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本義-我心覺醒 永離苦受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羽生

阿含本義-我心覺醒 永離苦受

阿含經書,南北相傳至今約兩千五百年。其現存文字本身,為千年塵土遮蔽,不能說沒有缺陷,然凡人心如此,聖者心如是,佛陀所說古仙人道猶在其中。

 

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1感受

感受是我的苦樂體驗,是擾動,是不平靜,是煩惱。

 

感受的來源有:

一、身體生病,有不好的感受,壞的感受,這是身的苦受; 洗澡時有舒服感覺,這是身的樂受。

二、行動激發的感受

善行激發好的感受。善行是善意的行動,如喜愛地撫摸。善行帶來心的樂受;

不善行激發不好的感受。不善行是惡意的行動,如憤怒地咒罵。不善行帶來心的苦受。

行動激發的感受,可以間斷的向後延續,可以延續到後世,直到完全地被體驗。

 

2離苦

我的感受體驗,有苦有樂,有樂者不能免於苦。

 

我不能單單免於苦受,我能做的是,免於感受。免於感受者,免於苦。

 

3放逸

我有兩種狀態,一是不放逸,一是放逸。

 

放逸者,心是渙散的,不統一的,不集中的,不平靜的。

 

放逸者,有感受,時有苦與樂的擾動,無始以來,未有終止,即便有時未有感受。

 

放逸者,發生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

 

放逸者,體驗當時行動激發的感受,也可以體驗過往行動激發,延續而來的感受。

 

放逸者是迷亂的。

 

放逸,有完全的放逸,有部分的放逸。

 

過分的飽食之後,心易渙散,放逸。

 

 

 

4不放逸

我有兩種狀態,一是不放逸,一是放逸。

 

不放逸,是心的統一,集中。

 

不放逸者,不發生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但可以發生,不雜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不放逸者,猶可思考,講述,有身體行為,或不做行為。

 

不放逸,猶有感受。不放逸者,體驗,緣於以往善或惡的行為激發,延續而來的感受。

 

 

5達到不放逸

 

放逸者,我心集中。集中心,集中精神,達到不放逸。

 

如我們知曉如何去達到不放逸,那達到是易不難得。

 

夏日午後,第一堂課,昏昏沉沉,老師一聲注意聽講,打起精神,聚精會神,就是不放逸。

 

心的集中,精神的集中,是不放逸。

 

心不放逸,猶有感受,擾動,不平靜。

 

6當生心暫時解脫

達到心的不放逸,心是集中的,心是統一的。

 

若此時沒有感受,心是平靜的,這就是心的暫時的解脫。

 

若此時體驗到感受,心去平息感受,我消解感受,恢復平靜,這是心的暫時的解脫。

 

我得到暫時的解脫,這是心解脫。

 

心不放逸,體驗感受,心平息之,達心解脫。

 

心不放逸,離於感受,住於平靜,是心解脫。

 

此時的我不發生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但可以發生,不雜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我猶可思考,講述,有身體行為,也可以沒有行為。

 

此時的我,離於感受,離於擾動。

 

此時的我是平靜的,我可以平靜地行動。

 

此時的我,離於感受的擾動,這是在當生即時就可以實現的平靜。

 

清醒,平靜,是解脫。

 

但,這是暫時的。

 

心解脫,是不放逸時,住於平靜,離於感受,是當生暫時的平靜,解脫。

 

7依於此身 我不離苦

我依於此身,我沒有離開這個身,我與此身共存,我不能永住於不放逸,我心難免放逸。

 

依於此身之我,心不放逸,離於感受,有當生暫時的平靜,有暫時的解脫,是心解脫。

 

依於此身之我,不能免於放逸,不能免於渙散與迷亂,不能免於感受擾動,不能免於善與惡行為。

 

我依於此,不能免於苦,不能根絕苦,不離苦。

 

依於此色,我心不離苦。

 

色再生,不離苦。色不再生,有苦的根絕。

 

8色身之再生

此色身,無始以來,死去活來,有再生。

 

