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的【自性】和唯识的【自性】

姓名或匿稱: 
夏湖蓝

印顺老法师的《中观今論》太难读,所以上网看看其他法师是怎么讲的。

看到体方法师解释序言:如唯识学者,在“爱非爱缘起”外,别立大乘不共的“自性缘起”:

体方法师说道:

自性缘起。我们大乘佛法你们听过自性缘起吗?听过。每一个都听过。那这个自性缘起本身的问题就出来了,已经告诉你了,是无自性才是缘起,缘起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好,我们用自性来解释空这样对不对?注意哦!这个很重要哦!空就是讲我们的自性清净啊,那这样对不对?空就在讲我们无自性,注意听!不能讲里面有一个自性。这个重点先把握!我们在大乘法的论义中就不会偏离,所以,缘起即空,是中观大乘最基本而扼要的论题。

这话是对的,我完全同意。可是,我们再看看唯识学的妙境长老怎么说这个【自性缘起】:

「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
第一个自性缘起怎么讲呢?就是依止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而现起一切法,这就叫做分别自性缘起。「自性」就是自体,他本身的体性是不同于他法的。譬如色法,就有色法的体性。地有地的体性,水有水的体性,人有人的体性,风有风的体性,每一法有他本身的体性,所以叫做「自」,就是不同于他法的。又譬如受想行识,受有受的体性,想行识也是各有各的体性,所以叫做自性。每一法的自性都是因缘生起的,由因缘才能生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它才能现起,不然的话它不能现起的,不能生起的。

妙境长老说得也是对的,我也完全同意。

这是不是对【自性】这个词双方定义的不同引发的误会呢?有请各位师兄各抒己见。

回應

體方法師是純從中觀空宗的立場對於「自性」的解說(本性空、自性空),而妙境长老則是瑜伽行有宗的立場「自性」的有異法空異法不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空有二宗各自對於「自性」定義原即不同可以比較研究至於不了則是一個討論面向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有異法空異法不空其所空有其所有)这句话网上查询不到,实在不懂什么意思,特别是前面两句,还请慈悲开示!

筆者引述印順導師的詳細解說,或可提供您的理解:

一、空其所空,有其所有

先說『小空經』。以佛曾經為阿難說,「我多行空」(住)為緣起;以三世如來,都「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作結。這是一切佛所多住的,所以成佛之道的大乘法,特別舉揚空性的修證,是可以從此而得到線索的。依『小空經』說: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說「鹿子母堂空」,這是說鹿子母堂中,空無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的。依於這一解說,後來瑜伽大乘說:「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所以,「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成為大乘有宗的根本義。『小空經』所說的空(性),是依名釋義的提出不空,作空與不空的對立說明,實是一項新的解說。(《空之探究》p.47)

先拿《小空經》說。經中,佛在鹿子母講堂,給阿難舉個譬喻:如說鹿子母講堂空,是說堂中空無牛羊,並不是說連講堂也沒有。而後合法說:

    若此中無者,以此故我見是空;若此有餘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玄奘譯作「彼則是空,此實是有」)。

    經文的意思說:要不顛倒的認識真實空,不但空其所空,還要有其所有,把握那不空的。在此法上(有),遣離於彼(空),叫做空,不是此法也沒有;這才叫做善取空相。後來的大乘瑜伽學者(重於禪定的),就強調這思想謂依他圓成本身不空,依圓上的遍計所執空,所以說依他圓成空。如果純粹以這思想來判斷,中觀家所說的空義,就不能成立,墮於惡取空中。不過,《中阿含》的本義,是在禪觀的遣離次第上安立的(《性空學探源》p.87)

 

二、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

「有異法是空,有異法不空」,意思是:有些是空的,另外一些是不空的,這就是佛教中的「有宗」。這種思想,在部派佛教中,有二大系。如說一切有部說:有為、無為法是實有的,我與我所是沒有的。經上說「諸行空」,是說諸行──五蘊沒有我(與我所),而有為法是不空的。這一思想體系,在大乘中,就是瑜伽師所說:依他起性是有為,圓成實性是無為,這是有的;遍計所執性的我、法執,是沒有的。一切法空,是說依他起(及圓成實)性上,沒有遍計所執性,依他與圓成是不可空的:這是「情(執)空法有」說。(《如來藏之研究》p.142)

