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難有真偽

現今學術研究「求真」,透過歷史考證、文本分析等方法,判定一些佛典為「偽經」(如《地藏經》、《楞嚴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也常聽到學者論斷一些佛教信仰傳統或型態為「相似佛教」、「偽佛教」或「不是佛教」等,例如中國­「支那內學院」、日本「批判佛教」等即有類似宣稱。

學術固然有學術論斷的憑據,但信仰終歸是信仰,未必因學術所得之結論而受到影響;只要信仰者從中得到益處,獲取生命的安頓與寧靜,一切就值得了。
 
信者恆信,信仰難以有真偽,宗教徒仍依自己方式相信著,當中沒有真假對錯,或者不能用真假對錯來判定;意即,信仰問題未必有全然客觀的答案,即便在學術研究上亦然,只能儘量趨近於客觀。
 
沒有真假對錯外,亦未必有高低優劣的問題,其中涉及到價值抉擇,譬如到底是《華嚴經》圓滿,還是《法華經》究竟,亦或是《阿彌陀經》殊勝等問題,我們難以站在自身所認定的佛教圖像來批判異宗;畢竟佛教本來就有不同面向,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發展的豐富性說明此事實,八萬四千法門為度種種根器眾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實不能斷然否定之。
 
相對於「相似佛教」、「偽佛教」或「不是佛教」,以真假等排除異己,印順導師對於不同教法,大多僅以方便和究竟作分判,即便方便法門也是整體佛教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而不以上述激烈字眼排擠或輕視之。
 
當以權、實作判攝,可說肯定一切法的長處,即便是權巧施設的法門亦有重大價值,最多只認為它們不夠,而不是不對。相反的,當以真偽分判時,給了人一種錯誤印象,認為該宗所說都有問題,可能的優點亦視而不見,而容易陷入某種偏執。
 
今天的時代,面對信仰問題,再難用邪正、真偽等語詞來「自讚毀他」,除非明顯違背一般人認知常理,涉及非理性乃至反理性的迷信或狂熱,才能以此斷言之;否則,以權實、方便究竟等之分,應是較為適切的,消弭不同法門乃至宗教間不必要的對立。

回應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身证那条道路,教授如何行走于那条道路,对于弟子在佛法的疑惑,也给予明确的指向与说明,这是一条明确路径与方向的道路。 这样一条道路,佛陀确实以丰富的语句去描述,但这始终是一条道路,无论怎么去讲解,路只有一条。 两千五百年来,佛教在形式上得以留存,但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根本就是无知者的想象。盲目的学者们,出于对佛陀说法的无法理解和错误理解,才有另辟外道的自觉与不自觉的举动。表面是不引起争议,然结果是更加远离佛说的真谛。 无知始终是所有的根本。佛陀曾经把佛法比做一滴湖水,那错误思量是其他所有。学者们,终其一生,也只是在无知之湖中游荡。 而佛说,绝非信仰二字可以掩盖。相信佛说之道路,如理作意,随行其后,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