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 無漏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Tom

 

若是聖者有依世俗名言而假立的相, 就算是有漏. 那麼感覺不到任何的相是不是就算無漏?若是這樣, 這與草木有何差別? 一切聖者修行的成果就只是把自己變成植物人?  有漏無漏的重點應該不是有沒有建立依世俗名言而假立的相, 而是所見(或是所建立) 的相是否會造成有漏的結果.

 

問:有漏,無漏,其義云何?答:若法,能長養諸有,攝益諸有,任持諸有;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復次若法,能令諸有相續,生老病死,流轉不絕;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復次若法,是趣苦集行,及是趣諸有世間生老病死行;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復次若法,是有身見事,苦集諦攝;是有漏義。與此相違,是無漏義。復次若法,能令諸漏增長;是有漏義。若法,能令諸漏損減;是無漏義。尊者世友,作如是說:有漏相者:從漏生相,是有漏相。能生漏相。是有漏相。無漏相者:與此相違。大德說曰:若離此事,諸漏不有;應知此事,是有漏相。若離此事,諸漏得有;應知此事,是無漏相。尊者覺天,作如是說。若法,是漏生長依處;是有漏相。與此相違,是無漏相。

- 大毗婆沙論七十六卷

 

我本無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樂彼,不求彼,不應住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無明漏心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彼如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處、命存。若有疲勞,因欲漏故,我無是也。若有疲勞,因有漏、無明漏故,我亦無是。唯有疲勞,因此我身六處、命存故。若彼中無者,以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不顛倒也,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

- 中阿含190經(小空經)

 

 

有漏、烦恼 的确切定义是什么?或者原始定义是什么?这是讨论与此相关问题的首要前提。但佛教中对诸如此类术语的定义似乎难以有确切定义,但愿有贤者在深入研究教典的基础上能给以明确的阐释和界定,这对于弘扬佛法来说,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以下所附的電子郵件,是個人請問福嚴佛學院院長厚觀法師,院長的答覆,提供給劉永恩法友參考(在佛法的討論中,引用經論依據是很重要的)!

From:

Sent:Wednesday, April 18, 2012 11:23 AM

To:

Subject:有關「有漏、無漏」的定義

 院長好:

大陸這位劉永恩居士又提問【有漏、煩惱 的確切定義是什麼?....這對於弘揚佛法來說,是非常迫切的事情】(如下),這倒也在理。但我更擔心的是:如果「有漏」沒有明確的定義,對於初學者將無所適從

「部派佛教」是論義特為發達的時代,處理的問題也極為微細(但有些論題,似對眾生煩惱之消除,饒益不大),請問院長:據「阿含經」所揭示,「有漏的定義」,其重點應是「凡夫生死輪迴的煩惱」,這在「部派佛教」似無爭議吧?!

 敬祝  法安

勝強頂禮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To:

Sent:Wednesday, April 18, 2012 12:50 PM

Subject:Re: 有關「有漏、無漏」的定義

 呂老師道鑑:

如依阿含經對有漏、無漏的定義,如您所說,部派佛教也是共許的

 

一、《雜阿含經》卷8(229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

云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CBETA, T02, no. 99, p. 56, a9-16)

 

二、《雜阿含經》卷43(1176經):

爾時,大目揵連語諸比丘:「佛所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清白梵行。我今當說漏、不漏法,汝等諦聽!云何為漏法?愚癡無聞凡夫眼見色已,於可念色而起樂著,不可念色而起憎惡,不住身念處,於心解脫、慧解脫無少分智,而起種種惡不善法,不無餘滅,不無餘永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比丘!如是者,天魔波旬往詣其所,伺其虛短,於其眼色,即得其闕;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即得其闕。

譬如枯乾草積,四方火起,尋時即燒。如是,比丘!於其眼色,天魔波旬即得其闕。如是,比丘!不勝於色,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受制於法,不能勝法,不勝色,不勝聲、香、味、觸、法,亦復不勝意不善法、諸煩惱熾然苦報,及未來世生、老、病、死。諸尊!我從世尊親受於此諸有漏法,是名有漏法經。

 

