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如何結合禪修引導修行人走向解脫的境界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想學中觀的「修行 」

在大乘三系中,中觀大乘被印順導師視為究竟第一義。談到修行,不少人也以為中觀只是高明的理論而已,不知中觀如何修?就算我理解緣起性空是佛法的最究竟義,就算我知道菩薩這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性」。印順導師曾寫到「教證得增上,自他咸喜悅」,印順導師仍是重視「伏斷煩惱」的「現量體驗」,所以,我想請問,中觀到底是如何修行?我承認布施、持戒……等也是修行,但我主要是想知道中觀如何結合禪修引導修行人走向解脫的境界???我希望學到的中觀除了在理論上能破一切邪見之外,也希望知道中觀如何結合禪修,引導修行人走向解脫的境界,擁有「伏斷煩惱」的「現量體驗」。

可否請版主以重點簡短提示???

中觀是阿含的通論

中道依空而開顯,空依緣起而成立。依緣起無自性明空,無自性即是緣起;從空無自性中洞達緣起,就是正見了緣起的中道。

唯神、唯我、唯理、唯心,這些,都根源於錯覺──自性見的不同構想,本質並沒有差別。緣起無我(空)的中觀,徹底否定這些,這才悟了一切是相對的,依存的,流變的存在。相對的存在──假有,為人類所能經驗到的,極無自性而宛然現前的不能想像有什麼實體,但也不能抹煞這現實的一切。

不一不異,不常不斷,與不有不無一樣,都是依於緣起而開顯的不落二邊的中道。。。

真俗無礙,可從解行兩方面說:解即俗事與真理,是怎樣的即俗而恒真,又真而不礙俗。行即事行與理證,怎樣的依世間福智事行的進修而能悟入真性,契入真性而能不廢世間的福智事行。無論是理論、實踐,都要貫徹真俗而不相礙。。。

請參考 印順導師“中觀今論” http://yinshun-edu.org.tw/zh-hant/Master_yinshun/y09_01

————————————

“在修行上若有了障礙,一定是觀念上有了差錯。”以至於境界上也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修行猶如破竹,初節最難破,這裡初節就是指“對佛法認知的偏差”學中觀的可以避免“修行陷入泥沼”。尤其到了無色界非想非非想定,猶如“心如牆壁”但此非究竟。在這個當下“中觀”的理論就起到作用,而“中道”就只有一念之差。。

末學愚見!眾師兄斧正。

 

人生目標--千諾

網上找到體方法師的“怎樣用中觀法門,來指導我們禪修?”,或許也可以作為參考。

 

大德提問 我希望學到的中觀除了在理論上能破一切邪見之外,也希望知道中觀如何結合禪修,引導修行人走向解脫的境界,擁有「伏斷煩惱」的「現量體驗」。

其實法有一些是理悟,另一些是實修,如去除執著,理上是講明白空性,修行就要從放下多布施開始。如中觀,是離兩邊的理法,理上明白了,但習氣沒有除去,還是會走偏激。那中觀理念是否可實踐化,例如某事上的偏激,我們可以找到方法(中道的方式) 暫時把它伏止,但這個積習若沒有根除,它就會轉換一個形式再出現。我們只是事上行了中的方式,事實並沒有真正明白中道。而實踐上借靠禪法讓我們觀察的就是這個習氣。要根除那個習氣,觀察時還先須要正確的知見,才能明白習氣的不善而把它根除,這個正見就是來自對中觀理念的正確理解。

中觀實修如下

正念曾習緣,令心不餘散,明記不忘念,安住而明顯。

聖說是所緣,能淨惑障者,或順於正理,能向於出離。

然後是修止觀

自性如何有?

諸法因緣生,緣生無性空;空故不生滅,常住寂靜相。

法不自他生,不共不無因;觀是法空性,一切本不生。

(《成佛之道》,pp.14-15)

修習中觀行,無自性分別。以無性正見,觀察及安住。

止觀互相應,善入於寂滅。善哉真般若!善哉真解脫!」

(《成佛之道》,p.15)

奇怪。

大家都看不懂導師著作的用心?

