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導師認為(依他起性)以(阿賴耶識)為依止,而轉染還淨。似乎有違背玄奘法相宗與唯識學(依止阿陀那識轉染還淨)之理論。請常師兄惠予指正

姓名或匿稱: 
楊水源

如題

回應

敬請水源法友引據導師著作出處,俾便聚焦討論,謝謝!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唯識宗立三自性: 依他起性,是因緣生性,即唯識現; 遍計所執性,是於【依他起而起種種執著】,認為離心實有(外境); 圓成實性,是於【依他起離遍計執】所顯空性,即唯識性(心性本淨)。 【依他起性】即心心所法,而【以根本阿賴耶識為依止】,依之明轉染還淨。 唯識宗依三性說,不認同「一切法都無自性」(空)為了義,立三無性以解說之。 「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 【遣除遍計所執相,是空義。遍計執空而依他泯寂──都無所得,是空性義。如約世俗安立,依他、圓成是有,不可說空。】 唯識宗依『瑜伽論』,特重『解深密經』。 …………(<<華雨集第四冊>>p.299 ~ p.300)] 在聲聞藏中,以知四諦為主;在此唯識大乘中,即以知三性為主。此三性,即真妄、空有與染淨,為大乘學者所應知的。 所以世親說:『所應可知,故名所知,所謂雜染清淨諸法,即三自性』。 所應可知的所知,是開示修行的術語,含有指導去體認的意味,與能知所知的所知,意義不同。此應知自性的染淨真妄(即三性),如知道他的因緣,即能使之轉化,轉化妄染的為真淨的。 因緣即是緣起,即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從阿賴耶雜染種子所生起的,即依他起染分而成為遍計執性的生死;如對治雜染的種習,熏成清淨種子,即能轉起依他淨分而成為圓成實性的涅槃。 這與根本佛教的緣起中道一樣,『此有故彼有』,即緣起的流轉生死。『此無故彼無』,即緣起的還滅而涅槃。轉染成淨與轉妄為真,是可能的,而眾生不能,病根在無知。所以,大乘的修行,以契入應知自性的真智為道體。 …………(<<攝大乘論講記>>p.6 ~ p.7) …………………………………………………………………………………… 印順導師研究三自性的觀點,我們從印老論斷(阿陀那識)為第七莫那,即已透漏端倪。 導師將【依他起性】攝歸於【阿賴耶識】以為依止,與判定《解深密經》所謂【阿陀那識】乃是【第七莫那識】,其所持理路顯然是前後一貫。可,如此一來卻完全漏失了所謂(一切種子境界)這個大乘佛法之最重要樞紐。 印順法師窮其一生專研佛學,卻在這節骨眼產生疏忽,而錯認定盤星,實在可惜了。

印順導師著作《以佛法研究佛法》第十一 阿陀那與末那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22/yinshun22-18.html 重點內文... 「解深密經」之阿陀那識為依止,確指末那(意),無猶豫餘地。 『解深密經』,本識一而轉識六,本末合論唯七心。以阿陀那識執持身根故,能起六識,故阿陀那復當末那之名。後之學者,偏據奘傳之八識差別論,偏據恆審思量之末那,乃於「心意識相品」中不復能得末那。或者不忍『解深密經』無末那,乃欲離此品而別求。宗派意識不除,經論之真義難明,此豈偏激之談哉! ……或謂此乃依止意,非染污之恆審思量意;約染意為言,則《解深密經》無之。此亦不然,離本識及轉識(古義但指六識),而立別體可通染淨之末那,自〈抉擇分〉、《顯揚聖教論》始。此應後於《莊嚴》、《攝論》等。 末那之所以為末那,不在其為恆審思量與否!而在為六識生起之心理源泉,無著《攝論》之本意蓋如此,一般學者之所以唯除別有阿賴耶識,而無別體末那也。末那即依本識之取性現行而立,實無別體。以阿陀那為第七末那識,蓋唯識古義,非真諦學謬。」 …………(《以佛法研究佛法》p.366 ~ p.368)

由於恰有法緣赴外地,容待下週再與水源法友切磋討論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如題

一、首先略提印順導師在研求佛法的態度及方法論(依經論本義,不預設立場):

1、在研求的態度上,應有「無我」的精神。「無我,是離卻自我(神我)的倒見,不從自我出發去攝取一切。在佛法的研究中,就是不固執自我的成見,不(預)存一成見去研究」,讓經論的本義顯現出來。「切莫自作聰明,預存見解,也莫偏信古說」。(<<華雨集第五冊>>p.46 ~ p.47)

2、我的講解,從不會拈出一字一句,發揮自己的高見,也沒有融會貫通。雖然所說的未必正確,但只希望闡明經論的本義。為了理解三系經論的差別,所以講解時,站在超宗派的立場,而不是照著自己的見解去解釋一番……。(<<華雨集第五冊>>p.14)

3、我的論究佛法,有一原則:在大乘法中,依中觀來說中觀,依唯識來講唯識,依真常來講說真常的經論。在論到聲聞乘的解脫道時,也依聲聞法說,決不依自己所宗重的而附會歪曲。(<<永光集>>p.265)

二、據上所引,有關唯識思想,導師也只是將唯識論書「不預設立場」依其原意來討論,並且以「三法印」的「諸行無常」法印,將前後期不同的唯識思想如實呈現。其間並無「孰好孰壞、誰勝誰劣」之評斷,如導師在〈阿陀那與末那〉一文所稱:「以余觀之,此實學說之歧異,不關義理之臧否。」(<<以佛法研究佛法>>p.365)

 

三、筆者於唯識學,所知有限,若依個人之理解:考之印度初期唯識學派(瑜伽行派)同一論師的思想論點,前後就有些不同,例如無著論師在《大乘莊嚴經論》對於「性種自性,習種自性」兩種自性,即主張「本有與新熏合論」;但在《攝大乘論》則主張「無漏種子新熏」。此外,世親論師在《俱舍論》卷4〈2 分別根品〉中主張有「十種大地法(遍行心所:一剎那中俱時而有):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心一境性)、慧」(CBETA, T29, no. 1558, p. 19, a16-22),但其後來所寫的《大乘百法明門論》卷1,則僅列「五種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而將其他的五法「欲、勝解、念、定、慧」改列為「別境」(CBETA, T31, no. 1614, p. 855, b23-27)。後來玄奘大師所譯的「成唯識論」是「糅十師之說」論著,而與「唯識古義」不同。

 

四、因此,水源法友的看法或與導師不同,乃為個人思惟之抉擇,吾等亦隨喜尊重,在此謝謝您的法義分享!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