色身再生有因,有緣起,有條件:我,渴愛地系縛,喜愛地取著,歡喜地依著,有愛意地粘著於此色身。

 

我愛取此色身,有此色身的再生。

 

我不愛取此色身,色身不再生。

 

9無明生愛取

有愛意地粘著於此色身,有因,有緣起,有條件:

 

我認為,這色是我的身體。這是癡見,這是無明,根本的無知。

 

因為我有這樣的認為,所以有,我愛取於此色。

 

我不再有這樣的認為,那麼,我不再愛取此色。

 

10此色非永恆

此色身因愛取而再生,愛取無則不再生,此色身的再生是有條件的,有原因的。

 

如果一個事物的存續是有條件的,有原因的,有所依的,非獨立的,那麼這個事物不是永恆的。

 

此色,不是永恆的。

 

此色,非常。

 

11此色不是我的身體

此色不是永恆的,那麼,此色不是我的身體,不是我的軀體,不是我的肉身,不是我的物質之身。

 

因為我的身體,是永恆的。

 

這裏的我,是此心,是此識。

 

12永遠慧解脫

 

我心不放逸,離於感受,心是平靜之時,經由以上之思想路徑,我想到,我意識到,我認知到,我見到,此色身不是我的身體,我不再錯誤地認為:此色是我的身體。

 

當我不再錯誤地認為此色身是我的身體,我不會繼續愛取此色,此色不能再生。

 

此時,若我身故,此色身不再生,這是最後的一生。

 

但是,我心猶在,我猶在。我心不再系縛於身,而不放逸的,平靜的存在著。那是一段新的開始,沒有結束。那不是再生,那沒有死。

 

我不再輪回了。

 

那是永遠的清醒的我。

 

心是平靜時,心做思量,同於古仙人曾有思量,去思量,思量到,想到,見到,解脫,是解脫。

 

這是慧解脫的實現。這是永遠的超越,解脫。

 

我平靜,去想,知道,不愛取,無再生。

 

 

13我是什麼

我,是心,我是識。我即是心,心即是識。無始以來,我依於身,我依於此色,未來以後,此色不再生,我心獨存。

 

我心恒有。

 

我是自我,非梵我不二的真我,是個體的自我,是個體的精神。

 

我可有錯誤的以為,我可有錯誤以為的根除,我可有放逸,我可有不放逸,我可有善惡之行,我可有無善惡意之行,我可有感受的擾動,我可有免於感受。

 

我可有迷亂,我可有覺醒。

 

我可有取著於身,我可有對身的捨棄。

 

我放逸時,善惡升起,感受起伏。我不放逸,行為無有善惡意,可離於感受。

 

我不放逸,心平靜時,如理作意,思此色身的緣起,知此色身非永恆,知此色身非我身,愛取不存,此色身不再生。

 

完全地捨棄此身後,在身完全熄滅後,我永不再迷亂,我是永遠的不放逸的行者,我永離苦受。

 

佛陀當年,說“無我”,“非我”,否定“我”,是對婆羅門梵我不二的真我-阿特曼的否定,這是對外道教法的反對,後世無知,以此糅合為佛家核心作意。

 

錯誤的認知,只導致錯誤的修行。

 

阿含經處處說我,佛陀從未否定真實的,現實的心,識,我。

 

“色不是我的身體”,“不是我的”,是佛說如理作意的核心。

 

14成就者的身心

根除無明,不再有癡見的成就者,只有這餘下一生。在這餘下一生,並非一定沒有壞的感受。但在這餘下一生,成就者能夠經歷的感受,比起過去往生以來,如七粒石子與喜馬拉雅的比較,少之又少,微不足道。

 

但成就者在這餘下一生,依舊可以經歷好或壞的感受,可以是身體的感受,比如病痛,也可以是壞的行為帶來的壞的感受,比如憂慮之心行帶來的憂慮之苦受。

 

成就者,不再有下一生,不再有下一生的感受,不再有下一生的苦受。成就者根除了未來的苦受。

 

成就者還要面對餘生苦受的問題,成就者還會有放逸,有迷亂,有惡行,且體驗惡行帶來的壞的感受。

 

