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今論第十章 談二諦 實有真空 聲聞者從空出有,起世俗心時,在他們心中仍有實在性現前

姓名或匿稱: 
常穎

中觀今論第十章談二諦 實有真空 內文提及:聲聞學者中,厭離心切而不觀法法性空者,側重己利而急於悟入無我我所。於悟入我空時,離執自證,是勝義諦。等到從空出有,起世俗心時,於一切境界中,依舊有實在性現前,是世俗諦。 從空出有,依舊有實在性現前 可以請法師明確指出出處? 或所引何經論嗎? 感恩~ 弟子頂禮

回應

一、常穎法友提問之「實有真空」二諦,從空出有,起世俗心時,於一切境界中,依舊有實在性現前。這與以下所引(一)《中觀論頌講記》所論之「鈍根」但證空性者。(二)《中觀今論》「悟真諦(悟偏真)」之情形類同。

 

(一)佛陀談空,目的在引我們窺見緣起的真相。我們因有自性見的存在,不能徹見緣起,永遠在生死戲論中打轉。要認識緣起,必先知道空,空卻自性,才見到無自性的緣起,緣起是本來空寂的。唯有在畢竟空中,才能徹底通達緣起的因果性相力用。不過,通達性空,有兩種人:一、鈍根:就是學大乘的在他證空的境地上,與二乘的唯入但空一樣。他知道因緣生法是畢竟空無自性的,在聽聞,思惟,修習,觀察性空時,是不離緣起而觀性空的。他雖知緣起法是因緣有,假名有,但因側重性空,到悟證時,見到緣起法的寂滅性,緣起相暫不現前。但空者所證的性空,是徹底的,究竟的。二、利根:他的智慧深利,在聞思抉擇時,觀緣起無性空;到現證時,既通達無自性空的寂滅,不偏在空上,所以說「不可得空」。雖可以不觀緣起,但也同時能在空中現見一切法的幻相宛然,這就是性空不礙緣起,緣起不礙性空的中道妙悟。但證空性者,他起初不能空有並觀,般若證空,緣起相就不現;等到方便智能了達緣起的如幻,又不能正見空寂。依這一般的根性,所以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慧眼於一切都無所見」,也是依此而說的。這初證性空無生的菩薩,有諸佛勸請,才從大悲本願的善根中,從空出假,在性空的幻化中,嚴土,熟生。那智慧明利的菩薩,證得不可得空,能空有並觀,現空無礙。依這特殊的聖者,所以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要方便成就,才證入空性。(《中觀論頌講記》p.24 ~ p.26)

 

(二)若就修行體悟說,這只有二類:(一)、悟真諦,(二)、悟中諦。悟真諦是:體悟第一義諦時,一切差別現象皆不顯現,唯有平等一味之理,是名但空、偏真。悟中諦是:悟得理性平等一如,而當下即是差別宛然的現象;現象差別宛然,而當下即是寂滅平等。真理,從智慧的體證說,不外悟偏真與圓中。中,即是統一切法,即假即空而即中的。……悟偏真,現象與本性是不相即的;悟圓中,假與空是相即的。但這是從悟境而方便說明的,在如實的悟證時,決不執取為是即是離的。(《中觀今論》p.195)

 

二、其經論出處,導師提示:

從凡入聖,即先從事修而後入真悟,所悟的理是什麼?這可安立為悟圓中與悟偏真的兩種。上面曾說到,西藏傳有二宗:(一)、極無戲論,(二)、現空如幻,天臺宗也說有偏真與圓中兩類。唯識家說真見道證真如而不見緣起,月稱論師也不許可見道的悟圓中理,但他們皆以究竟圓悟中道為成佛。中國的三論宗,不承認大乘有偏真悟,悟即是圓中的,二諦並觀的。考龍樹《大智度論》,是有偏真與圓中二類的,如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由般若慧泯絕一切而不取相,即是悟真性;方便智從空出有,才能行莊嚴佛土、成熟眾生的廣大行。大乘的慧眼,即見道的實相慧,《智論》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此即與藏傳的「極無戲論」相合。然論中也曾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這即泯絕一切而顯了一切,顯了一切而泯絕一切,即悟圓中的根據──此處龍樹所依的《般若經》,與玄奘譯不同。(《中觀今論》p.233 ~ p.234)

