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門開一心」

「二門開一心」
佛教大、小乘相互看輕由來久矣,大乘既視之為小乘,已然帶有貶抑之意,認為其尚處於幼兒階段,稚嫩不成熟,而主張「愈後期愈圓滿」;相對的,聲聞行者以為「大乘」是自誇之詞,乃是變了質的佛教,甚至斥之為「非佛說」,而提倡「愈古愈真」。

 
事實上,「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佛法本應多元多樣,以因應不同眾生的不同需求。如此菩薩道與羅漢道各有其修學特長,可以互相欣賞、彼此學習,以消弭不必要的對峙與攻訐。
 
如當身陷煩惱時,一個人若能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擴大胸懷放寬格局,去憶想其他眾生的苦難,發起大悲誓願,則一時困境就變得微不足道,令精神超拔到一個高度上,不只成為「人中人」,同時也是「人上人」,這是菩薩法門優勝所在。
 
相對的,羅漢法門亦提供另一面對煩惱的觀念和方法,如要人降低欲望,把自己縮到最小,甘於過一種「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淡泊生活;如此少欲知足、超然物外,一切的利害得失都容易釋懷,而可看出羅漢法門之修學特色。
 
相對於「一心開二門」,菩薩及羅漢法門或可說是「二門開一心」,亦即兩種法門皆有助於打開心房,對治一念無明心,使人從煩惱的禁錮中走出,而成為面對生命苦難的兩種門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