云何無漏法經?多聞聖弟子眼見色,於可念色不起樂著,不可念色不起憎惡,繫念而住,無量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於彼已起惡不善法無餘滅盡;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如是像類比丘,弊魔波旬往詣其所,於其眼色伺求其短,不得其短;於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伺求其短,不得其短。譬如樓閣,墻壁牢固,窓戶重閉,埿塗厚密,四方火起,不能燒然。斯等比丘亦復如是,弊魔波旬往詣其所,伺求其短,不得其短。如是比丘能勝彼色,不為彼色之所勝也;勝於聲、香、味、觸、法,不為彼法之所勝也。若勝於色,勝於聲、香、味、觸、法已,亦復勝於惡不善法、煩惱熾燃苦報,及未來世生、老、病、死。我親從世尊面受此法,是名無漏法經。」」(CBETA, T02, no. 99, p. 316, b11-c13)

 

三、《長阿含經》卷5(典尊經):「我所說法弟子受行者,捨有漏成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身作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受有。其次,行淺者斷五下結,即於天上而般涅槃,不復還此。其次,三結盡,薄婬、怒、癡,一來世間而般涅槃;其次,斷三結,得須陀洹,不墮惡道,極七往返,必得涅槃。般遮翼!我諸弟子不疑出家,有果報,有教誡,究竟道法,究竟梵行,究竟安隱,終歸滅度。」」(CBETA, T01, no. 1, p. 34, a23-b2)

 

四、《增壹阿含經》卷22〈30 須陀品〉: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快說此義,有常色、無常色,此義若干,非一義也。云何,須陀!有漏義、無漏義,為是一義?為若干義乎?」

須陀沙彌對曰:「有漏義、無漏義是若干,非一義也。所以然者,有漏義,是生死結使;無漏義者,是涅槃之法。以是之故,義有若干,非一義也。」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須陀!如汝所言,有漏是生死,無漏是涅槃。」」(CBETA, T02, no. 125, p. 659, a16-23)


祝輕安法喜

厚觀合十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谢谢上来诸位老师的悉心探讨,对于什么是有漏法和无漏法,我目前理解如下:

一、先引杂阿含中之两经来看

1、雜阿含經卷8(229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有漏、無漏法

云何有漏法?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世俗者,是名有漏法。

云何無漏法?謂出世間意,若法、若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出世間者,是名無漏法。」

2、雜阿含56經[正聞本168經/佛光本102經]  
  我今当说有漏.无漏法。若色有漏是取。彼色能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有漏是取。彼识能生爱.恚。是名有漏法。

      云何无漏法。诸所有色无漏非受。彼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彼色不生爱.恚。如是受.想.行.识。无漏非受。彼识若过去.未来.现在。不生贪.恚。是名无漏法。

      从56经来看:同一个五蕴,对此若起贪爱等烦恼,则名为有漏法,对此若不起贪爱等烦恼,则名为无漏法,这可见,五蕴本身,似乎无所谓有漏与否,有漏与否的关键,在于众生对此有无贪爱。     

      从229经来看:本经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来分判有漏法和无漏法,有漏法就是有贪爱的一切法(五蕴六处等),即世间法,而无漏法则是无贪爱的心识法(不包括眼耳鼻舌身等)。本经与56经大体意思相同,不同的只是,本经把无漏法限定在心法范围内,漏的意义就是烦恼,而烦恼只是就心法而言。本经对于无漏法的定义,似乎更为妥当。

     诸位老师所引阿含经文对此的论述,似乎不出以上两经之义。

二、再引导师讲记中两处来看:

     1、《宝积经讲记》:漏是烦恼的别名能起烦恼,能增益烦恼的,叫有漏法。如不能增益烦恼的,名无漏法。 2、《大乘廣五蘊論講記》(印順文教基金會 ~西元二0一一年六月 初版): 下面有漏無漏分別。有漏、無漏,我們佛教徒時常講,其實,很難講。照名字上講,「漏」,就是煩惱,經上講有煩惱就是「有漏」,沒有煩惱就是「無漏」,比方一個人沒有煩惱了,那他就無漏了。說是這麼說,再仔細想一想看,比方釋迦牟尼佛、阿羅漢,都沒有煩惱了,那他們的手、眼睛、耳朵、鼻子、大便、小便這許多,是有漏?是無漏?還是有漏的。這個,部派裡面就分了,有的說「佛身無漏」,有的像說一切有部這一類講人間的佛教的,說佛的身體是有漏的。無漏,是心理上煩惱沒有了,因此可以究竟解脫,這叫無漏;身體是業報所感的,還是有漏的。