導師都在教導大家修行。為了讓大家修行而著作的啊。

導師的著作就都是在講修行的問題。如何修行,要經歷何者。以何方法修行。

不是「光看」、或是「光坐著幻想中道實相」。是要經由聞思修證的歷程。

都是在講要藉由聞思修證、戒定慧、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這些不全都是中觀如實修行。

不知道的人都以為導師在研究佛學?如很多禪者、死念佛者。

導師是有修有證的學佛人、佛教徒,不是一般學者。

有興趣可以看看本網上105年得獎的拙著。

林文亮

「佛法的修學,就是要從現實世間(俗諦)的正觀中,發見其錯誤,不實在,去妄顯真,深入到世間真相的體現。這究竟真相,名為勝義諦,因為是特殊體驗的境地,而是聖者所公認的。般若,般若的修習,就是達成:依俗諦而見真諦,由虛妄而見真實,從凡入聖的法門。」(《成佛之道》,pp.331-332)

這不都是「導師」殷殷囑咐「佛陀本懷」?

知否

林文亮

大德提及

「佛法的修學,就是要從現實世間(俗諦)的正觀中,發見其錯誤,不實在,去妄顯真,深入到世間真相的體現。這究竟8真相,名為勝義諦,因為是特殊體驗的境地,而是聖者所公認的。般若,般若的修習,就是達成:依俗諦而見真諦,由虛妄而見真實,從凡入聖的法門。」(《成佛之道》,pp.331-332)

這不都是「導師」殷殷囑咐「佛陀本懷」?

回答 末學補充一下。由世間法而成就出世間法。當放下世間執著,同時要放下佛法,我們會發現真俗不二,凡聖不二。我們將見到空的本質。

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不再錯誤而已。

「放下」錯誤、佛法,也是多餘。

林文亮

大德提及

發現錯誤,改正錯誤,不再錯誤而已。

「放下」錯誤、佛法,也是多餘。

回答 放下本身也是一個手段,作為手段就有機會執著。所以不是放下的問題,而是還有執著的習氣未除,而污染了手段。所以完全放下,不是否定的極致,而是包容的極致。我們可以繼續如常生活,而當中不會有執著而已。

「如常」生活,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回復正常。

中觀就是讓我們回復正常。

林文亮

大德提及

「如常」生活,就是修行。

修行就是回復正常。

中觀就是讓我們回復正常。

回答 同意,而中觀的中,含意很深,字面表述是一個静態二分當中的中,而中觀義所表述是一個動態流動的平衡概念(常) ,而不是固定的某一點。

一、中觀勝義禪

「佛為刪陀迦旃延,說過不落有無二邊的緣起中道。迦旃延是不著一切相,而深入「勝義禪」的大師。大乘龍樹的《中觀論》、彌勒的《瑜伽師地論》,都引證這《阿含經》的教授,來說明諸法的真實相。所以這一教授,在抉擇佛法的緣起正見中,有著無比的重要性。佛對迦旃延說:「世人顛倒,依於二邊,若有若無」。佛的聖弟子呢?「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成佛之道》,p.211)

二、分析要義

(一)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實)無見。

(二)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實)有見。

三、觀法

如實正觀。及因緣觀、緣起正觀。

四、觀之對象

「世間」。

五、觀之內容

「世間」之『集、滅』。

中論共27品,導師不就是分為觀「苦、集、滅、道」。即是觀世間、出世間一切皆緣起,一切皆空。

六、觀之成果

有空再寫。

 

