(我亦會將此法訊轉請其他學者參考)。以下謹提供二個宏觀的思考面向(印順導師所說:「論究唯識,唯識的不同派系,應從論師的依據不同,思想不同去理解」)供法友(們)參酌:

一、阿含經之看法:從簡樸的日常觀察修行來看,「心意識」三者為同一意義

北傳《雜阿含28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愚癡無聞凡夫於四大身厭患、離欲、背捨而非識,所以者何?見四大身有增、有減,有取、有捨。而於心、意、識,愚癡無聞凡夫不能生厭、離欲、解脫,所以者何?彼長夜於此保惜繫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癡無聞凡夫不能於彼生厭,離欲,背捨。

  愚癡無聞凡夫寧於四大身繫我、我所,不可於識繫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見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復{小}[少]過,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

  猶如獼猴遊林樹間,須臾處處,攀捉枝條,放一取一,彼心、意、識亦復如是,異生,異滅。

  .......

  如是,多聞聖弟子於色生厭,於受、想、行、識生厭,厭故不樂,不樂故解脫,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應部12相應61經/未受教導經(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中略)。

  「比丘們!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或能在這四大之身上厭、離染、解脫,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這四大之身的成長與衰老;拿起與捨棄被看得見,因此,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或能厭、離染、解脫。

  而,比丘們!對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能厭、離染、解脫,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長久以來,『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真我』被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所固執、所執為我所有、所執取,因此,在那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能厭、離染、解脫。

  比丘們!寧願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會著手於這四大身為我,而不是這個心,那是什麼原因呢?比丘們![因為]四大身一年的住立,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更久的住立被看得見,而,比丘們!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日以繼夜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比丘們!猶如在山邊樹林漫遊的猴子抓著樹枝,放掉那枝後又抓住另一枝,[再]放掉後又抓住另一枝。同樣的,比丘們!那被這樣稱為心、意、識的,日以繼夜依一個生起,依另一個被滅。

  ........

  比丘們!當這麼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在色上厭,在受上厭,在想上厭,在行上厭,在識上厭;厭者離染,經由離貪而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

【阿含經南北傳對讀】(莊春江譯註)

「心、意、識」(cittaṃitipi, mano itipi, viññāṇaṃitip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心』與『心理』與『識』」(‘mind’ and ‘mentality’ and ‘consciousness’),並引註釋書說這三者都是「意處」(manāyatana)的同義詞,但菩提比丘長老認為在尼科耶(nikāya)中通常有顯著的不同使用,如「識」用於「眼識」等六識,以及從此生流轉到來生相續的潛流(underlying stream);「意」用於「身口意」三行,以及認識「法」(心的現象,mental phenomena)的意根;「心」是「經驗的中心」(the center of personal experience),像「想、意志、情感」(as the subject of thought, volition and emotion),這是需要被了解、修練與解脫的(it is citta that needs to be understood, trained and liberated)。

 

二、印順導師晚年依據經論對於「心意識」之提示及印度佛教思想發展的看法

【一】/華雨集第三冊/六、修定──修心與唯心‧秘密乘/「心」的一般意義

『雜阿含經』說:「彼心意識,日夜時刻,須臾轉變,異生異滅」(大正二‧八一下──八二上、南傳一三‧一三七──一四0)。為了說明內心的生滅無常,提到了「心意識」。心citta,意manas,識vijn~a^na,這三個名詞,有什麼不同的意義?一般都以為可通用的;但有了不同的名字,當然可依使用的習慣,而作出不同的解說,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二(大正二七‧三七一中)說:

    「心意識三,亦有差別,謂名即差別。……復次、世亦差別,謂過去名意,未來名心,現在名識故。復次、施設亦有差別,謂界中施設心,處中施設意,蘊中施設識故。復次、義亦有差別,謂心是種族義,意是生門義,識是積聚義。復次、業亦有差別,謂遠行是心業……,前行是意業……,續生是識業……。復次、彩畫是心業……,歸趣是意業……,了別是識業……。復次、滋長是心業,思量是意業,分別是識業

    心,意,識三者的差別,論師是從字義,主要是依經文用語而加以分別的。其中,「心是種族義」,種族就是界dha^tu。如山中的礦藏──界,有金、銀等不同性質的礦物,心有不同的十八界性,所以說「心是種族義」。又有「滋長義」,所以『俱舍論』說:「集起故名心。……淨不淨界種種差別故名為心」(大正二九‧二一下)。『攝大乘論本』說:「何因緣故亦說名心?由種種法熏習種子所積集故」(大正三一‧一三四上),成為能生染淨法的種子心,也就是心種能生的唯識說。所以,「心是種族義」與「滋長是心業」,對大乘唯識學,是有重要啟發性。(<<華雨集第三冊>>p.141 ~ p.142)

