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住智”的疑惑(刘永恩)

姓名或匿稱: 
刘永恩

佛法中说到四证净、法住智、涅槃智、有灭涅槃、现法涅槃、证入空性、无生忍等,其间之关系和区别如何,令人困惑。印公依原始佛教本意在《成佛之道》说四证净不是证入四种真实理体,可說尚未證道成聖,應該在得聲聞初果(或菩薩初地)之前(而將四證淨納入聖果範圍是後來人之理解)。《成佛之道》說初果是“觀緣起法無常無我而契入緣起空寂性的,就是體「見正法」”,是證入法性,也應即是證入空性,而比對初果的菩薩初地是明確被解說為證入空性的,若如此,則似乎應該說初果已得涅槃智了(印公在《空之探究》等書中中解說涅槃智就是體證空性)。但印公說有兩類阿羅漢,一類只得法住智而慧解脫,一類已得更深入的涅槃智而定慧俱解脫,這兩種阿羅漢的慧和定力相對而言,前者淺而後者深,但都已解脫生死。另一方面,法住智和涅槃智是淺深不同的兩種智證,不一定與定力深淺有關,依印公有些著作看,不一定局限於阿羅漢,初果(二果三果同例)聖者也可能得法住智或涅槃智,如果是僅得法住智的初果聖者,恐怕只是體見緣起之必然性而尚未證入空性吧,又怎能說契入緣起空寂性和證入法性(這似乎應是涅槃智吧)呢?印公《空之探究》說“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而決定趣涅槃的。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可見這發揚大乘者的“有滅涅槃”是高出法住智而近似于涅槃智的,只是他們不證實際,忍而不證,被稱為無生法忍(大乘將此列為初地或八地),但卻是證入空性的,這表明這種證入空性是不像四果就入涅槃的。

回應

「有關“法住智”的疑惑」之提問,似有不太明確之處,是否請永恩法友再加以說明?俾便切磋討論。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多谢仁者提示!末学有关法住智、涅槃智等之疑问较多,在此先请教一个问题:导师所说的法住智和涅槃智,是不光局限于阿罗汉所得的,有时也用来说初果以来所得,然而从初果以来都是契入空寂性的,是见灭(也是见空)而得道的,这是导师一贯的解说,依此理解,初果以上的圣者们似乎都是体证空性(大概声闻是证入空性,菩萨道是证而不入的,这也很难理解),那么按照导师对法住智和涅槃智定义之解说,体证空性似应属涅槃智而非法住智,那导师何以对初果以上所证得的解说为法住智(或者涅槃智)呢?

末學讀書心得: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四章。...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大毗婆沙論》卷一○六(摘錄)

法住智是知因智,故知三界下中上果法所住因故,彼智即此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集智。涅槃智是知滅智,彼智即此四智所攝,謂法類世俗滅智。

..................................................

若是論及如何在見空性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参考"法雨集"中有一段注解: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5/yinshun25-15.html

初地菩薩最初得無分別智,證得真如空性;起後得智,通達諸行如幻。初地菩薩的智慧甚深,有廣大神通。可是初地的智慧是有出入的 :證空的根本無分別智時,不能了達一切如幻如化;等到後得智了達一切法如 幻,又不能親證法性,所以二種智慧是有出沒的,不同時的。修行到第五地, 才能二智並觀,一念中通達一切法空,同時能了達一切法如幻。一是無相的, 一是有相的,要從同一無相中並觀理事,這是極不容易到達的,所以第五地名 難勝地。五地菩薩的二智一念並觀,不能常常如此。有時又起根本智,不起後 得智;或後得智,又不起根本智,一直要到八地菩薩,才能任運並觀,這二種 智慧,會自然而然的並觀,打成一片似的。八地菩薩的任運並觀,還只是自利 方面如此,如起利他事業,還不能自然而然的,不能完全沒有功用。證悟空性 與了達諸行,直到成佛,才能究竟,所以或說見中道成佛。

人生目標--千諾

導師說:

然而人的根性不同,雖同樣的證得阿羅漢,而阿羅漢也還有多種不同。這裏,說主要的二大類。經上說:有外道須深,在佛法中出家,目的在「盜法」,以便融攝佛法,張大外道的教門。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他們已證得究竟解脫的阿羅漢,但不得四禪(『相應部』作五通),不得無色定,是慧解脫阿羅漢。不得(根本)定而究竟解脫,須深覺得離奇,所以提出來問佛。佛告訴他:「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從釋尊的教說中,可見阿羅漢智有先後層次,也有二類阿羅漢。1、法住智知:緣起法被稱為「法性」、「法住」,知法住是知緣起。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於(現實身心)蘊、界、處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己辦,不受後有」的解脫智。雖沒有根本定,沒有五通,但生死已究竟解脫,這是以慧得解脫的一類。2、涅槃智知:或是慧解脫者的末「後知涅槃」;也有生前得見法涅槃,能現證知涅槃,這是得三明、六通的,名為(定慧)俱解脫的大阿羅漢。雖有二類不同,但生死的究竟解脫,是一樣的;而且都是「先知法住,後知涅槃」的。(<<印度佛教思想史>>p.28 ~ p.29)

『大毘婆沙論』說:法藏部「以無相三摩地,於涅槃起寂靜作意,入正性離生」,也是見滅得道的。化地部說:「於四聖諦一時現觀,見苦諦時能見諸諦」。這是頓見四諦,而頓見以後,「見苦諦時能見諸諦」。可說是次第見苦得道,與一時見滅得道的折衷派。怎樣的修行,才能見諦理,不是從論理中得來,而是修行者以自身的修驗教人,漸形成不同的修行次第。對於這二派,我以為都是可行的。佛法中的阿羅漢,有慧解脫與俱解脫。慧解脫者是以法住智,知緣起的因果生滅而得證的。俱解脫者能深入禪定,得見法涅槃,也就是以涅槃智得證的。阿羅漢如此,初見諦理的,也就有此二類:以法住智見道的,與次第見四諦得道相合;以涅槃智而證初果的,與一念見滅得道相合。修學者的根性不同,修證見諦,也因師資授受而形成不同的修學次第。(<<印度佛教思想史>>p.72)

『雜阿含經』中,長老比丘們告訴須深比丘,他們是阿羅漢,但不得四禪(『相應部』說不得五通)及無色定。須深覺得難以信解,佛告訴他說:「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這是說,阿羅漢有先後層次,也可說有二類。一、法住智知:緣起被稱為法性、法住,所以法住智是從因果起滅的必然性中,於五蘊等如實知,厭,離欲,滅,而得解脫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雖然沒有禪定,但煩惱已盡,生死已了。這是以慧得解脫,知一切法寂滅,而沒有涅槃的自證。二、涅槃智知:生前就能現證涅槃的絕對超越(即大乘的證入空性,絕諸戲論;也類似一般所說的神秘經驗),名為得現法涅槃;在古代,被稱為得滅盡定的俱解脫(不過滅盡定,論師的異解紛紜)。這可能是二類阿羅漢,也可能是先後契入的層次。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有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到水一樣。部派佛教中,主要是上座部系,重於四諦的知見,少有得現法涅槃的。在教義上,雖有種種阿羅漢,滅盡定等,而缺乏超越的體驗,所以這一系的教義,被譏為:「唯見浮繁妨情,支離害志,紛紜名相,竟無妙異」了。(<<空之探究>>p.151)

 

(很抱歉,個人因其他事緣未能即時回應)依導師以上三段論釋之內涵,個人的理解為:

一、初果(含)以上以及四果阿羅漢等聖者,有些是以「次第(漸)見四諦」之「法住智」證入的;有些則是以「一念(頓)見滅」之「涅槃智」證入的。

二、而就阿羅漢而言,導師認為「可能有二類阿羅漢」,其中一類,如第一點所說,另一類則為「先後契入的層次」,也就是:慧解脫阿羅漢生前是得「法住智」,而最後(末)「入滅時」則「後(得)知涅槃(智)」。

三、這是導師晚年的抉擇論定,導師並表示:「怎樣的修行,才能見諦理,不是從論理中得來,而是修行者以自身的修驗教人,漸形成不同的修行次第。對於這二派,我以為都是可行的。」所以它是無法以學理論辨的。

四、由於大乘菩薩大多是「直從滅諦」下手而證入空性(忍而不證),所以可能是以「一念(頓)見滅」之「涅槃智」證入的。

五、此外,得「涅槃智」之聖者,似乎有「超越時空」之特殊宗教體驗,尤其從得三明、六通的(定慧)俱解脫的大阿羅漢身上更能展現出來,而「觀自在之大乘菩薩」應也是如此。

六、由於「三乘共空」,因此不論是聲聞聖者或是大乘聖者均是體證空性;而不論是「法住智」或「涅槃智」證入的也是一樣體證「無我」的緣起空性。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