林文亮

回答 末學所理解如實觀,是指對對象了解得清晰,而中觀是指自己的立場或者想法是否客觀或中立。

人者,您還沒能確實知道「中道」、「中觀」、「如實觀」及「空」喔。不是什麼「如實觀是對象了解得清晰,而中觀是指自己的立場或者想法是否客觀或中立」云云。

而「如實觀」「中觀」是如實見到諸法實相。

是順著佛說的「緣起法」,見到諸法「不常不斷、不一不異」,順得一切法「無生無滅」,無自性的真實相。

「實相無相,無所不相」。

所以導師偈說「諸法從緣起,緣起無性空,空故從緣起,一切法成立」。這是中觀要義也是全義。

林文亮

同意。大德,我確實沒有弄清其中分別。我講一下我的體會,中道觀是用中道觀察現象。如實觀是如實把握對象的原來面目的觀察方法。問題從緣起入中道,可以見諸法實相。卻沒有在手段上帶出中與兩邊的處理,我覺得用離兩邊的執著表述中道觀的方法較合於中道的意含。請指正。

回答 補充一下。我明白緣起性空,或以八不中道所表述的正確性,但於實際解決方法上,例如講長短,大小,或心性善惡兩邊的問題處理。用緣起來處理,答案都只會是同一空性的解釋,在進入這唯一答法之前,應該有得出狹義上,在不同範圍裡存在的中道答案。而我所講流動性的平衡,就是建立在實際應用上,從主體與客體真實的互動上,找到真實的範圍和中間的答案。而在這前提下,答案都應該不完全相同。

  • 一、中觀有兩條路。
  • (一)漸入

由無常入無我,無我入涅槃。

「無常想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依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 (二)直入
  • 1.無常入                           無願、無作門[1]       空
  • 2.無我入                           空門                           空
  • 3.從空(無生、涅槃)入       無相門                       空
  • 二、中觀之原理

(一)中道緣起,離兩邊。

離極端的兩邊。主要是(眾生實有)的生滅(有無)、常斷、一異、來去。

(二)兩邊

兩邊不只心經三對六不;中論的四對八不。凡是有「???」[2](留著做疑團,供養大眾,這是個人教學習慣)的執著,就會黏到這兩端(極端)的邊執見上去。

  • (三)這邊執見是錯誤的、不能如實存在的

這種錯見,是不能在這世間、出世間存在(存有)的「觀念、意思或東西」。連「一丁點」「實在」都沒有的「觀念、意思或東西」。這「觀念、意思或東西」一點「實在性」都沒有。然而,它卻成為人類有情牢不可破的觀念、「執見」(我執、法執)。這就成為「見惑」,是人類的「無始無明」之一(這一句解說無把握)。也終於帶領人類上天下地六道輪轉不已。這是生死根源。

(四)知敵後破敵

      先能確信、確知、確見這樣的「錯誤」,這就是「中觀」要破(「不」)的「東  西」(對象)。而且要一破再破,直到無一絲一毫剩餘,最後,連破的觀念也不存。

(五)確定好「對象」(敵人),就一破到底

          這就是「明」,破見惑。知道錯誤,就能扭轉錯誤,如「明」了,燈亮了,不再「觀念」錯誤。如知道抽煙有害健康,能確知確信;如知道病毒引發肺炎。

          有說「見惑頓斷如破石」。

    (六)修惑漸斷

          觀念上知道錯誤,這個比較容易。但是,要在世間日常生活中,把這錯誤「觀念」引生的身語意行為習慣一一改正,這就需要時間、事相的一一磨練。如戒煙。

          所以說「思惑漸斷如藕絲」。

  • 三、所以我最近才會提問

「見惑」含攝在「無明」之中;「其餘的無明」與「愛取有」支,則與「思惑」的內容大致相當?

  • 四、您的體會還能再更深入「空、空因緣、空義」的探究理解。[3]

「長」,有實在的「長」?「小」,沒有更小?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夸克…………?「始」,世間開始於此。但「此始」之前是什麼?「宇宙」的「邊際在此」,「邊際之外」是什麼?基督教的「第一因」?有「因」就永遠沒有「第一」;說「第一」就不是因,是創造。創造是反因緣的。所以,講「第一因」本身就是一個不能成立的矛盾詞。

  • 五、本題提問者也應該更深入把握「佛何以說空、中道、緣起。」,確實知道中論,緣起性空,就不會再問要如何學習運用中觀禪觀,「俘煩惱」「斷惑證真」?
  • 六、聞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入法,入法才能法隨法行。能法隨法行,才能「截斷要津,破網而游」。(導師就是把身心都安放在佛法之人)
  •  