 

【二】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九章瑜伽‧中觀之對抗與合流/第二節瑜伽學的發展

傳下來的唯識學,有不少的異義。從前,傳入中國的,有菩提流支Bodhiruci所傳的地論系,真諦所傳的攝論系,玄奘所傳的法相(唯識)系,引起了相宗新舊不同的論諍。西藏所傳的唯識學,以安慧說為主,與玄奘所傳的以護法說為主,見解不同,因而有人要分別「唯識古學」與「唯識今學」。要論述唯識思想的同異,有幾點是應該先確認的。一、唯識學是以『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十七地論』為根本的。十七地中,以「五識身地」,「意地」為先,表示了一切以心識為主的佛法。關於「心意識」,如『瑜伽師地論』卷一(大正三0‧二八0中)說:

    「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意,謂恆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唯識學的主要內容,如心、意、識──八識;種子與熏習;轉依:「本地分」都已明白的說到。論是彌勒Maitreya所傳,是唯識學所公認的。二、唯識學是在發展中完成的:如種子bi^ja,『瑜伽論』說因有七義;『攝大乘論』精簡為種子六義,所熏四義;『成唯識論』更增立能熏四義。如成立阿賴耶a^laya識,「攝決擇分」以八相來證明;『攝大乘論』說得嚴密些;『成唯識論』引(阿含)經,又以十理成立非有阿賴耶不可。又如恆行意,『瑜伽論』點到為止;『攝大乘論』成立非別有末那manas不可;『成唯識論』說得更詳細。唯識學,是瑜伽行者以修驗──唯識所現的信念,與「一類經為量者」的細心受熏持種說,合流而形成的;由渾而劃,由簡而詳,是論師們論究的成就。三、無著與世親,有異義與新義的成立:如無著的『大乘莊嚴經論』,依『瑜伽』「本地分」,立本有與新熏所成──二類無漏種子;『攝大乘論』卻依「攝決擇分」,立「出世心……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無漏種子新熏說。如『大乘莊嚴經論』,隨順經部Sutra^ntika,心所是心的分位差別;但『攝大乘論』等,又說心與心所相應了。『瑜伽論』等都說有五色根,而世親的『唯識二十論』,為了成立(認識論的)一切唯識,別立新義:「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這是說「似色現識」──如眼識「從自種子」生,名自種子為「眼處」了。陳那Din%n-a^ga『觀所緣緣論』也說:「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論師們對唯識義的闡明,可能有不同的異義。即使是為「本論」作釋,有相當見地的論師們,不一定依文作釋,總是決擇、會通(甚至修改原文),使論義更精確、更圓滿的。所以論究唯識,唯識的不同派系,應從論師的依據不同,思想不同去理解(<<印度佛教思想史>>p.332 ~ p.333)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常不輕師兄佛學功底深厚,又有耐心指導後學雅量,對於這次有幸與您研究探討佛法因緣,甚感法喜充滿..感恩於懷!

印順導師著作云:『論師們對唯識義的闡明,可能有不同的異義。即使是為「本論」作釋,有相當見地的論師們,不一定依文作釋,總是決擇、會通(甚至修改原文),使論義更精確、更圓滿的。所以論究唯識,唯識的不同派系,應從論師的依據不同,思想不同去理解! 』

