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永恆懷念」

 
印順長老認為「大乘佛法」興起的主要動力,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這裡「大乘佛法」興起,主要是指「大乘佛法信仰」的興起,談的是「信仰」之發展源流,此問題既可以從學術立場來考究,亦也可以從信仰觀點來解釋,然兩者的理解路徑自是大不相同。

 
就信仰者而言,「大乘佛法」自是佛說的,也因此不只可信仰之,也必須信仰之,但是以信仰觀點解釋「大乘佛法」的信仰,不免有循環論證(circular argument)之嫌。
 
例如問說:「大乘佛法」的信仰為什麼是可信的?某人回答說:因為是佛陀所說之法;倘若續問:為什麼佛陀所說之法就是可信的呢?某人續答言:因為「大乘佛法」的信仰說佛說的都是可信的。──可知犯了循環論證或乞求論點(begging the question)之失。
 
如此,以信仰者的觀點來解釋信仰,不免陷入自圓其說,或自說自話的限制,難以說服信仰圈以外的人。
 
印順長老雖是佛教僧人,但他試著跳脫信仰者的主觀立場,以學術的手法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考察,認為「佛法」發展至「大乘佛法」信仰,乃在於「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也因為這樣的「永恆懷念」,印順認為「大乘佛法」(之信仰)帶有理想化、神化等特性。
 
所以相對於信仰者從信仰觀點解釋自身信仰,流於獨斷、本位主義,印順長老就一個信仰形成的心理過程來如實解釋之,更容易讓「圈外人」信服。只不過他所說的,應是宗教信仰的共通特質,乃是一普遍的心理反應。
 
例如媽祖信仰之形成,乃林默娘逝世後歷代子孫對她的「永恆懷念」。同樣的,中國儒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等之興起,某種角度亦可言是對孔子、耶穌、穆罕默德等之「永恆懷念」。
 
可知一「宗教」的誕生,背後都有一定的情感作用,把歷史上真實人物給「神格化」;這不獨是某一特定宗教如此,而可以說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共性(或通性),所以印順長老以「永恆懷念」來說明「大乘佛法」信仰之展開,應是不難理解的。
 
在印順長老看來,「佛法」(或所謂「原始佛教」)雖也是宗教,但情感層面較為淡薄,反而理智的實踐多過於信仰、想像;相對的,發展至「大乘佛法」,情感、感性幾成為主調,除強調菩薩的慈悲行願,也深化了宗教意識,展現在淨土思想、佛身觀(佛的形象)、不可思議的功德、神秘護佑和加持力等面向上。
 
印順長老之「永恆懷念」的觀點屢受到遲疑,但倘若以信徒本位理解史實問題,最後只能自己說服自己,甚至是一種「自我催眠」,恐難以經得起外界的考驗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