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合看 龍樹《中觀三是偈》、世親《唯識十七頌》,及禪宗祖師上堂示眾語,以明學人證悟、入道門徑。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周老師
 
《龍樹中觀三是偈》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惟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唯識三十頌 第十七頌》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如上二首偈頌合看;
『因緣所生法』,即一切萬法,皆『是諸識轉變』下之所見。
故,諸識的功能,就是辨認、分別,並形成印象、記憶等。
 
而識的運作,必定要以相對的二邊、二元,做為基礎。
換言之,相對的二元為真,識見始為真,否則識見不為真。
 
譬如:高低二元。
二人身高相較,得知一高一低。
此一高者,若與更高者相較,則變為低者。
此一低者,若與更低者相較,則變為高者。
故知,高低二元本身,依緣變異不定,而不具決定性。
 
是故,二元做為識的基礎,乃是一種暫時性、假設性的基礎。
假者非真,二元本身既然非真,識的運作所生的知見亦非真。
 
在大乘法中,一切依識念所生的知見,又名為法。
包括世尊在金剛經中,菩薩因地修證心行的自述,
一切大乘學人,無不依於覷破二邊,而入不二法之行證門。
故於行者個人的行證論述上,就不一定會使用識這個字眼。
雖如此,破除知見,離相離識,卻是入不二門的共同目的。
 
以上述二首偈頌來說,《唯識十七頌》使用了識字,
《中觀三是偈》則否,但無不以不二做為證悟途徑。
 
《唯識十七頌》依能所、性相、此彼、理事二邊入手;
《中觀三是偈》亦依諸二邊,來指出不二之入道門徑。
 
『此』能『分別』之性,即識的見分,
『彼』『所分別』之相,即識的相分。
合性相、能所、『此彼』二邊,即為識之全部。
以識無實體,了不可得故,
《唯識》乃曰:『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
 
譬如,以見分區別出豆子的品種、品質優劣等之相分。
再如,你在一生之中,辛苦的完成了許許多多的工作。
然而這一念卻也只是你剎那變異無窮盡識念中之一念。
 
當你想它時就有,當你不想它時即無。
想,就是緣取,如伸手取物。
你並沒有理由非想它不可,除了自己折磨自己。
返流溯源,起始你就不必這樣想,如今更無須追念。
 
如是,說你曾經於此娑婆世界度過一生,亦不成立。
這就是明明白白的、未曾有的、不思議的無生義了。
 
舊雨新知,生張熟魏,過了初一,又逢十五,
無而忽有,有而忽無,來無來處,去無去處。
念念牽謝,變異不定,一切假名,哪有實體?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有無不二,名中道義。
 
原來,吾人一切知見、苦樂,都只是諸識緣取諸識自身所得之印象;
即識念借緣外境觸動執取自身記憶庫中的資訊,其實外境即是識身。
在念念變異之中,後念推翻前念,任一念都沒有我義、真實的自性。
 
實則,吾人一切苦樂、知見,與外在的境界,了無絲毫關係。
乃至亦無能分別之我,亦無所分別之法(外境),以皆無實體故。
依諸不二故,《唯識十七頌》於『由此彼皆無』句,證成涅槃空性。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聲滅聲生,前後相依,故空有不二。
能說之『我』,今此所『說』,此彼對立故,理事雙銷,能所俱絕。
依諸不二故,《中觀三是偈》於『我說即是空』句,證成涅槃空性。
 
於此舊愁冰銷,更不逐識攀緣妄生新惱,即漏盡解脫轉識身為法身,
轉有漏諸識為菩提四智,轉一切邪知邪見而為應緣說法利生之正用。
何以故?一切知見言語名相既無實體,正可以靈活應用而了無障礙。
 
未了者,當離有證空;既悟者,應從空出有,念念無我,念念無非我。
一如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為禪宗關隘,一轉離相見性,再轉從體出用,行者莫不由此通達。
二轉名菩薩,若再轉不得,或因壽命盡,坐在一轉裏,是名阿羅漢。
 