 

下面講有漏的定義,「謂於是處煩惱起故、現所行處故。」就是對於這一個地方,可以起煩惱的,這個就是有漏法。如果是無漏法,不可能在這個上面起煩惱。「現所行處故」,就是成為煩惱現起來所行的境界,這不是說自己起煩惱。戒律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出去了,有個人帶了一個很美的女兒出來,她對佛生起一種愛欲的欲念來了。依這一個故事來講,佛的三十二相相好莊嚴,但還是有漏法。怎麼說呢?因為別人可以在這個身體上起煩惱,這個就是有漏,不是說自己心裡有沒有漏;像阿羅漢,都是這樣的。我們的這個身體,是前生業報所感的有漏之法,在阿毘達磨論師來看,佛也不例外,都是一回事。比方提婆達多,假使看到了佛的話,看到了就渾身煩惱,看到了就恨、就氣,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看到了佛表現在外面的形態,他會起煩惱的,可見得這還是有漏法。不但起,而且還會增長煩惱;這裡是這樣子說,有的真正嚴格的講,叫做「隨增煩惱」。

 

真正的無漏法,比方說涅槃、無漏的戒定慧、五分法身之類,別人不可能在這上面起煩惱。涅槃,不引起人家煩惱的。這個地方講的,是這樣子的定義。不要以為我目前沒有煩惱,好像我什麼都沒有煩惱了,也不對,身體是業報所感,還是有漏的。

 

因此,幾個是有漏?「謂十五界及後三少分。」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眼識、耳識、鼻識、舌眼、身識,這「十五界」都是有漏的。「後三少分」,有漏的意界,有漏的意識界,法界當中像不相應行法、煩惱心心所法這一部分,都是有漏的。十五界是有漏法,後面這三種,一部分是有漏,一部分是無漏。所以,「幾無漏?謂後三少分。」幾個是無漏呢?就是十八界中意界、意識界、法界這三種界中有一部分是無漏的。

 

比方意識,我們的意識是有漏的,但是聖者他可以起無漏的意識,所以,聖者可以分別一切法。不要誤聽「無分別」,無分別是一種不正確的分別,甚至佛也還會分別一切法,像佛的一切種智,一切法無所不知的。當然,後來大乘法不是這樣講,而現在我們講的這許多阿毘達磨,都是從《阿含》、戒律來的。

 

法界裡面,無為法都是無漏的。在法界的心所法裡面,善心所法及遍行、別境裡面的一部分,都可以歸成無漏法;煩惱、隨眠這許多,則都是有漏的。真正分別有漏、無漏,是這樣子來分別的。  在《宝积经讲记》讲记中讲的,与《大毗婆沙论》相合。在阐释世亲《大乘广五蕴论》中,无漏法仅是指心法中的一部分,即阿罗汉以上圣者的心法,除此以外的,都是有漏法,这和杂阿含229经相合。 我最后理解,既然漏的意义是指烦恼,而烦恼只是心法而并非色法,有漏法与无漏法的定义理应只就众生主体心识的有无烦恼而论,也许,佛教在发展中,用运有漏无漏太多了,不免扩大了本义,因此有了不必要的延伸吧?

二、再引导师讲记中两处来看:

1、《宝积经讲记》:

         漏是烦恼的别名能起烦恼,能增益烦恼的,叫有漏法。如不能增益烦恼的,名无漏法

2、《大乘廣五蘊論講記》(印順文教基金會 ~西元二0一一年六月 初版):

