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氣質

哲學的氣質

依儒哲牟宗三先生「哲學的氣質」之標準,作一位哲學家從事哲學活動,先要預備三種心境。首先是放下現實的照顧與名利的牽掛,不為日常俗務疲於奔命,他認為照顧與牽掛太多,心散落外處,就難以作入微的沈思;相對的,讓自己在社交活動成為一個「呆子」,才更容易成全哲學的事功。

牟先生視凡事體貼、面面俱到是一種「婆婆媽媽的拖沓」或「婆氣」,牟先生說:「那個不能耐的人,卻是個可以作哲學活動的人,他將來也可能是一個作大事的人,或於任何方面總有所成就的人。你可以罵他沒有禮貌,但在此時,他可以不管這點禮貌。禮貌與婆心,在經過哲學智慧的開發過程後,將來終要成全的。但在哲學活動的開始過程中,禮貌與婆氣,一起須丟掉。」

在牟先生眼裡,處處迎合、事事順服則難以有哲學的心境,難以從事哲學活動,相對的一個人之所以有哲學的氣質,之所以與眾不同,在於敢特立獨行,甚至是千山獨行的「漢子氣」。

第二個心境是「不為成規成矩乃至一切成套的東西所粘縛的逸氣」,這可以說是上述「特立獨行」的再進展。一個中規中矩、迎合乃至配合群體的人,顯立不出個體獨特性,思想的創意難以發揮,讓自己走向平庸化、制式化;相對的,不在意太多規矩,生活各面向當力求簡化,有衣可穿、有飯可吃就行。

人際之間保持單純,生活只求簡單,但對於真理的探求卻心思敏銳、猶恐失之,於是乎有第三個心境:「對於現象常有不穩之感與陌生之感」。

因為不穩之感,所以渴望求知尋得安心,也因為陌生所以冀能通透和窺破一切。相對的,若慣於接受既定說法、既定價值規範,少了反思與懷疑,知識的創新就不可能,洞見也無法引發出來,時時問什麼(what)、為什麼(why)、該如何(how)等,以解決心中的不穩與陌生。

牟先生認為具備這三種心境是哲學生命之開始,亦就是哲學智慧之煥發。事實上,這三種心境不只是哲學家所當有,任何的理想主義者皆然,對世俗所認定的一切「心不在焉」,不只失去耐心也無心於此,反倒是滿腔熱血志在四方,如此才易於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