這是在餘生,有限的時間裏的發生。

 

成就者選擇,去達到不放逸,實現心的平靜,在當生中實現,不做惡行,免於壞的感受。這是成就者在當生的安住,這是防護與自製。

 

然成就者在當生未必能夠始終安住,因此生中,依色身之我,不能完全,確定地免於放逸。

 

比如飲酒,某些藥品,都是可以讓人放逸的,成就者也難免。

 

在此生,在這最後一生,在這輪回最後的路途,成就者,選擇自製與守護地走過,在不平靜中平靜地行,如明月穿行於烏雲。

 

15行

我在不放逸時,我的行為無善意與惡意。

 

我在放逸時,我做善意的行為,或惡意的行為。

 

善行是懷有善意的行為,如憐愛地問候,這帶來好的舒服的感受。這感受因善行而激發,可能向未來延續,即便中有間斷;這感受可能去到後世,直到這好的感受被我完全的體驗。

 

惡行是懷有惡意的行為,如憎惡地咒罵,這帶來壞的不舒服的感受。這感受因惡行而激發,可能向未來延續,即便中有間斷;這感受可能去到後世,直到這壞的感受被我完全的體驗。

 

人之將死,(因善行而激發)沒有被體驗的好的感受,與,(因惡行而激發)沒有被體驗的壞的感受,相衡量,若前後兩者相當,此人留在人間;若前者超出後者較多,未被體驗樂受多者升入天界;若後者超出前者較多,未被體驗苦受多者淪落地獄。

 

 

 

阿含要義

佛陀說法,旨在離苦,要點在兩大核心問題的解決:

 

1.在未來,我如何實現苦的不再生

身不離苦,離苦當捨身。

身有再生,再生有因,如理思維,根除此因,身不再生。色不再生,感受不起,苦受永盡。這是未來的苦的根除。

 

2.在當生,我如何實現苦的隔離

餘生依於此身,餘生有苦。我心集中,集中精神,達不放逸,無有惡意,不做惡行; 平息苦受,離於苦受,心是平靜。

平靜是比身樂與心樂更高的樂。

這是當生的苦的隔離。

 

這是佛陀曾經走過的道路,這是佛陀曾經教導的法。

 

羽生

深圳

微信/QQ: 6696090

修學阿含者可加我微信,備註:阿含

 

個人訂閱號:ahanbiji(阿含筆記)

記錄以往與現在于阿含的所得

作了些新的修正,这是最后的修正

 

阿含本義-我心覺醒 永離苦受

阿含經書,南北相傳至今約兩千五百年。其現存文字本身,為千年塵土遮蔽,不能說沒有缺陷,然凡人心如此,聖者心如是,佛陀所說古仙人道猶在其中。

 

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

1感受

感受是我的苦樂體驗,是擾動,是不平靜,是煩惱。

 

感受的來源有:

一、感官接觸(眼見…)的境界,帶來好與不好的感受

二、身體生病,有不好的感受,洗澡是有舒服感覺

三、行動激發的感受,善行激發好的感受,善行是善意的行動,如喜愛地撫摸;不善行激發不好的感受,不善行是惡意的行動,如疑慮地思考。

行動激發的感受,可以間斷的,延續到後世,直到完全地被體驗

 

2離苦

我的感受體驗,有苦有樂,有樂不能免於苦。

 

我不能單單免於苦受,我能做的是,免於感受。免於感受者,免於苦。

 

3放逸

我有兩種狀態,一是不放逸,一是放逸。

 

放逸者,心是渙散的,不統一的,不平靜的。

 

放逸者,有感受,時有苦與樂的擾動,無始以來,未有終止,即便有時未有感受。

 

放逸者,發生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

 

放逸者,體驗當時行動激發的感受,也可以體驗過往行動激發,延續而來的感受。

 

放逸者是迷亂的。

 

放逸,有完全的放逸,有部分的放逸。

 

過分的飽食之後,心會放逸。

 

 

 

4不放逸

我有兩種狀態,一是不放逸,一是放逸。

 