       下面有漏無漏分別。有漏、無漏,我們佛教徒時常講,其實,很難講。照名字上講,「漏」,就是煩惱,經上講有煩惱就是「有漏」,沒有煩惱就是「無漏」,比方一個人沒有煩惱了,那他就無漏了。說是這麼說,再仔細想一想看,比方釋迦牟尼佛、阿羅漢,都沒有煩惱了,那他們的手、眼睛、耳朵、鼻子、大便、小便這許多,是有漏?是無漏?還是有漏的。這個,部派裡面就分了,有的說「佛身無漏」,有的像說一切有部這一類講人間的佛教的,說佛的身體是有漏的。無漏,是心理上煩惱沒有了,因此可以究竟解脫,這叫無漏;身體是業報所感的,還是有漏的。下面講有漏的定義,「謂於是處煩惱起故、現所行處故。」就是對於這一個地方,可以起煩惱的,這個就是有漏法。如果是無漏法,不可能在這個上面起煩惱。「現所行處故」,就是成為煩惱現起來所行的境界,這不是說自己起煩惱。戒律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出去了,有個人帶了一個很美的女兒出來,她對佛生起一種愛欲的欲念來了。依這一個故事來講,佛的三十二相相好莊嚴,但還是有漏法。怎麼說呢?因為別人可以在這個身體上起煩惱,這個就是有漏,不是說自己心裡有沒有漏;像阿羅漢,都是這樣的。我們的這個身體,是前生業報所感的有漏之法,在阿毘達磨論師來看,佛也不例外,都是一回事。比方提婆達多,假使看到了佛的話,看到了就渾身煩惱,看到了就恨、就氣,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看到了佛表現在外面的形態,他會起煩惱的,可見得這還是有漏法。不但起,而且還會增長煩惱;這裡是這樣子說,有的真正嚴格的講,叫做「隨增煩惱」。

        真正的無漏法,比方說涅槃、無漏的戒定慧、五分法身之類,別人不可能在這上面起煩惱。涅槃,不引起人家煩惱的。這個地方講的,是這樣子的定義。不要以為我目前沒有煩惱,好像我什麼都沒有煩惱了,也不對,身體是業報所感,還是有漏的。

        因此,幾個是有漏?「謂十五界及後三少分。」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眼識、耳識、鼻識、舌眼、身識,這「十五界」都是有漏的。「後三少分」,有漏的意界,有漏的意識界,法界當中像不相應行法、煩惱心心所法這一部分,都是有漏的。十五界是有漏法,後面這三種,一部分是有漏,一部分是無漏。所以,「幾無漏?謂後三少分。」幾個是無漏呢?就是十八界中意界、意識界、法界這三種界中有一部分是無漏的。

         比方意識,我們的意識是有漏的,但是聖者他可以起無漏的意識,所以,聖者可以分別一切法。不要誤聽「無分別」,無分別是一種不正確的分別,甚至佛也還會分別一切法,像佛的一切種智,一切法無所不知的。當然,後來大乘法不是這樣講,而現在我們講的這許多阿毘達磨,都是從《阿含》、戒律來的。

       法界裡面,無為法都是無漏的。在法界的心所法裡面,善心所法及遍行、別境裡面的一部分,都可以歸成無漏法;煩惱、隨眠這許多,則都是有漏的。真正分別有漏、無漏,是這樣子來分別的。

       从这里看出,导师在《宝积经讲记》中讲的与《大毗婆沙论》相合,以《大乘广五蕴论讲记》来看,世亲《大乘五蕴论》是将无漏法限定为无漏圣者(阿罗汉以上)之心法,除此之外的色法和心法都是有漏法,这和杂阿含229经对无漏法的定义相合。

       我想,漏的本义是指烦恼,而烦恼是心法而非色法,有漏无漏,理应只就众生主体之心意识有无烦恼而言,是否属于有漏法,理应就认识者心识中有无烦恼而论,与所识的对象—色等法无关,也许是在佛法发展中,这些术语用运广泛起来,也就不知不觉使其定义和应用范围有了延伸,也给后来人的解说和整理带来麻烦,使得一个或许本来很简单的问题,越弄越复杂,还是回归其本义较好,繁文缛节,似乎不必。