而說法之事用,本不離言語名相;且,中道實相、真空理體已證;
《中觀》乃謂『亦惟是假名』,《唯識》乃曰『故一切唯識』;
以假有、真空、虛實無二,一切無二(唯識),理事、體用如如故。
假名、唯識,異名同義;以說法者,假立名法為用,而名依識立故
 
不二、如如、真如者,同義異名,泯寄絕待,一法不存之自受用邊。
而真假、空有、實虛、能所、性相、此彼、一多、理事、體用等等,
是則說法者廣開二門,接引一切眾生,令其證悟、入道之他受用邊。
由是可知,龍樹、世親二位,皆已二轉畢,也都位在法身菩薩之列。
 
綜上所述,始於一切法歸結於二邊,證成不二涅槃空性如來自性時,
即應掉轉機鋒,轉如來為一切法之性體,並轉一切法為如來之相用。
乃曰,二元以不二為體,不二以二元為用,而性相常住,體用如如。
如是,不居二邊,不居不二;不居一切,不居一『識』,即『中道義』。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惟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世親菩薩說《唯識》,龍樹菩薩說《中道》,此二義趣,元無二致。
是則,吾人又豈可冥昧附和邪小外道搬弄是非自舉抑他之說耶?
 
龍門清遠禪師上堂示眾語云:
「恁麼與汝東舉西舉,便道與你說禪;才轉腳時,便作世諦流布將去。
你但念念在其中,便有省發底分;看來多只是在眼耳見聞覺觸處蹉過了也!
須是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底!
不是長連床上閉目瞌眼、喚作無見,須是即見處便有無見。
所以道:居見聞之境,不見、不聞、不到;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久立。」
 
按:『不離分別心,識取無分別心』,
『不離見聞,識取無見聞』,
『居見聞之境,不見、不聞、不到』,
乃至『居思議之地,而思議不及』者,
又寧非於眼前直示吾人一箇不二之入手處耶?
 
吾人惟應藉由『不見不聞不覺不知』,
以離現前之『見聞覺知』,直趣空性。
 
三祖僧燦大師『信心銘』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二見不住,慎莫追尋。
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
同修 sam 特舉出完整經證如下。
 
(一)如果知道 佛經說 眼耳鼻舌身意 空無自性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一 
眼處 無所有,耳鼻舌身意處 無所有,以內空故 乃至 無性自性空故。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六十七 
眼處 都無和合自性,耳鼻舌身意處 都無和合自性。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一 
當知眼處空, 當知耳鼻舌身意處空;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七 
眼處 本性空,耳鼻舌身意處 本性空;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二十二 
眼處 都無和合自性,耳鼻舌身意處 亦都無和合自性;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七 
眼處 乃至 意處 亦以無性而為自性 
 
(二)如果知道 佛經說 從生至死 都是藏識起念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有所覺知 念及聲香味觸等界。 斯皆為【識】。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身之 諸大 諸入 諸陰。 彼皆是【識】。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諸有色體 眼耳鼻舌 及身色聲香味觸等。并無色體 受苦樂心 皆亦是【識】。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 
受覺想行 思憂苦惱。此為【識】之作用。 復有 善不善業 熏習為種 作用顯【識】。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無明妄想見 而是色相因 藏識為所依 隨緣現眾像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三 
阿難。 汝性沈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 本如來藏。 
 
● 大乘密嚴經下 
世間諸眾生 染淨等諸法 皆依於藏識 為因而得生 
 
(三)還是學學六祖 誠實說法吧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付囑品第十 
自性 能含萬法,名含藏識。 
若起思量,即是轉識。 
 
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 
如是 一十八界,皆從 自性起用。 
 
自性若邪,起十八邪; 
自性若正,走十八正。 
 
含惡用 即眾生用, 
善用 即佛用。 
 
用由何等,由自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