不放逸,是心的統一,集中。

 

不放逸者,不發生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但可以發生,不雜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不放逸者,猶可思考,講述,有身體行為,或不做行為。

 

不放逸,猶有感受。這感受只緣於以往善或惡的行為激發,延續而來的感受。

 

 

5達到不放逸

 

放逸者,集中心,集中精神,達到不放逸。

 

如我們知曉如何去達到不放逸,那達到是易不難得。

 

夏日午後,第一堂課,渾渾噩噩,老師一聲注意聽講,打起精神,聚精會神,就是不放逸。

 

心的集中,精神的集中,易不難得。

 

心不放逸,猶有感受。

 

6當生心解脫

達到心的不放逸,心是集中的,心是統一的。

 

若此時沒有感受,心是平靜的,這就是心的暫時的解脫。

 

若此時體驗到感受,心去平息感受,我消解感受,恢復平靜,這是心的暫時的解脫。

 

我得到暫時的解脫,這是心解脫。

 

心不放逸,體驗感受,心平息之。

 

心不放逸,離於感受,住於平靜,是心解脫。

 

此時的我不發生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但可以發生,不雜有善意或惡意的行為,我猶可思考,講述,有身體行為,也可以沒有行為。

 

此時的我,離於感受,離於擾動。

 

此時的我是平靜的,我可以平靜地行動。

 

此時的我,離於感受的擾動,這是在當生現在就可以實現的平靜。

 

清醒,平靜,是解脫。

 

但,這是暫時的。

 

心解脫,是不放逸時,住於平靜,離於感受,是當生暫時的平靜,解脫。

 

7依於此身 我不離苦

我依於此身,我沒有離開這個身,我與此身共存,我不能永住於不放逸,我心難免放逸。

 

依於此身之我,心不放逸,離於感受,有當生暫時的平靜,有暫時的解脫,是心解脫。

 

依於此身之我,不能免於放逸,不能免於渙散與迷亂,不能免於感受擾動,不能免於善與惡行為。

 

我依於此,不能免於苦,不能根絕苦,不離苦。

 

依於此色,我心不離苦。

 

色再生,不離苦。色不再生,有苦的根絕。

 

8色之再生

此色身,無始以來,死去活來,有再生。

 

色身再生有因,有緣起,有條件:我,渴愛地系縛,喜愛地取著,歡喜地依著,有愛意地粘著於此色身。

 

我愛取此色,有此色身的再生。

 

我不愛取此色,色身不再生。

 

9無明生愛取

有愛意地粘著於此色,有因,有緣起,有條件:

 

我認為,這色是我的。這是癡見,這是無明,根本的無知。

 

因為我有這樣的以為,所以有,我愛取於此色。

 

我不再有這樣的以為,那麼,我不再愛取此色。

 

10此色非永恆的

此色身因愛取而再生,愛取無則不再生,此色的再生是有條件的,有原因的。

 

如果一個事物的存續是有條件的,有原因的,有所依的,非獨立的,那麼這個事物不是永恆的。

 

此色,不是永恆的。

 

11此色不是我的

此色不是永恆的,那麼,此色不是我的,不屬於我,非我所。

 

因為我的,屬於我的,我所,是永恆的。

 

在這裏,我是心,是識,這個我是自我之我。

 

12永遠慧解脫

我是不放逸,且離於感受,心是平靜之時,經由以上之思想路徑,我想到,我意識到,此色身不是我的,我不再錯誤地以為:此色是我的。

 

當我不再錯誤地以為此色身是我的,我不會繼續愛取此色,此色不再生。

 

此時,若我身故,此色身不再生,這是最後的一生。

 

但是,我心猶在,我猶在。我心不再系縛於身,而不放逸的,平靜的存在著。那是一段新的開始,沒有結束。那不是再生,那沒有死。那是永遠的清醒的我。

 

心是平靜時,心做思量,同於古仙人曾有思量,去思量,思量到,想到,有解脫,是解脫,這是慧解脫的實現。

 

我平靜,去想,知道,不愛取,無再生。

 