[1]這三門配對是依導師之見。

[2]「???」,這個深切知瞭把握了,見道也就近了。這就是導師苦口婆心寫這麼多的原因。我看導師的書,寫來講去,不都是在幫我們看清、釐清、澄清「這個???」。

[3]建議多聞多思考多體會多實踐導師的書。

林文亮

謝謝回覆。我想先處理某些概念的共識。中道觀側重在見諸法空性(目的) ,還是以見諸法空性來處理離兩邊與中道之間的問題。前者終點是空性的了悟,若後者要以回歸處理世間法的問題解答。例如以長短為例,空是沒有作答什麼是中。用流動平衡的中來解釋,這個中不屬於長或短的任何一點(静態) ,但同時不離開這個長短的範圍,而是在這個範圍內不斷流動。

  1. 佛法(大小乘)都是在處理世間法之問題。離開世間法還能有什麼?有的只是神和幻想。
  2. 「中」,不是什麼「流動平衡」,在長短、胖瘦、空有間「流動平衡」,也不是什麼「不屬於長或短的任何一點(静態) ,但同時不離開這個長短的範圍,而是在這個範圍內不斷流動」。您是在哪裡、依據什麼體會到這觀念?
  3. 您還是在「相對的」世間中幻想有個「中」「實相」「中觀」「如實觀」,又去幻想甚麼是「空、中、實相」云云。
  4. 「中」不是在「長短」中間,或來回擺盪。是「離」「『實有』的長、短」,這就叫「中」。
  5. 您先去導師的書(起碼先看十遍中觀今論、十遍中觀論頌講記),真正了解什麼是「中」、「空」。還有上面問的問題,『???』是什麼?另,順便先了解月稱說的「有」、「有性」、「無」、「無性」。
  6. 佛法的「出世間」是依「世間」而「有」的。
  7. 佛法的「空」、「中」,也是在解釋這世間的「有」(存在)的。
  8. 只是眾生錯見;聖弟子如實正見。
  9. 並不是在「世間」「有」以外,有個「出世間」「空」。0.
  10. 路人開頭說「我想先處理某些概念的共識」?

聖弟子與眾生在正見上是沒有一絲「概念上的共識」的。

即便是對世間一切的一切,長短、生滅、有無、一異、財富、名利、地位、美色、豪宅、學識,,,,,,都有著根本上認識的不同,也因此有著方法與結論的不同,所以很難相議論。

林文亮

大德提及

佛法(大小乘)都是在處理世間法之問題。離開世間法還能有什麼?有的只是神和幻想。

回答 同意。問題是空性如何處理世間法?我認為八不就是連接空與有的橋樑,但八不是緣起的應用,而不是緣起本身,而緣起性空不會直接等於中道。亦不為解釋中道而立。這是我的體會。

「中」,不是什麼「流動平衡」,在長短、胖瘦、空有間「流動平衡」,也不是什麼「不屬於長或短的任何一點(静態) ,但同時不離開這個長短的範圍,而是在這個範圍內不斷流動」。您是在哪裡、依據什麼體會到這觀念?

回答 非A 非非A。
我理解諸法不一,不異時,不異我不解成等於一。因為這等於說它相同又不相同。所以把不異解成非(非一) 。不是這個(長短) ,但又不屬於這個之外。這是我理論依據的原點。

回答 補充一下。聖弟子與眾生在見的距離來自對空性覺悟的差距。所以出世間的答案應該存在唯一。而凡夫的解答則會是千差萬別。
這裡舉例說明。佛陀在修行方式的選擇,用琴弦的不鬆不緊,表述了對中的處理。含有適中的意思,這個適中近於中庸的中的解釋。而時代轉變,這個中的標準會跟住轉變,所以涉及時間的對像都包括這種流動性,對於這種存在於諸法的無常(變動性), 空性的覺悟讓我們不會執著某個答案的永恆不變。

1.請問什麼是「A」?

2.又為何要「非A 非非A」。這是中庸?邏輯學?它的「原型」是什麼?