 

空與有的定義,如『瑜伽師地論』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八下──四八九上)說:

    「云何復名善取空者?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

    『論』上說:「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這一善取空的基本見解,正是「異法是空,異法不空」的「他性空」,與如來藏說相同。經上說「一切法空」,應該解說為:於色等一切法,假說而自性無所有的,所以說是空。但假說的一切法,依「實有唯事」而有,假是依實而成立的,這所以是有(空所顯性)。這一空與有的基本定義,為瑜伽學者所信守。(《印度佛教思想史》p.252 ~ p.253)

 

大乘的三家,法相唯識者是從不及派引發出來的,於諸法性空的了解不夠;失空即失有,所以不能不說自相有。真常唯心者是從太過派引發出來的,破壞緣起而另覓出路,是對於緣起有不夠了解,結果是失有也失空。這二派都是「依實立假」的,「異法是空,異法不空」的。唯有中觀論者依緣起顯示性空,即空而不壞緣有,始能善巧中道。中土的天臺宗,從龍樹的思想而來,受時代思潮的影響,多少有妙有不空的氣息。但法法畢竟空,法法宛然有,較之他宗,仍與中觀義相近。(《中觀今論》p.192)

 

上來所列舉的三家,對於空義的解釋各有不同:薩婆多部說執境為空唯識者則不但以行相顛倒的執境為空,即現似所取,好像實有離心的所取境也是空的。真常唯心論者,不但承認執境及似義顯現的外境是空,即唯識不以為是空的虛妄雜染心,也說是空的。三家的空義有廣狹,但他們總認為此是空而另有不空者在。如薩婆多部說執境是空,而現前的外境不空;唯識說似離識現的境是空,不離於心的內境不空;真常者則說妄心也空而清淨本體不空。三家的空義雖逐漸廣大,然總覺有一不空者在,依實立假,依不空立空──「執異法是空,異法不空」。他們的立足點、歸宿處,是實有、真有,所以這三家稱之為有宗。(《中觀今論》p.261)

大乘經典的傳出,從內容的先後不同,可以分為「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初期與後期的分別,是有經說可據的,如『解深密經』的三轉法輪:初轉是(聲聞)「佛法」;二轉與三轉,就是「大乘佛法」的初期與後期。又如『大集經』的『陀羅尼自在王品』:初說無常、苦、無我、不淨;次說空、無相、無願;後說不退轉法輪,令眾生入如來境界,也表示了大乘有先後的差別。大概的說:以一切法空為了義的,是「初期大乘」以一切法空為不究竟,而應「空其所空,有(也作「不空」)其所有」的,是「後期大乘」。「初期大乘」經的傳出,約自西元前五0年,到西元二00年頃,傳出也是有先後的。也有思想與「初期」相同,而傳出卻遲在「後期」的,這如「部派佛教」,是先於大乘的,而在大乘流行中,部派也還在流行發展一樣。(《印度佛教思想史》p.81)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佛说的缘起,一般常表示为无明缘行等十二缘起,是辗转相依相缘,如环无端而无始的,任何一因都是从别的因所生,不存在不从缘生的第一因,不说依止什么,比如无明或者识,而唯识学却说一切法依止阿赖耶识而缘起,所谓分别自性缘起,依阿赖耶识缘起,依种子缘起,无漏种子,虽然在凡夫位是不可思议地依附在生灭、杂染、虚妄分别的阿赖耶识中的,但却是法尔所得的本性住种性,是本来就有,不从缘生的,和如来藏说有共同的思想根源,这显然与根本佛法大有区别。楼主引用妙境法师对分别自性缘起的相关解说恐怕不合于论文本意,其中分别自性应指阿赖耶识中的种子,是诸法生起之因依,即色法种子生色法,眼识种子生眼识,本义在于自己生自己,所以说自性缘起。中观者见于诸法从缘生,所以无自性,无自性,所以说空,龙树归结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但是,唯识学误解空是什么都没有的无,隔别看待空和有,不知中观者的空和有是相即的,总是觉得非要有点实有自性不可,觉得不能像中观者那样说自性皆空,而不得不说依他起和圆成实自性不空,他们以为诸法本身是不空的,应空的只是众生认识中错误的部分,而中观者则以为无论色法心法,有为无为,一切的一切都是无自性的空寂,其实在中观者看来,唯识者所谓的不空,正是自性见,正是我执、法执的据点,是不可能彻底破除情执的(只有进步到中观者的一切皆空,才有破除可能),这正是龙树所说的“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也许是我理解得不对,我不同意刘永恩师兄的看法,要是我学问不够理解有偏差请指正。

