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思想翻轉」

再談「思想翻轉」

「思想翻轉」 是為了捨離執著、活化思維,這是般若、中觀一脈相承的思維理路。然而未必所有人都易於掌握,甚而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如《中論》所說:「不能正觀空,鈍根則自害,如不善咒術,不善捉毒蛇。」
 
「思想翻轉」 或「翻轉思想」,衝擊一個人的思維慣性,過去既有的認知不時被挑戰和否定。然而「幻滅就是成長的開始」,如《金剛經》所要傳達的空性思想,透過不斷的解構再解構、揚棄再揚棄,使得思想境界得以進升和超越。
 
般若思想、中觀知見如一把銳利的劍,斬除種種盲情迷妄,讓人從虛幻的執著中走出;佛教作為一種覺悟的宗教、佛法作為一種智慧的教法,其覺悟與智慧即在於此。
 
信仰給人依靠,但不是給人依賴,我們可以虔誠信仰,但卻不應執著信仰,在佛法中更是如此,尤其「空觀」之修學特別如此,一如《中論》:「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自我否定是自我反思的一種形式,自我否定是困難的,然而佛法要人從自我否定中「翻轉思想」,智愚之別也在這裡看出分野。 
 

相關文章 思想翻轉

回應

病毒,它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說它是生命,離開了宿主,它無法繁殖,没有基本的代謝活動;說它是非生命,它又可以透過宿主繁衍、傳遞、散布,導致很多身體疾病,因此有的生物學家把病毒稱為“借來的生命”。…… 病毒是DNA或RNA,有些是蛋白質,但是病毒本身没有细胞結構支撑其代謝活動,所以不得不寄生,找到宿主,再寄生在其细胞中。「思想,它既是活的也是死的,說它是活的,離開六識,它無法繁殖(透過意識延續思考、透過身與口向外散布、傳遞),它死的狀態就是沒有生命的圖形(文字)和無意義的聲音(語言)。但若說它是死的,它又可以透過宿主產生自己是活著的意識,認為所有現象必定有其意義(思想和識不同,識只能存在剎那剎那生滅的每個眼前(當下),而思想只能思考眼前一秒以前的過去和尚未發生的未來,永遠不在當下,因此也導致了許多心理疾病。有些佛教徒把思想稱為“妄心”或“心所法”,但它們的生命也的確是“借來的”。……思想是二元概念(善惡、對錯、苦樂)或二元外的,包括記憶、時間、自我等所有概念。但思想本身並無實體,需要大腦或稱心意識來延續其生命活動,所以不得不寄生,它通常透過人的眼識、耳識傳染、繁衍,然後再寄生在人的心意識裡。」……就像腸道裡有好菌壞菌一樣,好的病毒可以幫助人培養安忍心、對生命有正確的理解和產生平靜(對生命和外境沒有貪欲和執著),而壞的病毒就會導致內心產生種種痛苦。「空觀」不會透過思考而產生,反而需透過“不思考”而達成。察覺思想是“被覺知的”或是“被聽見”的每個當下,當下的心是覺知而不是思想。無思無想的時刻……那裡有智慧和愚痴的分別嗎?沒有。即使有思有想的時刻,覺知也無法分別智愚,因為它就只是單純的對思想的生滅現象“如實知”,能起分別的不是覺知,是隨之生起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