  中論裡有「離四句,絕百非」,為何要「生無生五句皆遣」?

  依您所述,恐須絕百非喔。

3.中道絕非中庸,兩者有天壤之別。

中庸是孔子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世間法。中道是即世間而能出世間;出世間又能即世間

4.中道、空、緣起,佛說為一義。

「「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迴諍論》)!」(《中觀今論》,p.1

5.您是學理工還是哲學的嗎?

林文亮

大德提及

1.請問什麼是「A」?

2.又為何要「非A 非非A」。這是中庸?邏輯學?它的「原型」是什麼?

  中論裡有「離四句,絕百非」,為何要「生無生五句皆遣」?

  依您所述,恐須絕百非喔。

3.中道絕非中庸,兩者有天壤之別。

中庸是孔子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世間法。中道是即世間而能出世間;出世間又能即世間。

4.中道、空、緣起,佛說為一義。

「「佛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佛世尊,無比最勝說」(《迴諍論》)!」(《中觀今論》,p.1

5.您是學理工還是哲學的嗎

回答 我是業餘程度,請多指正。

大概解釋。中庸,中道及常理之意。喜怒哀樂之未發為之中。主旨為修心養性之用(世間法)。 而中道觀是更深入留意現象(諸法) 本質的空性部份,儒家在這方面確未有觸及。

我查了一下四句意含。其中相符非A非非A的格式。同第四句。為何中論要提出離四句,絕百非。學人常以四句法之格式來解釋各種義理。例如一異四句,一,異,亦一亦異,非一非異等,而百非是指否定包括一切有無等概念的真實性。所以中論針對空性的意含是超越這些句法的範圍。而我未有用來處理對空的解釋上。

末學嘗試理解生滅即不生不滅意含時,推論到以下部份

諸法生滅不住,即是無自性,無自性即無生無滅,所以生滅的本性即是不生不滅的,這即是不生不滅的緣起。

問題是諸法生滅是指什麼在生滅?生滅中如何推出諸法無自性?

1.「『生滅』與『不生不滅』其實是一」

在這裡,邏輯止步,科學無法算計,哲學思考無路,四禪八定、非想非非想也進不了。唯體悟方之。

2.佛在此處說法,度眾生迷惑。

有『A』才有『非A』『非非A』『非非非….』,不論多少非,A還是A;有A就有B、C….,這些都還是二邊見。但是已經到了山下,面對著一扇無門的大門。

3.無門的大門

「此門高萬仞入雲,鳥都飛不過。沒個下手處,上面澆滿油,蒼蠅都立不住。悟道從此處入」(學長黃忠正教授在79年時如此形容)。大多數的學佛者最後都陣亡在門前。越(躍)過去,就是英雄好漢(入聖流)。

4.唯有一乘道

三學八正道,能入涅槃城。

5.八正中道

八正中道就是中論的修行方法。從止到觀都不離此。

6.答案前都已經說過

導師的著作說來說去都在講這個問題。或說三(印)或說一(印),說有廣略。龍樹如此,佛陀亦然。(呼應2.佛的說法)

7.若還不會

把成佛之道偈頌、中觀論頌每天誦讀兩遍,經一、二年,詳知其義,必定赫然實相現前,不假他求。

林文亮

大德提及

1.「『生滅』與『不生不滅』其實是一」

在這裡,邏輯止步,科學無法算計,哲學思考無路,四禪八定、非想非非想也進不了。唯體悟方之。

回答 我的想法不是指接受不接受,而是如何解釋出來,以前見過類似格式表述的佛法,例如椅是枱。即A是B的格式。是指木的性質相同。但它又以A不是B的格式出現。就是相上椅和枱不一樣。例如同時寫就是亦A是B, 亦A不是B。但其實它是比較了兩個部份。所以四句裡表述邏輯止步的問題,用第三句解釋。這時是指比較同一對象的同一部份。所以枱是枱,但同時枱不是枱。亦A是A, 亦A不是A。為何正確,因為有時間性在裡面,第一句是指時間相續上,是同一張枱在變動,它沒有變成其他物象。第二句是指這張枱同前一個時間的自己比較,是已經不一樣,所以諸法是屬於相續生滅,而當中自性(枱的性質), 存在但會轉變,即無恆常自性。講到這裡,請指正。

