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個回覆:北拘羅州乍看似乎沒有這些苦……既是這樣,那麼為何還要出離呢?

姓名或匿稱: 
微塵

承上個問題 請問大德,佛法說的苦等等,都是建立在這個地球上眾生能感受到的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這些的苦是眾生之所以發起出離的原因吧,然而在北拘羅州乍看似乎沒有這些苦,那麼是否一定程度上說佛法對那類眾生並不適用、不那麼全面,還有既是這樣,那麼為何還要出離呢?

回應

微塵法友的理解甚是!因此經說「北拘羅州是八難之一」;而《增壹阿含經》〈等見品34〉則云:「人間為善趣;……諸佛世尊皆出人間」,此閻浮提國土的人間乃是最適合修習佛法之處,試歸納印順導師的四點開示:

一、須彌山中心的世界觀,是佛教古典的一致傳說。…….我在《佛法概論》中,曾有過一項解說。…….對於這一問題,我有幾點意見:一、佛是德行的智慧的宗教家,他著重於引人離惡向善,斷惑證真。對於世界的情況,只是隨順世俗所說的世間悉檀換言之,佛說的天文地理,是隨順當時印度人所知的世界情況而說,並不是照著佛陀知見的如實內容來說。(《佛法是救世之光》p.416)

 

二、我以為,像佛教流傳的世界情況,是「釋尊部分的引述俗說,由後人推演組織完成」。如漢譯《長阿含》的《世記經》(體裁與內容,近於印度的往世書),特地詳細的論述世界情況,而阿育王時南傳錫蘭的巴利文本,還沒有此經。其實此經的序分,明白說到由弟子間的商議而引起。與此經內容大同小異的《立世阿毘曇論》,屬於論典,說這是「佛婆伽婆及阿羅漢說」。這不但說明了,這裡面包含了佛弟子所說的成分,更證明了這只是由佛弟子討論組織完成,認為合乎佛意。可是,佛說的不一定如此。(《佛法是救世之光》pp.417-418)

 

三、事實的北俱盧洲,是否如此,現在還沒有發現這樣的樂土。(《佛法是救世之光》pp.423 -424)

 

四、佛陀何以必須出在人間?人間有什麼特勝?這可以分為四點來說:一、環境:天上太樂,畜生、餓鬼、地獄──三途太苦。太樂了容易墮落,太苦了也無力追求真理與自由。人間也有近於這兩邊的形態:如生活寬裕,遺產豐富的,由於物質的過分享受,窮奢極欲,每每汩沒自己,弄到墮落而後已。反之,太貧苦了,由於生活的逼迫,為衣食等所苦,或作殺盜等惡業,少有機會能從事學問,追求真理與自由。苦樂均調的人間,尚有此種現象,何況極樂的天堂,極苦的地獄!經上說:帝釋天為了佛法,特來世間稟受,但他在享受五欲時,竟然完全忘記了。太樂太苦,均不易受行佛法,唯有苦樂參半的人間,知苦而能厭苦,有時間去考慮參究,才是體悟真理與實現自由的道場二、慚愧:《增含‧慚愧品》說:「以其世間有此二法,……不與六畜共同」,這是人畜的差別處。人趣有慚愧心,慚愧是自顧不足,要求改善的向上心;依於尊重真理──法,尊重自己,尊重世間的法制公意,向「輕拒暴惡」,「崇重賢善」而前進。這是道德的向上心,能息除煩惱眾惡的動力,為人類所以為人的特色之一。三、智慧:三惡趣是缺少智慧的,都依賴生得的本能而動作。人卻能從經驗的記憶中,啟發抉擇、量度等慧力,能設法解決問題。不但有世俗智,相對的改善環境、身心,而且有更高的智慧,探求人生的秘奧,到達徹底的解脫。人間的環境,苦樂兼半,可以從經驗中發揮出高尚的智慧。如不粗不細的石頭,能磨出鋒利的刀劍一樣四、堅忍:我們這個世界,叫娑婆世界,娑婆即堪忍的意思。這世間的人,能忍受極大的苦難,為了達到某一目的,犧牲在所不惜,非達到目的不可。這雖也可以應用於作惡,但如以佛法引導,使之趨向自利利他的善業,即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直達圓滿至善的境地。這四者,環境是從人的環境說;後三者,是從人的特性說。《婆沙論》解說人為「止息意」、「忍」、「末奴沙」三義;《起世經》等說「勇猛」、「憶念」、「梵行」三事的勝於天上,與今所說的三者相同。(《佛法概論》pp.54-55)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