 

13我是什麼

我,是心,我是識。心即是識。無始以來,我依於身,未來以後,我心獨存。

 

我心恒有。

 

我是自我,真我,非梵我不二的真我,是個體的真我,是個體的精神。

 

我可有錯誤的以為,我可有錯誤以為的根除,我可有放逸,我可有不放逸,我可有善惡之行,我可有無善惡意之行,我可有感受的擾動,我可有免於感受。

 

我可有迷亂,我可有覺醒。

 

我可有取著於身,我可有對身的捨棄。

 

我放逸時,善惡升起,感受起伏。我不放逸,行為無有善惡意,可離於感受。

 

我不放逸,如理作意,思此色身的緣起,知此色身非永恆,知此色身非我所,愛取不存,此色身不再生。

 

完全地捨棄此身後,在身完全熄滅後,我不再迷亂,我是永遠的不放逸的行者,我永離苦受。

 

佛陀當年,說“無我”,“不是我”,否定“我”,大概出於兩點,一是對婆羅門梵我不二的真我-阿特曼的否定,二是否定於,有身之我的世間是恒常。這些不過是對外道教法的反對,後世無知,以此糅合為佛家核心作意。

 

錯誤的認知,只導致錯誤的修行。

 

阿含經處處說我,佛陀從未否定體驗的,真實的,現實的心,識,我。

 

“不是我的”,“色不是我的”,這才是佛說如理作意的核心。

 

14成就者的身心

根除無明,不再有癡見的成就者,只有這餘下一生。在這餘下一生,並非一定沒有壞的感受。但在這餘下一生,成就者能夠經歷的感受,比起過去往生以來,如七粒石子與喜馬拉雅的比較,少之又少,微不足道。

 

但成就者在這餘下一生,依舊可以經歷好或壞的感受,可以是身體的感受,比如病痛,也可以是壞的行為帶來的壞的感受,比如憂慮之心行帶來的憂慮之苦受。

 

成就者,不再有下一生,不再有下一生的感受,不再有下一生的苦受。成就者根除了未來的苦受。

 

成就者還要面對餘生苦受的問題,成就者還會有放逸,有迷亂,有惡行,且體驗惡行帶來的壞的感受。

 

這是在餘生,有限的時間裏的發生。

 

成就者選擇,去達到不放逸,實現心的平靜,在當生中實現,不做惡行,免於壞的感受。這是成就者在當生的安住,這是防護與自製。

 

然成就者在當生未必能夠始終安住,因此生中,依色身之我,不能完全免於放逸。

 

比如飲酒,某些藥品,都是可以讓人放逸的,成就者也難免。

 

在此生,在這最後一生,在這最後的路途,我選擇自製與守護地走過,如明月穿行於烏雲。

15行

我在不放逸時,我的行為無善意與惡意。

 

我在放逸時,我做善意的行為,或惡意的行為。

 

善行是懷有善意的行為,如憐愛地問候,這帶來好的舒服的感受。這感受因善行而激發,可能向未來延續,即便中有間斷;這感受可能去到後世,直到這好的感受被我完全的體驗。

 

惡行是懷有惡意的行為,如憎惡地咒罵,這帶來壞的不舒服的感受。這感受因惡行而激發,可能向未來延續,即便中有間斷;這感受可能去到後世,直到這壞的感受被我完全的體驗。

 

人之將死,(因善行而激發)沒有被體驗的好的感受,與,(因惡行而激發)沒有被體驗的壞的感受,相衡量,若前後兩者相當,此人留在人間;若前者超出後者較多,未被體驗樂受多者升入天界;若後者超出前者較多,未被體驗苦受多者淪落地獄。

 

阿含要義

佛陀說法,旨在離苦,要點在兩大問題:

1.在未來,我如何實現苦的不再生

2.在當生,我如何實現苦的隔離

 

身不離苦,離苦當捨身。

 

身有再生,再生有因,如理思維,根除此因,身不再生。色不再生,感受不起,苦受永盡。這是未來的苦的根除。

 