印老深造佛學態度嚴謹卻不失客觀,勇於擇善又能包容異見,佛法之承傳與發展不就是最需要一代佛學大師此種超越自我之風範嗎?印順導師譽為當代佛學大師真乃實至名歸也...
後學對於研究彌勒菩薩瑜伽學發展出來的唯識諸法相流轉倫理,誠如印老智慧之預言,乃是依據現代微觀科學之新知識,作為檢驗論證大乘佛教心意識流轉過程,並於唯識宗所創立諸法相的實義上,配合微觀物理科學通透諸識法相因果相成之邏輯。也因此發現玄奘大法師西竺取經確實不虛此行....
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在《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告訴世人宇宙的創生根源...
阿陀那識一切種子境界就是現今物理學家所發現的創造出『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希格斯場』境界!!
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是標準模型預言存在的一種基本粒子,是一種玻色子,自旋為零,不帶電荷、色荷,非常不穩定,在生成後會立刻衰變,於2013年3月14日暫時被確認存在。這是一個重大的實驗發現,對於希格斯場的存在與否也給出有力證據。
根據希格斯機制,基本粒子是因為與遍佈於宇宙的希格斯場耦合而獲得質量,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場的振動。
希格斯場存在的明確證據,就好像從觀察海面的波浪可以推論出大海的存在
2013年3月1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發表新聞稿正式宣布,先前探測到的新粒子暫時確認是希格斯玻色子,具有零自旋與偶宇稱,這是希格斯玻色子應該具有的兩種基本性質,但有一部分實驗結果不盡符合理論預測,更多數據仍舊等待處理與分析。
希格斯玻色子是因物理學者彼得·希格斯命名。彼得·希格斯榮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佛經講的心識流轉諸名相境界是真實不虛,是實際存在的,當代修學佛法結合現代物理學之科學新知乃是必然之發展,例如:
根據希格斯機制,基本粒子是因為與遍佈於宇宙的希格斯場耦合而獲得質量。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場的振動,非常不穩定,在生成後會立刻衰變.....
希格斯場存在的明確證據,就好像從觀察海面的波浪可以推論出大海的存在。
後學以為物理學家所發現的全宇宙一切心識物質的構成根源『希格斯場』,正是阿陀那識一切種子境界!於佛教經論是有充份證據的
1.《解深密經》經云:『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
(注釋:這裡交代很清楚,阿陀那識乃一切種子境界,屬於共相,故曰:於身隨逐執持一切眾生之個別阿賴耶識)。
2.《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一》論曰:
T30n1579_p0583b19(03)║謂薄伽梵說。諸行生緣略有四種。一因緣。
T30n1579_p0583b20(04)║二等無間緣。三所緣緣。四增上緣。因緣一種亦因亦緣。
T30n1579_p0583b21(00)║餘之三種唯緣非因。云何因緣。
T30n1579_p0583b22(05)║謂諸色根根依及識。
T30n1579_p0583b23(01)║此二略說。能持一切諸法種子。
T30n1579_p0583b24(18)║隨逐色根有諸色根種子及餘色法種子一切心心所等種子。
T30n1579_p0583b25(10)║若隨逐識有一切識種子及餘無色法種子諸色根種子
T30n1579_p0583b26(05)║所餘色法種子。當知所餘色法自性。唯自種子之所隨逐
T30n1579_p0583b27(07)║除大種色。由大種色二種種子所隨逐故。
T30n1579_p0583b28(11)║謂大種種子及造色種子
T30n1579_p0583b29(06)║即此所立隨逐差別種子相續。隨其所應望所生法。
T30n1579_p0583c01(01)║是名因緣。
彌勒菩薩所開示的這些有關心識與物理創生緣起之內容,其中『大種色』一詞豈不就是等同當代科學發現之『希格斯場』的境界!?
二千多年前的佛教經典已經清楚的告知世人這個宇宙大機密!
而現今佛教界反而對唯識心意識流轉之各階段名相涵義迷迷糊糊莫衷一是,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妙吉祥如意 合什
 


 

唯識法相學乃佛教之系統科學理論,與當代微觀物理科學如岀一轍,兩者皆是探討宇宙深層之奧秘,正如佛教稱彌勒唯識學之始源為《解深密經》!!
微觀物理科學家利用儀器觀察研究精微物質之構造境界而隨其深入各立其名,如從人身、器官、細胞、分子、原子、質子、中子、夸克、電子、輻射線、光子、幽子、上帝之粒子玻色子、乃至引力場、乃至時間空間之物理本質、乃至一切物質創生之緣起『希格斯場』、乃至發現超越物理界之不思議超物理空間...
佛教於唯識法相宗何獨不然!?聖者依如實智觀察思索心識之流轉,由淺入深、由麤入精、諸識境界各隨其義,各立其名,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莫那識、阿賴耶識、異熟識〈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如來藏之藏識、第一無明住地、不思議無垢識、佛性法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法與微觀物理科學一體兩面,一從心理、一從物理深入探究宇宙一切有情無情等等之緣起實相,終究殊途同歸相偕入不思議境界!
誠如佛經所開示,修佛者唯有從色界〈有色頂邊際〉才能成佛。佛法與物理科學尋求真理都須借道『法性』這條路而深入圓成實像...
所以精研唯識學者要效法物理科學,能說出諸識相生相成之因果井然與名相背後所蘊含的法義、更或能清楚剝析各識體用之實質行相、名狀差別,更更或能於透澈解悟唯識宗理論架構後,更能掌握大乘佛教修習轉依之入手處乃至獲大解脫....