補充 所以生滅與不生不滅是一。首先它可能是指同一對象不同部份,它亦可以是指同一對象的同一部份。意思是諸法生滅是指什麼,它的不生不滅又是指什麼,是相同部份還是不同部份同一。

導師說「《增一阿含》中到處可見到,如〈利養品〉云:
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法法相亂,法法自息,法能生法,法能滅法,……一切所有皆歸於空。……法法相亂,法法自定。
這是對緣起因果法的生、滅、動、靜,給予直覺的觀察;意義深長,很值得注意。存在,是緣起法的相依相待;因果法的生滅動靜,都是自他兩面的。
1.一面看,法法是相動相亂的,沒有他法,自己不會動亂起來;就是要靜止,也是有他法給予力量的,故是相靜相止。
2.另一方面看,又是不相動亂的,法法各住自性,靜止在自位上,互相動亂不到的。
一面是自動自靜,一面又是他動他靜,最好舉個例子來說。如三枝槍,交叉架立著,一面看,三枝槍各有一分力量,才互相依倚架立起。另一面看,這枝槍還是這枝槍,那枝槍還是那枝槍,力量對消,各不相犯,還是各住本位各持自體的。
因為
1.從緣起法的相互關涉,與法法的相續保持自身的傳統性,法爾是有這兩面性的。
2.動靜如是,生滅也如是;法法各住自性,不涉於他,所以是自生自滅;但離開了他法因緣,卻又不能生不能滅,故又是他生他滅。
小結、
這不是詭辯,緣起法的面面觀,確是如此。
甲說、有部說,法的自體有作用;
乙說、經部說,用是緣起和合的,但有因果,實無作用;
丙說、現在《增一阿含》的思想,是綜合而超越了他。法法一面相互依待,一面又是各各獨立。
這從緣起以顯示諸法的各獨與相待二性,是從直觀中去體認事事物物的緣起網的自他無礙,動靜無礙,生滅無礙,緣起大用宛然,而當體的實動實靜實生實滅又了不可得;這是極其深刻的真理。就是後代賢首家六相十玄的事事無礙法界觀,也可說與此有關。」(《性空學探源》,pp.250-251)

林文亮

大德提及

2.佛在此處說法,度眾生迷惑。

有『A』才有『非A』『非非A』『非非非….』,不論多少非,A還是A;有A就有B、C….,這些都還是二邊見。但是已經到了山下,面對著一扇無門的大門。

回答 其實表述的是同一個A。因為在相對的世界裡,就會生出很多名相(假名),由眾生視點出發,空是起點,無是指無概念,是空有的連接,是無(無A),這時概念A未存在。到概念A存在,是無A。到相上A存在,是同一,這個A是恒一相同。到相續變動的A,是非A,同時是非(非A) 即是不一不異。眾生於中起分別,就出現了B, C, D...等名相。

大德提及

小結、

這不是詭辯,緣起法的面面觀,確是如此。

甲說、有部說,法的自體有作用;

乙說、經部說,用是緣起和合的,但有因果,實無作用;

丙說、現在《增一阿含》的思想,是綜合而超越了他。法法一面相互依待,一面又是各各獨立。

這從緣起以顯示諸法的各獨與相待二性,是從直觀中去體認事事物物的緣起網的自他無礙,動靜無礙,生滅無礙,緣起大用宛然,而當體的實動實靜實生實滅又了不可得;這是極其深刻的真理。就是後代賢首家六相十玄的事事無礙法界觀,也可說與此有關。」(《性空學探源》,pp.250-251)

回答 老師引述導師之言,體會這個比較不容易,法與法各各獨立,緣於相分別,相互依待,就是指諸法作用上的互動性,自法作用於他法,例如椅,坐的作用緣於人而非他。而講因果中無作用的意思,要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