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論頌講記 觀六情品

姓名或匿稱: 
觀音蓮

您好, 

  中觀論頌講記,觀六情品, 庚一的最後一行, "楞嚴經中主張眼根的 見性常在,開眼見色,閉眼見闇", 這段話似乎不正確.  楞嚴經卷第三: ".....瞪發勞相因於明暗二種妄塵, 發見居中吸此塵象, 名為見性. 此見離彼明暗二塵, 畢竟無體.....  是故當知, 眼入虛妄, 本非因緣, 非自然性."

回應

是否請「觀音蓮法友」先試為解讀楞嚴經這段經文之意涵?這或許較能了解您的看法,而有助於進一步的討論切磋。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一、其實導師在《中觀論頌講記》pp.105-106導師所說的:「《楞嚴經》中主張眼根的見性常在,開眼見色,閉眼見闇」,其出處與「觀音蓮」法友所引的不同,其實際出處應是: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1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眾生身,府藏在中竅穴居外,有藏則暗有竅則明。』今我對佛,開眼見明名為見外,閉眼見暗名為見內,是義云何?」」

佛告阿難:「汝當閉眼見暗之時,此暗境界為與眼對?為不對眼?

若與眼對,暗在眼前云何成內?

若成內者,居暗室中無日月燈,此室暗中皆汝焦府?若不對者,云何成見?

若離外見內對所成,合眼見暗名為身中,開眼見明何不見面?

若不見面,內對不成。見面若成,此了知心及與眼根乃在虛空,何成在內?

若在虛空,自非汝體。即應如來今見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覺,必汝執言身眼兩覺應有二知,即汝一身應成兩佛。

是故應知汝言:『見暗名見內者。』無有是處。」」(CBETA, T19, no. 945, p. 107, c9-23)

 

二、導師的研究方法是:「依經論本義,不預設立場的無我精神」

在研求的態度上,應有「無我」的精神。「無我,是離卻自我(神我)的倒見,不從自我出發去攝取一切。在佛法的研究中,就是不固執自我的成見,不(預)存一成見去研究」,讓經論的本義顯現出來。「切莫自作聰明,預存見解,也莫偏信古說」。(<<華雨集第五冊>>p.46 ~ p.47)

我的講解,從不會拈出一字一句,發揮自己的高見,也沒有融會貫通。雖然所說的未必正確,但只希望闡明經論的本義。為了理解三系經論的差別,所以講解時,站在超宗派的立場,而不是照著自己的見解去解釋一番。以現在的理解來說,『性空學探源』一書,雖搜集了不少資料,而說到「探源」,似乎差一點!(<<華雨集第五冊>>p.14)

我的論究佛法,有一原則:在大乘法中,依中觀來說中觀,依唯識來講唯識,依真常來講說真常的經論。在論到聲聞乘的解脫道時,也依聲聞法說,決不依自己所宗重的而附會歪曲。(<<永光集>>p.265)

 

三、導師對《楞嚴經》是依「真常唯心系」原意去解說的,例如導師說:

智昇在開元十八年前,已見到『楞嚴經』十卷。但此經的傳通,還在半秘密狀態中。在這一傳說中,看出了『楞嚴經』與禪者神秀有關。……晚唐以來,佛教是禪宗天下,這部經也受到尊重,不再聽說有異議了。現在想要說明的,『楞嚴經』所代表的禪門,與神秀(一切禪宗)的共同性。『楞嚴經』的內容,先是「七處徵心」,求心不可得。「徵心」,也就是「觀心」,「看心」。平常的心識作用,只是生死根本,虛妄不實的攀緣心。然後,從「見性」去發明:浮塵根不能見聞覺知,見聞覺知的是自己的真性(心)。見聞覺知者──「見性」,是常住的,不生滅不增減的,就是如來藏性(以下,更進而闡明一一無非如來藏性)。求妄心了不可得,然後從「見性」去發明悟入。在一般的「六大」上,加「見大」而立為「七大」,是『楞嚴經』的特殊法門(<<中國禪宗史>>p.148 ~ p.149)

 

四、由於《中觀論頌》是「性空唯名」系,它的思想與「真常唯心系」之《楞嚴經》不同,所以導師在《中觀論頌講記》也就分辨了其不同之處,而解讀:

你一定要執著眼根能見,那就應常見,無論開眼、閉眼,光中、暗中,有境、無境,一切時、一切處,都能見。事實上並不如此,在「見」「未見」色的「時」候,「不名為見」,這就是眾緣和合而有見了。「而」還要說「見能見」,怎麼能合理呢?所以說「是事則不然」(《楞嚴經》中主張眼根的見性常在,開眼見色,閉眼見闇,與中觀的見地不合)。(<<中觀論頌講記>>p.105 ~ p.106)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