妙吉祥如意 合什

《楞嚴經》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己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紅色標示,即是老子曰:『常有,欲以觀其。』
徼:如夜盡雞鳴前之東方天際若隱若現之幽微曙光。比喻,物質〈法性有〉之邊界。
即《楞嚴經》云:『有頂色邊際...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

屬於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境界。『依他起性』所攝,菩薩法住智〈異熟識〉緣此而運作。

.  

請問誰知道太虛大師全書,線上哪裏可以下載?

若是不能下載,在線上可以「搜尋」太虛大師全書內容也可以,

重點是要能「搜尋」太虛大師全書內容。

謝謝!

您好:

您可在此下載太虛大師全書

http://www.nanputuo.com/nptlib/html/200707/1812143485802.html

下載了,但好像不能用,也不能安裝。

我下載了繁體版, 它是一個 rar 的壓縮檔, 要先解開來.

解開來可以看到一個 chm 檔, 檔名如下

太虚大师全书-繁体.chm

這個不用安裝, 理論上可以直接開啟.

但若你是繁體環境, 可能會有錯誤訊息, 可以改名成

太虛大師全書-繁體.chm

就可以開啟了.

開啟之後可能會看不到左邊的目錄, 但點下右邊內文主畫面中的圖檔, 就可以閱讀了.

 

謝謝!

算是相對性的解決,

太虛大師全書可以看到正文,

但無法藉由搜尋功能找文章出處。

感謝版主常不輕大德施設這麼棒的佛法討論平台,讓網路上想瞭解乃至深入佛法的同修們也可以受惠,感恩,阿彌陀佛!

末學未嘗深入經藏,閲讀過的經書就只是坊間流通的那幾本,所以關於佛法的文句、名相和義理實在是所知有限。看到吉祥如意法友與版主熱列的討論,興奮之餘,也想表達一點淺見。

世間人們習慣二元對立的意識形態,因此末學想到一個容易比較的參考點~「法眼清淨」;從這個參考點來談談末那識和阿陀那識。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法眼淨」。《經》云『遠(ㄩㄢˋ)塵離垢,得法眼淨。』,獲得法眼清淨的條件是「遠塵」和「離垢」;例如想藴破、’’受想滅’’就是「遠塵」;而心離生滅染汚的垢障則曰「離垢」。什麼是心的染汚部分?《楞嚴經.卷十》:『生滅根元從此披露,⋯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塵根究竟樞穴,是則名為行陰區宇』⋯『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沈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末那識的特徴表現為「我(執)」,其活動的區宇正是行陰;而行陰盡就是心「離(生滅)垢(染)」,亦即了達佛陀所謂『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所以,末那虛妾我執因為離垢而脱落。

然而垢染與清淨是相對的;心因為離了染垢,而得清淨的照用,稱為「法眼淨」。「法眼」所照清淨的部分,正是離垢的、無我的、『於身隨逐執持』(非「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的阿陀那識。所以佛陀在《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第三》重頌偈中説『阿陀那識甚深細,我於凡愚不開演;一切種子如瀑流,恐彼分別執為我。』偈中的’’愚’’是指三界內六道愚痴眾生;’’凡’’則是指雖然放下我執,卻不願意進一步放下法執的內凡位修行者。從偈中最後一句可以知道一切種子所依的阿陀那識並非虛妄執著(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以為的我,而是屬於變易生死法執的部分、無為(~相對於有為而言)的領域。

從起惑流轉來看,依止於阿陀那識的種子一旦分別起現行,就是「於身隨逐執持」的「異熟識」;進一步「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執取黏著,便是「阿賴耶識」了。菩薩修行逆(變易生死)流,以此『如善淨鏡面』的阿陀那識,返照種子起現的微細生相,稱為「法住智」;一旦堪破無明生相,阿陀那識轉成為「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本自不生,總相、別相俱不可得。清淨無為如善淨鏡面的阿陀那識猶如水中月,如幻如化了不可得;此正是佛陀所謂:『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心經》不也説:『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浄、不增不減。』。能夠這樣,才能稱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