      请诸位老师指正。

        本来,有漏与否的本义,理应只是指认识主体有无烦恼,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含义,而建立有漏法和无漏法的概念,而且在多处出现的,往往有不同的侧重。杂阿含56经从一切法能否成为认识者执取的对象而区别有漏法与无漏法,同一法,对有执取之凡夫而言是有漏法,对无执取之圣者而言又成为无漏法,是有漏还是无漏法,关键在于认识者是否对其执取,而不在认识对象本身。杂阿含229经从世俗与出世间(也即缘起和性空,生死和涅槃)的对论中来解说有漏法与无漏法,将空性和对空性的体悟名为无漏法,别的缘起法都是有漏法,若依本经之意,圣者之知见缘起之有的心心所法就应该属于有漏法了,而见空的才是无漏法,这难怪导师在《中观今论》中会说缘起假名的一切法依有漏的心识量而建立。

        导师不但在《成佛之道》中说阿罗汉身体是有漏法,而且在《性空学探源》中说到:

         1、舍利弗涅盘了,只是有漏因果的身心息灭,不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分法身也灭无;这启示了「道是胜义」的思想,也就是后来无漏功德常住的思想本源。有漏因果可以否定,而戒定慧等无漏因果,究竟清净,本来常住,不可取消。

         2、圣者不但通达胜义理性,由根本圣智所引发以通达安立名相的世俗智,也是与凡夫不同的。反之,圣者也有有漏心心所,它的缘境也有与凡夫共同的。

          可见,佛陀和阿罗汉不仅在世间之身体是有漏法,其部分心心所 法也是有漏法,不过这只是有漏法概念扩展之下的说法,并非表示他们没有断尽烦恼 ,他们是诸漏已尽的。 

建議有心研讀導師著作的法友,善於分辨:何者是導師自己的抉擇說?何者是導師依據論典引用古德的看法?

永恩法友!您引用導師《性空學探源》而說:「圣者不但通达胜义理性,由根本圣智所引发以通达安立名相的世俗智,也是与凡夫不同的。反之,圣者也有有漏心心所,它的缘境也有与凡夫共同的。」

 

但是您並未引用《性空學探源》p.139這段內容的前後全文(而僅截取中間的一段),這會讓人誤判以上「圣者也有有漏心心所」這段話是「導師自己抉擇後的看法」其實它是導師依據《俱舍論》卷二二,敍述(部派)經部先軌範師說的二諦論而不是「導師個人的抉擇論斷」。

 

這段內容,《性空學探源》p.139全文如下:「先軌範師,以出世無漏根本智與後得智所緣的都是勝義,包括了聖者所通達的理和事。凡夫與聖者俗智所緣的,叫做世俗。如是,勝義諦被擴大,世俗諦被降低了。這是二者的不同。聖者不但通達勝義理性,由根本聖智所引發以通達安立名相的世俗智,也是與凡夫不同的。反之,聖者也有有漏心心所,它的緣境也有與凡夫共同的。依聖者的智境而貫徹到凡聖同異點上,就如先軌範師所說。《分別緣起經》,卻是專從賢聖智境著眼,這無怪有此不同了」。

 

若未引用正確的資料,據此而下的結論,恐有斟酌之處!

個人再次建議:多談我們凡夫未曾經驗到的「聖者境界」,對於我們網站法友消減煩惱之饒益可能不大,或許這個論題,就此暫擱吧!

 

兹敬錄三段導師的開示(依經論本義,不預設立場的無我精神),與大家共勉!

 

在研求的態度上,應有「無我」的精神。「無我,是離卻自我(神我)的倒見,不從自我出發去攝取一切。在佛法的研究中,就是不固執自我的成見,不(預)存一成見去研究」,讓經論的本義顯現出來。「切莫自作聰明,預存見解,也莫偏信古說」。(<<華雨集第五冊>>p.46 ~ p.47)

 

我的講解,從不會拈出一字一句,發揮自己的高見,也沒有融會貫通。雖然所說的未必正確,但只希望闡明經論的本義。為了理解三系經論的差別,所以講解時,站在超宗派的立場,而不是照著自己的見解去解釋一番。以現在的理解來說,『性空學探源』一書,雖搜集了不少資料,而說到「探源」,似乎差一點!(<<華雨集第五冊>>p.14)

 

我的論究佛法,有一原則:在大乘法中,依中觀來說中觀,依唯識來講唯識,依真常來講說真常的經論。在論到聲聞乘的解脫道時,也依聲聞法說,決不依自己所宗重的而附會歪曲(<<永光集>>p.265)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非常感谢吕老师的耐心指正,受益匪浅!