餘生有身,餘生有苦。我心集中,集中精神,達不放逸,離於苦受。這是當生的苦的隔離。

 

如需交流,請加我微信/QQ:6696090

 

 

 

 

 

 

 

 

 

 

 

 

 

所学尚浅,请教您阿含经中具体的有那些段落提到下面这个观点呢???谢谢释疑。

因為我的,屬於我的,我所,是永恆的
在這裏,我是心,是識,這個我是自我之我。
我,是心,我是識。心即是識。無始以來,我依於身,未來以後,我心獨存
我心恒有
我是自我,真我,非梵我不二的真我,是個體的真我,是個體的精神。

 

心取著身,这是爱取,非解脱。心不取著身,这是解脱。心有解脱,心不再取著色身,也便是佛说,

 

“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唯見法,欲入涅槃、寂滅、清涼、清淨、真實。”

 

此心,此识不再取著色身,不再轮回。色身不再起,此心,此识犹在。

佛陀的教導是「我說彼識不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無所至趣。」

羽生學友的看法卻是此識猶在,已經和佛陀的教導完全相反了,應該不難看出其中的差別。

印順導師:
 
心、意、識是無常的,無我的,為一切法的主導者,取代了神我的地位。『雜阿含經』的緣起說,有「齊識而還」的十(或九)支說,也是這一意義。依五蘊而立有情,如集土地、人民、治權而成為國家。依心識而立有情,如以中央政府的元首,代表國家。「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心識與根身等有相依的關係,心識是不能獨存的;如國家元首有權力,治理民衆的政治,而又依賴於民衆的支持一樣。心識,取代神我而成為有情的主導者,所以有情(我)與心識,有聯合的可能性。如來藏說有「我」的特性,其後與心識相聯合,也是有其可能性的。
 
大乘佛教興起以前,「勝義我」,「不可說我」,已在「部派佛教」中流傳。大乘興起以後,到了西元二世紀中,修正了的神我說,也在大乘佛教界出現...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39.《如來藏之研究》〈第二章  如來藏思想探源〉 Y 39p53~54) 
 
印順導師:
 
這無常無我的色心和合相續論,依「識緣名色生,名色緣識生」(雜阿含卷一二‧二八八經)的緣起論的觀點,決不能看為二元的。即心與身,為相待的關係的存在;不相離而又是不相即的。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16.《以佛法研究佛法》〈二、佛教之興起與東方印度〉 Y 16p93) 

 

 

心識與根身等有相依的關係,心識是不能獨存的;请教一下印順導師是如何解釋無色界的眾生的?

印順導師:
 
二、從衆生自體的有沒有色法──物質說,有二類:有色的,如欲界與色界的衆生。無色的,是無色界衆生。關於無色界,有說是沒有麤色,細色是有的。有說:細色也沒有,僅有心識的活動。三、從衆生的有沒有心識說,有三類:有想的,如人類及一般的天趣。無想的,這是外道無想定的果報,名無想天。這無想的衆生,有說:只是沒有麤顯的心識,微細的心識是有的。有的說:甚麽心識也不起。非想非非想的,是無色界非想非非想處的衆生。他實在是有想的,但印度某些宗教師,以為到達非想非非想處,就是涅槃解脫了。所以,佛法中稱之為非想非非想,即雖沒有麤想──非有想,但還有細想──非無想;還取著三界想,沒有能解脫呢!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1.《般若經講記》〈妙雲集總目次〉 Y 1p34)
 
印順導師:
 
六處受熏說:在『大毘婆沙論』中,與分別論者相近的譬喻師,「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定而無心者」。這是以為:三界有情,心與色都是不斷的。如依此而說種子所依,那當然是六處(有情自體)受熏了。如上座說:「是業煩惱所熏六處:感餘生果」。上座也說:「滅定中有心現行」。上座弟子大德也說:「滅盡定中意處不壞,由斯亦許有意識生
」。這是無心定有心的學派;
無色界是否有色?不詳。上座是六處受熏派,也就是色心受熏,後後色心相續而起。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36.《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第十一章  經部譬喻師的流行〉 Y 36p555~556) 
 