1说我【引用妙境法师对分别自性缘起的相关解说恐怕不合于论文本意】,那我们看看印顺老法师佛【摄大乘论讲记】符不符合论文本意,妙境长老讲解《摄大乘论》就是参考印顺老法师这本书的。

 (一)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会有一切事物这样的现象?要知其所以然,必须探研它的原因,从它的原因上,就可以「分别」它差别现象的所以然。「自性」,就是一一法不同的自体。「阿赖耶识」为诸法的因缘性,「依止」赖耶中各各不同的诸法因性的存在,所以有种种「诸法生起」。假若说宇宙间唯有一法为因,那就无法说明这现实种种法的差别现象。阿赖耶不这样,它在无始以来,就受种种诸法的熏习,所以能为种种法自性现起的缘性。它能「为缘性」,所以「能分别」,就是能现起各各不同的「种种自性」。

  【附论】奘译的分别自性,指诸法各各差别的自体。这各各的差别自体,是由赖耶中无始的熏习而有;赖耶的种子有种种,所以能分别诸法自性的种种。依真谛译:诸法的种种差别,是因赖耶受种种熏习而生起的,这点和奘译相同。但说这种种不同的诸法,皆以赖耶虚妄分别为其自性,自性,指诸法同以赖耶为自性,这与奘译不同了。

2刘永恩师兄说唯识的【自性缘起】是:【本义在于自己生自己,所以说自性缘起】。这话让我有点瞠目结舌,虽然我程度比较差,好歹自学过几年唯识,这个解释我好像还是第一看到。

我们继续看印顺法师指出外道对阿赖耶识的错误理解,看看永恩师兄是不是也像外道一样把阿赖耶识理解错误了,不然怎么说和如来藏说有共同的思想根源。

下面指责外道「于阿赖耶识中」,不明缘起正理而生起的错误。「若愚第一缘起」,是不了阿赖耶识中的名言熏习,为诸法生起的真因,错认了质料因,于是就横生种种的「分别」──执着。(1)数论师妄执「自性为」万有的生起「因」。他说:具有三德(勇、尘、暗)而能生大等二十三谛的自性,是实有的不坏灭法;大等二十三谛,是从自性转变而成,是无常的有坏灭法。一切法从自性转变生起,后变坏时,还归结在自性中,自性是本有的,常住的,所以它能为万有的本质因。(2)宿命论者执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宿作」注定的。如多人同做一事,一人成功,一人失败,且也有不劳而获的,这为什么?是命定的必然的生起,与现在的行为无关。(3)婆罗门计执大「自在」天的「变化为」万有的生「因」 。他们说:大自在天修一切苦行,由它变化宇宙一切。印度的大自在天,通俗的信仰,以为是一个人格神的摩醯首罗天;但在哲人的思想中,计执为万物唯一的本体,给予理性化了!(4)吠檀多哲学的「实我」论,主张梵我为宇宙的实体。梵即我,我即梵,由小我的解放,而融合于大我,于是就产生唯我论。据唯我论者说:一切唯是梵我的显现,我就是万有的本质。(5)无因缘的外道,他们执一切法皆是「无因无缘」而有的。乌鸦为什么黑?自然是这样的。棘刺为什么尖?自然是这样的。没有理由把它说明,就以为一切一切,都是无因无缘而自然有的。

3 唯识的【自性缘起】违背【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吗?我们继续看印顺老法师怎么说。

 本论的因缘观,重在种生现、现熏种的同时因果,不同时的都不能成为因缘。种生现、现熏种是同时的,这由现行熏成的新种,为什么不同时就生现行呢?要知道时间是建立在现行上的。种生现、现熏种的三法同时,也都是以现行法为中心的。现行的生起,必有所从来,所以建立种生现。这现行必有力量能够影响未来,所以建立现熏种。这都是以现行为中心,并不立足在种子上,所以现行虽能熏种,所熏的种在同时中,不能说就生起现行。因为在一剎那中,像心心所等,不容许有两个现行自体并存的,却不妨许多种子的存在;何况助成种子生现的因缘,也还未成就。