 

三、相關經論出處及其內容

(一)厚觀法師提供部派論典之解說:

※※異生聖者皆有忘念唯除世尊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2:「問:何等補特伽羅有忘念耶?答:異生聖者皆有忘念。聖者中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皆有忘念,唯除世尊,以佛成就無忘失法故。」(CBETA, T27, no. 1545, p. 58, c11-14)

 

※※阿羅漢並非念念無漏(念念是無學正見),有時也會起有漏世俗心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02(CBETA, T27, no. 1545, p. 527, b27-c5):時愛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唯一剎那,盡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盡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不動心解脫阿羅漢,金剛喻定及盡智唯一剎那,無生智流注長時相續,從無生智出,或起無學正見或起世俗心。一切阿羅漢皆修無學正見圓滿,而非一切皆現在前。

 

諸阿羅漢由忘念故,於時時間片有無記鄙惡所作。

《瑜伽師地論》卷50〈5建立品〉:「如來所有三不護文。如契經說應知其相。謂諸如來以要言之。於一切種鄙惡所作覆藏永斷。由三不護之所顯示。諸阿羅漢由忘念故。於時時間片有無記鄙惡所作。如來於此一切。一切皆無所有。」(CBETA, T30, no. 1579, p. 573, c27-p. 574, a2)

 

所以導師於《華雨集第五冊》提示【四果阿羅漢,也不免「失念」

依『阿含經』來說,證了初果的人,便是真正徹見了真理,那麼便永不退失。這種「不退」,並非一天到晚都在前,而是像把東西放在自己衣袋裏一樣,永遠存在於身上。在當時的印度,證初果的在家人不少,他們仍然擁有妻子、兒女,和事業田產,如普通人一樣,只是他們不會執有實我;對重大的戒不會再犯了。有時仍不免要「失念」。他們死了以後,往生人間、天上,對前生的修證,忘記了,這是「隔陰之迷」。但隔陰之迷,怕什麼呢!「七返生死」,在一定期間內,一定要解脫生死,不會永遠的「迷」下去。所以證果的聖者,是終究不會退失的。

 

證初果的,已經徹見真理,他的煩惱已經去掉了大部份,很多的「迷」(煩惱)消失了。暫時的「迷」,對他沒有什麼關係。二果也是這樣。至於三果,已經離欲不往來了,煩惱更要少些,不過有時仍會「失念」。四果阿羅漢,也不免「失念」,因為他仍留有業報身,還有那麼一點點。但阿羅漢般涅槃,不會有「隔陰之迷」了。(《華雨集第五冊》p.138)

 

(二)另請參考厚觀法師的《《中觀今論》講義》p.363~365

*西藏傳有二宗:(一)、極無戲論,(二)、現空如幻

宗喀巴大師造,《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7,福智之聲出版社,p.404

又有一類先覺知識,作如是言:「就立名言而立名者,略於二類大中觀師,謂於名言許外境者,名經部行中觀師;及於名言不許外境者,名瑜伽行中觀師。就立勝義,亦立二名,謂許勝義諦現空雙聚,理成如幻;及許勝義諦唯於現境斷絕戲論,極無所住。」二中初者許是靜命論師及蓮華戒等,其如幻及極無所住之名,印度論師亦有許者。總其印、藏自許為中觀之論師,雖亦略有如是許者,然僅抉擇龍猛菩薩弟子之中大中觀師,有何宗派若諸細流誰能盡說。

 

*唯識家說真見道證真如而不見緣起

(1)護法等菩薩造,《成唯識論》卷8(大正31,46b28-29):

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2)印順法師,《辨法法性論講記》,收於《華雨集》(一),pp.261-262:

在修行的五位(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中,經資糧位到加行位,修到世第一法,下一剎那,真正的智慧現前了,正見現前,名為見道。見道有二:一為真見道,二為相見道。正見是真見道,如《般若經》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真正的般若現前,一切的法都不現前。這就是畢竟空性,或名真如,或名法性。無能取、所取,無能詮、所詮,平等平等。禪宗有一句話:『說似一物即不中』,說他是什麼,就不是的,因為所認識的一切,所說的一切,都是名言,與法性不合的。真見道體驗到法性是怎樣的?那實在是不能說的。……菩薩在定中真見道,一切法都不可得,從真見道出定後,從般若起方便,或名後得智。……通達空性是什麼樣的,在後得智中,以世間語言、思想表達出來。法性是這樣那樣,其實這已不是真實的,因為有相可得,所以名相見道。真見道時,般若是無相的,沒有一切相,空相也沒有。當時是一切相不可得,唯識家如此說,中觀家也如此說。真見道證得真如,真如就是法性。沒有虛妄的,名真;這虛妄的有能取、所取的對立,能詮、所詮的差別,觸證得無二無別的,所以名為如。

 

(3)印順法師,《辨法法性論講記》,收於《華雨集》(一),p.265:

能取、所取,能詮、所詮,虛妄分別相現,真見道時一切不現前了。雖體證了,但一出真見道,一切相又現,雖能知一切如幻如化,與從前的認識不完全相同,但到底還要現起妄相。這如心裏明知月沒有動,可是眼見月在動一樣。這必須把那證悟到的,畢竟空的境地,在平常日用中去,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種種境界上去歷練,到了念念常證真理,幻空不二,斷盡一切煩惱,那就成佛了。

 

(4)印順法師,《華雨集》(第四冊)〈談法相〉( pp.261~262 ):

 經過修證以後的聖者們,對於「法相」的認識又是怎麼樣的呢?在修行的過程中,行者觀察自己的心,一定能在未證悟前,已經體驗到自心的剎那     生滅(即生即滅),變化無常。繼而通達了無常,無我,空等。到達能體悟一切法的真相時,就不像凡夫所認識的那種「相」了。唯識家說,真正證悟(見道)時,是沒有影像相的;體驗空性時(大乘中觀與唯識觀念上是相同的),一切相不現前,沒有心境對立的意義。不能不所,已超出了能所對立的境界(小乘稱為證入寂滅)。悟了以後呢?這其中是有淺深不同的。一分小乘,出了聖智證悟的境界,雖通達了世間,不取著世間,知道世間一切無常、無我,但由於慧力淺,所以在他眼前現起的相,還是與世間一般差不多,不過不會如世間一般的去執著它。舉例來說,如「雲馳月運」,看見月亮好像行得很快,這情景是那麼逼真。或者我們搭火車,在火車開行時,兩旁的樹木,就在我們眼前退行得很快。這是火車在開行的關係,火車在動,樹木並沒有動。但放在我們眼前的相,卻還是動的。聲聞體驗到的,就是這樣,不一定知道法相的如幻如化,多數學派還是將法說成實有。

 

*考龍樹《大智度論》,是有偏真與圓中二類的,如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由般若慧泯絕一切而不取相,即是悟真性

 

(1)《大智度論》卷71(大正25,556b26-27):

 般若波羅蜜能滅諸邪見、煩惱、戲論,將至畢竟空中;方便將出畢竟空。

(2)隋吉藏造,《淨名玄論》卷4(大正38,882a12-13):

 般若將入畢竟空,無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化人。

(3)印順法師,《般若經講記》,p.8: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

 

*大乘的慧眼,即見道的實相慧,《大智度論》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此即與藏傳的「極無戲論」相合。

《大智度論》卷39(大正25,348a6-27):

問曰:若爾者,何等是慧眼相?

答曰:……有人言:癡、慧非一、非異,世間法不異出世間,出世間法不異世間;世間法即是出世間,出世間法即是世間。所以者何?異不可得故。諸觀滅,諸心行轉還無所去,滅一切語言,世間法相如涅槃不異,如是智慧,是名慧眼。

復次,此中佛自說:「慧眼菩薩,一切法中不念,有為、若無為,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等,是名慧眼。」若菩薩見有為、世間、有漏,即墮有見中;若見無為、出世間、無漏,即墮無見中。是有、無二見捨,以不戲論慧行於中道,是名慧眼。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