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法「聯電」

與佛法「聯電」
聯華電子前董事長曹興誠過往曾叱吒於科技界及商場上,近來退休後時常公開分享佛法心得;我以一佛學專業的背景來聽他講演佛學,亦有不同角度的體會。

 
這些「知識人」(intellectuals)通常不太跑道場,也未必皈依特定師父,不是傳統意義下的「佛教徒」,而重於自覺自悟之「自性皈依」或「皈依自性三寶」,這亦顯示了佛法不共神教的特點。
 
「獨立性」本是佛法可貴特質,且不跑道場有不跑道場的好處。例如近來「福智僧團」因內部「接班人」爭議,閙得滿城風雨,不得安寧;如果護持信眾少了「正知正見」的準備,想必感到難為情,甚至對佛法及三寶失去信心。
 
當然跑道場有跑道場的優點,所謂「良禽擇良木而棲」,只是要找對道場即是。如前聯電執行長顏博文於今年(2017)暑假退休後,隨即轉到慈濟基金會擔任慈善志業執行長,從世間財的追求轉為功德財、智慧財的累積,也是與佛法「聯電」之一例。
 
印順法師在<建設在家佛教的方針>一文說:「復興中國佛教,說起來千頭萬緒,然我們始終以為:應該著重於青年的佛教,知識界的佛教,在家的佛教。」(《教制教典與教學》p81)可知,知識份子接受佛法乃是佛教發展前景的一個指標,有高素質的佛法追隨者,才會有好的佛教信仰品質以及光明前程,因此我們樂於看到這樣的「見證」,看到科技人與佛法「聯電」,進而連心、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