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关于如何理解“直提当下”与“绵历三世”的问题(永恩)

姓名或匿稱: 
刘永恩

「佛陀開示的修持法,無論是厭,是斷,是修,是觀,不如後代人師的直提「當下」,而是綿歷於三世的。」(《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研究》第94頁)。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请版主及学友们赐教。

回應

導師的原文提示為:

我以為,重於「三世有」的一切有說,根源於佛法的實踐性。佛告弟子:已觀,今觀,當觀;已斷,今斷,當斷──這類三世分別的文句,『阿含經』中是常見的。又如說:對於不善的,未生(未來)的要使他不起,已起(過去)的要使他斷除;善的,未生的要使他生起,已生的要使他增長廣大,這就是「四正勤」,離惡修善的精進。佛陀開示的修持法,無論是厭,是斷,是修,是觀,不如後代人師的直提「當下」,而是綿歷於三世的。對不善法來說,要三世盡斷,才不會再受過去不善的影響,引起未來的再生。(<<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94)

 

筆者引用以下四部(還有多部)南北傳阿含或尼柯耶經典,均可證成導師所說的【佛告弟子:已觀,今觀,當觀;已斷,今斷,當斷──這類三世分別的文句,『阿含經』中是常見的】,其實這都是相應於「四正勤」道品之修行方法。至於【不如後代人師的直提「當下」】,當代的泰國佛使尊者的《生活中的緣起》乙書即有類似開示,尊者認為「當下的緣起」才是「勝義真理的語言」,而評判「三世緣起」是世俗語言。至於中國禪宗也傾向於直提「當下」。

《雜阿含109經》:

所有諸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一向積聚,作如是觀:一切無常,一切苦,一切空,一切非我,不應愛樂、攝受、保持。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不應愛樂、攝受、保持。如是觀,善繫心住,不愚於法。復觀精進,離諸懈怠,心得喜樂,身心猗息,寂靜捨住,具諸道品,修行滿足,永離諸惡,非不消煬,非不寂滅。滅而不起,減而不增,斷而不生,不取不著,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雜阿含經論會編(上)>>p.200)

《雜阿含120經》:

爾時、世尊告羅陀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所作。諸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當觀皆是魔所作」。佛告羅陀:「色為常耶?為無常耶」?答曰:「無常,世尊」!復問:「若無常者,是苦耶」?答曰:「是苦,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復問羅陀:「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寧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答曰:「不也,世尊」!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告羅陀:「若多聞聖弟子,於此五受陰,不見是我、是我所故,於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雜阿含211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舍離耆婆拘摩羅藥師菴羅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處?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微少。我觀多逐過去五欲心已,極生方便,精勤自護,不復令隨過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護故,漸漸近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汝等諸比丘!亦復多逐過去五欲功德,現在、未來亦復微少。汝今亦當以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故,增加自護,亦當不久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相應部12相應70經/蘇尸摩經】

「蘇尸摩!因此,在這裡,凡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色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凡任何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受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凡任何……(中略)凡任何,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行應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凡任何,不論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粗、或細,或下劣、或勝妙,或遠、或近,所有識該以正確之慧被這樣如實看作:『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