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但為一切眾生」

「但為一切眾生」
在《大智度論》中「利他」分上中下三種,最下者是為自己的好才去幫助他人,中間是既為自己、也為別人的好,最上者是僅為別人的好而全然不考慮到自己。也因此,論中最肯定的菩薩善行是「但為一切眾生」,至於「自利利他」乃為一般凡夫而言,真正的菩薩行者沒有太多個人的利益盤算。[1]

慈善作為一種佛教修行

慈善作為一種佛教修行
先前<弘法比慈善艱難>(或<弘法不比慈善容易>一文這裡做一些補充。該文似乎把弘法和慈善一分為二,但這應不是證嚴法師的本意,事實上就她的理想而言,兩者當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關係。

活好與活久

活好與活久
長壽或高壽一般被視為是福報的象徵,但是活得久不代表活得好,如果長壽卻活得很辛苦,這已然成為一種懲罰,乃名符其實的「活受罪」;相對的,與其活得久不如活得好、活得精彩。

不同的信仰象徵不同的價值抉擇

不同的信仰象徵不同的價值抉擇
  印順特重「人」在佛法中的特殊地位,但這未必取得普遍共識,如深受印順所敬重的太虛大師即表不同意見,而曾評之為「將佛法割離餘有情界,孤取人間為本之趨向,則落人本之狹隘」,認為印順特重人類,視人類高於各界眾生,已然帶有種族優越主義的偏狹傾向,就好像歷史上的釋迦佛出於黃種人,所以視佛陀為黃族之聖,甚而認為黃種人乃所有種族中最優秀的,如此獨尊特定物種,在太虛大師看來是把佛法劃地自限,自我窄化,[1]把佛教給做小了。

造房子與設計房子

造房子與設計房子
日本知名佛教學者辛嶋靜志曾在著作中表示,佛教文獻學之於佛教歷史研究的重要性,他說:

略談佛法「圓融性」

佛法「圓融性」略談

印順法師在《印度之佛教》以「殷鑒不遠,勿謂圓融神秘而可以住持正法也!」作為結尾,對於佛教為適應眾生廣行方便而日益「梵化」深不以為然。

三種宗教立場

三種宗教立場
達賴喇嘛曾在書上提到三種對宗教的立場,分別是排它主義(exclusivism)、含攝主義(inclusivism)及多元主義(pluralism);[1]以下略談我對這三者的理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代百丈懷海禪師立下《百丈清規》,成為後世推崇遵循的叢林規矩,其中「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最為人所樂道。

三談永恆懷念

三談永恆懷念
印順長老以「聲聞為本之解脫同歸」演變到「菩薩傾向之聲聞分流」,再到「菩薩為本之大小兼暢」,來說明佛法到大乘佛法的發展階段,進入到大乘佛法後,唱戲的主角不再只是羅漢,而更是菩薩。

弘法不比慈善容易

弘法不比慈善容易
慈濟志業從慈善起家,五十多年的入世工作,在今日看來已斐然有成。慈濟草創初期是透過三十名家庭主婦每人每天省下五毛錢,一點一滴投入竹筒中累積起來,滙聚眾人愛心而發跡成長;也正是這些「草根菩提」的樸拙力量,流傳了數以萬計的感人故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