印順導師:
 
。。。譬喻師與分別論者一樣,「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定而無心者」。。佛經雖有無有無色界及無心定──無想定、滅盡定的名称,其實無色界是有色的,無心定是有心的。有情,是根身(色)與心的綜合,所以論到種子的所依與受熏,當然不只是色,不只是心,而是色根與心──六處受熏了。。。依有部的阿毘達磨說:無色界是無色的,無心定是沒有心的。依據這一見解,所以說:色根能為色法、心法種子的所依,心也能為心法及色法種子的所依。這樣,無心定以後,可以從依色根的心種子而起心法;無色界以後,也可以從依心的色種子而生色。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34.《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六章  大乘時代之聲聞學派〉 Y 34p228) 
 
印順導師:
 
如將禪境為天境,可說即從人間到天上,從天上轉回到人間來,依舊還是一個人,還是照樣乞衣乞食維持生存。但已經過一番改變,到底不同了:煩惱不起,無我解脫而教化人間。從此可見:後來佛教所謂的無色界,是在佛弟子的禪定境界上安立的。因佛教共認:修某種定,如不因之得解脫,將來可以感得某種定境的天報。佛弟子們既得此定,若不解脫,死後必定生到報得有這種定境的天上;定境有淺深,所生的天也就組織成四空處的高下次第了。
 
(摘自: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11.《性空學探源》〈第二章  阿含之空〉 Y 11p89) 
 

1阿含经是毫无疑问的圣典。但是如果只是一字不差的去解读阿含,那是错误的。阿含文字是有缺陷的,这不能不了解。我们为何不反观自己身心,以现实的态度去解读阿含,而不是只凭阿含文字来解读身心呢?

2阿含经文中,把识解做,眼识,耳识等,就是完全的误导。明确的讲,识就是心,心就是识。在文字上,眼识与识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只是文字上的。眼识,就是你看到的,无需更多解读,眼识与识没有根本的联系。识是心,眼识是我看到的,如此。

3成就者的不再生是色身的不再生,色身终有一死,所以也说,成就者不死。

不再生是就色而言。但心还在,从来就在。成就者,超越身的束缚,是心超越于色的束缚。这是我心的觉醒。

难道成就者的涅槃,真的是身心俱灭吗?

4那不是我的,这五个字,在南传经文中处处皆是。我们需要重新重视这个意义,这是佛说的核心。

 

请问下面这个“受、想、行、識”,是不是“识就是心,心就是识”?这里是不是又被错误解读了?是不是还应该说:“不再生是就色而言。但心还在,从来就在。成就者,超越身的束缚,是心超越于色的束缚。这是我心的觉醒。”。。。我所学有限,有不少困惑之处,不愿意和人争论,只是觉得楼主的见解还是可以作进一步的检讨。

北傳:雜阿含962經, 別譯雜阿含196經 南傳:中部72經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962.htm

 

。。。色已斷、已知;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分,於未來世永不復起。。。

 

。。。婆蹉!『命是一身體是另一』……(中略)婆蹉!『死後如來存在』……(中略)婆蹉!『死後如來不存在』……(中略)婆蹉!『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中略)婆蹉!『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是惡見。。。

 

。。。「婆蹉!這足以使你無知,這足以使你迷亂,婆蹉!此法是甚深的、難見的、難覺的、寂靜的、勝妙的、超越推論的、微妙的、被賢智者所體驗的,你以不同的見解、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喜好、不同的修行、不同的師承,是難了知的。 。。。

 

 

 

 

 

在南傳經文中處處皆是的,不只是「那不是我的」這五個字。

還有「我不是這個」和「這不是我的真我」,這都是經常一起出現的。

以識為我,就違反佛陀教導的「我不是這個」。

 

羽生說:「我是心,是識,這個我是自我之我。」「我心獨存。我心永恆。」今依 雜阿含289經 說:寧羽生於四大身繫我,不可於識繫我。

羽生學友的見解,似乎背離阿含聖教,依然在以識為我的我見之中,望羽生學友深入經藏明辨細審。

法友

 

佛說,無我,非我,對我的否定,是對婆邏門真我的否定,這是對那個時代梵我不二錯誤思想的糾正。

 

但非【梵我不二】的我猶在,這便是此心,此識,此個體之精神。此精神,此心,此識的解脫,並不歸於梵。

 

佛說之根本,並不在【非我】這個對外道的糾正。

 

佛說根本,在於,【色身不是我的身體】。【不是我的】才是佛說根本。

你的意思是你在【梵我不二】的我之外,另外又定義了一個非【梵我不二】的我?