        末学所引用导师《性空学探源》中“圣者也有有漏心心所这段话,从上下文看来,很可能是经部先轨范师的意见,而我将之作为导师意见来引用,这是我弄错了,在此改正过来。

        有漏无漏法定义的探讨,对于消減煩惱之饒益的确不是很大,我只是由于对《中观今论》中说世俗缘起假名的一切法“依有漏的心识量而成立”有所疑惑,为了对此会通,才有上述一系列探讨,我目前对此的理解是,这句话中的“有漏”,是以有漏法概念来说,这“有漏的心识量”并非指有烦恼的心识量,所以,这个疑问也就解决了,也就如此会通了。,,并不表示上述有所疑惑 

這幾次看到永恩法友用心精進於導師深刻法義的探討,內心非常歡喜,尤其是大陸的法友。

一日為法友,終生為法友,世世為法友,願時時與您切磋共勉之!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早就对吕胜强学长有所了解,知道学长是一位学佛很深入的有心人,而且对导师思想理念非常尊崇,令我等后学十分敬仰,遗憾的是我们相距很远,不能经常请教。谢谢仁者的悉心开导与勉励,令人感动,请多多赐教,祝仁者安乐吉祥!

 

台灣教育部的中文詞典 對於 煩惱 的定義 :

煩悶而不快活。唐˙白居易˙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詩:「使我忘得心,不教煩惱生。」宋˙王觀˙紅芍藥˙人生百歲詞:「那二十五載之中,寧無些個煩惱。」

 

佛法的 有漏 定義 , 應該是相當於 會造成 現世煩惱 或是 輪迴煩惱 “果” 的 “因” .

 

人們在現世的一期生死中 , 往往都處在 追悔過去 , 貪爭現在 與 算計未來 中 . 這些造成不得自在心安的過程把人們困處於煩惱之中, 而這些與人們一期生死中形影不離的煩惱因又不斷的薰習人們的潛在意識而變成一種常態慣性的生活思維方式 . 不單是在現世的一期生死中 ., 進而造成在每一期的生死輪迴裡, 同樣的慣性思維讓人們的煩惱永無出期 .

在大乘般若法門裡最重要的觀點之一即是 世間即是涅槃 ,涅槃即是世間 . 也就是說 - 解脫煩惱不是把我們現在世間的一切境界去滅掉以後., 另外就有一個與現在世間不同的涅槃解脫自在境界可得 , 而是我們現在世間的一切境界本來即是涅槃解脫自在境界 , 造成人們困處於煩惱之中的原因就是因為人們以有漏因的慣性生活思維方式, 把本來就是清靜涅槃解脫自在的日常生活境界變成煩惱纏縛不得自在心安的日常生活境界! 所以 , 若是我們把有漏因的慣性生活思維方式改變為無漏因的慣性生活思維方式 , 煩惱自然轉變回為涅槃 .

 

 

 

说明凡人行为的恶的依据,在于行为是因由恶意思量而开展。在你说出[这个菜很好吃]时,回顾心理,当时有[欢喜于吃这个菜]的思量,那便是恶意。

漏,就是这恶意思量,有渴求,赞叹,愤怒,嫉妒,种种,这是可以知道的内心思量;还有无知的表达。

烦恼,应重在愤怒,嫉妒,忧虑之类。这样的内在思量,在感受中是苦;而此外的赞叹,喜爱,渴求的感受是乐。由此,身心的平静,不仅要止息一般的苦的烦恼,还有避免通常的欢喜。

佛说,受念住,心念住。

 

 

 

 

《雜阿含經 368...諸法無常有爲有漏

佛陀說「諸法無常
這意思等同:
諸法
有為

至於有為有漏諸法 是指什麼?

《別譯雜阿含經 202一切眾生悉是有為。從諸因緣和合而有。
《大方等大集經》一切有為法 皆從生。
《佛說大乘智印經》一切有為生滅。 妄心造作成輪迴

凡是從因緣生有生有滅。這都稱為「有漏法」「有為法
-----------------------------------------------------------

反之,
若是
無生無滅不從因緣生,即是「無漏法」「無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