赖耶与种子的一异,已如上说。所熏的能生的「阿赖耶识」,与能熏的所生的「杂染诸法」,它们「同时更互为因」的关系,又怎么「可」以「见得」呢?论举两个譬喻来说明:「譬如明灯」,灯中的火「焰」与能生火焰的灯「炷」,二者发生相互的关系。从炷「生」火焰,火焰焚「烧」灯炷,这生焰烧炷的作用是「同时更互」为因的,不能说谁前谁后。「又如」一「束」干「芦」,「互相依」赖,互相住「持」,才能竖立「不倒」。不论拿去那一部分,另一部分就不能单独的竖立了。它们相依相靠的作用,是「同时」的,也不能说它前后异时。从这种事实的比喻,我们应该晓得阿赖耶识与杂染诸法同时「更互为因」的「道理」。由阿赖耶识为种子,生起杂染诸法的现行,这就是「阿赖耶识为杂染诸法因」;在同一时间,杂染诸法的现行,又熏成赖耶识中的种子,那又是「杂染诸法亦为阿赖耶识因」了。这本识与转识更互为因的关系,不能说它是异时的。所以唯识家「唯」从这本识种子与转识互相为因的关系上,「安立因缘」的道理。除了这真正的因缘,其「余因缘」是根本「不可得」的。其它或者有时也称之为因缘(如异熟、俱有、同类、相应、偏行五因,也叫因缘),那不过是方便假说而已。

永恩师兄开篇说【无明缘行等十二缘起,是辗转相依相缘,如环无端而无始的,任何一因都是从别的因所生,不存在不从缘生的第一因】。那【自性缘起】种生现、现熏种的同时因果难道存在【不从缘生的第一因】?

恕我斗胆揣测,永恩师兄恐怕没有读过唯识学的论书,如《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你批评的唯识学怎么看都不像我学习过的唯识学,反而像萧平实等外道解释的唯识学。您的回复一开始就把【十二缘起】和【自性缘起】对立起来了,其实【十二缘起】就是我开贴就提到的【分别爱非爱缘起】,也许你对唯识的名相不熟,所以没看出来。而《摄大乘论》的原文是: 【二种缘起 如是缘起,于大乘中极细甚深。又若略说有二缘起:一者、分别自性缘起,二者、分别爱非爱缘起。此中依止阿赖耶识诸法生起,是名分别自性缘起,以能分别种种自性为缘性故。复有十二支缘起,是名分别爱非爱缘起,以于善趣恶趣能分别爱非爱种种自体为缘性故。 】希望永恩师兄看一遍《摄大乘论讲记》,搞清楚当中的关系,篇幅有限,不在此细说。

4关于【唯识者所谓的不空,正是自性见,正是我执、法执的据点,是不可能彻底破除情执的】。

上面1说了唯识的自性不是指恒常性,独存性,主宰性。是指诸法本身的体性,水是湿润性,火是炎上行,受是领纳性,识是了别性。唯识学说的【自性】是有,应该说的是本身这种体性是有的。承认这种自性有真的是一种自性见吗?正是我执、法执的据点吗?

印顺老法师判教把唯识判为【虚妄唯识】,把唯心判为【真常唯心】,一个虚妄,一个真常,说他们【有共同的思想根源,这显然与根本佛法大有区别】,真不知从何说起了。

我们再看唯识的【依他起自性】,另外两个自性都是依【依他起自性】而说的,正如有为法和无为法是相依相待的关系。所谓【依他起】就是依因缘而起,因为是因缘有自性空,所以印顺老法师才判为【虚妄唯识】。批评说【依他起】是有的就是自性见,那中观说缘起有,如幻有一样是自性见。

那说【圆成实自性】是有的呢?【圆成实】也是依待【依他起】而说的。你说承认【圆成实】是有的就是有自性见,不合道理。

基本上永恩师兄的回复从一句到最后一句我都是不同意的,如【唯识学误解空是什么都没有的无】,唯识家岂不是与恶取空者无异?

时间匆忙,言语中不严谨之处万望海涵。推荐大家看看我前几日看过的一篇文章:单培根居士《论相宗空宗与性宗之十异》,网上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