所以佛陀教導的五蘊非我,是否定【梵我不二】的我,並不是你定義的非【梵我不二】的我?

所以你定義的非【梵我不二】的我是什麼呢?

或是你是直接定義非【梵我不二】的我就是心,那【色身不是我的身體】又是指哪一個我?

不管如何,佛說之根本,應該更不是在自行定義的我上面打轉吧。

自己定義一個我,然後討論這個我,這完全和阿含無關了。

1,我没有在别立,我只是就现实来讨论佛说。

2,对于佛陀,他确实是有对婆罗门『梵我不二』之『真我』的批判,但佛陀最关心的,佛说的要义,并不是『有没有我』或者『我是否存在』。

佛陀关心的是『那是不是我的』。

 

『那不是我的』在南传经文中比比皆是。以下两篇经文既有『无我』又有『不是我的』,那么这两篇都是合理的吗?还是说有一篇是后人的增补呢?

关于『那不是我的』这个句式,是值得所有研究者关心的。这是佛说之根本。

 

『anattā 非我』与 『anattaniya 不是我的』

 

相應部22相應68經/無我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那時,某位比丘……(中略)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請世尊簡要地教導我法,我聽聞世尊的法後,能住於獨處、隱退、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那就好了!」 

  「比丘!凡無我者,在那裡你應該捨斷欲。」 

  「已了知,世尊!已了知,善逝!」 

  「比丘!你如何依我簡要所說,了知詳細的義理呢?」 

  「大德!色是無我,在那裡我應該捨斷欲;受……想……行……識是無我,在那裡我應該捨斷欲,大德!我這樣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 

  「比丘!好!好!比丘!你了知我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好! 

  比丘!色是無我,在那裡你應該捨斷欲;受……想……行……識是無我,在那裡你應該捨斷欲,比丘!應該這樣看見我這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 

  ……(中略)那位比丘成為眾阿羅漢之一。 

 

相應部22相應69經/非我的經(蘊相應/蘊篇/修多羅)(莊春江譯) 

  起源於舍衛城。 

  那時,某位比丘……(中略)在一旁坐好後,那位比丘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請世尊簡要地教導我法……(中略)那就好了!」 

  「比丘!凡不是我的者,在那裡你應該捨斷欲。」 

  「已了知,世尊!已了知,善逝!」 

  「比丘!你如何依我簡要所說,了知詳細的義理呢?」 

  「大德!色不是我的,在那裡我應該捨斷欲;受……想……行……識不是我的,在那裡我應該捨斷欲,大德!我這樣了知這世尊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 

  「比丘!好!好!比丘!你了知我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好! 

  比丘!色不是我的,在那裡你應該捨斷欲;受……想……行……識不是我的,在那裡你應該捨斷欲,比丘!應該這樣看見我這簡要所說的詳細義理。」 

  ……(中略)那位比丘成為眾阿羅漢之一。

佛说的要义,并不是『有没有我』或者『我是否存在』???

佛陀关心的是『那是不是我的』???

 

以上只是羽生自己的解讀吧?

在南傳經文中「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幾乎是經常一起出現的。

在北傳阿含經「非我、非我所、不相在」也是經常一起被教導的。

何來所謂只關心非我所,而不關心非我呢?

不要片面解讀經文,也不要刻意忽略和自己看法相左的教導,那只會造成錯誤的理解,竟然把佛陀教導無我的阿含經,卻解說成有我的存在,遠離三法印「諸法無我」的根本教誨了,這已經不是佛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