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是一種價值

                                                              安靜是一種價值
記得幼時,當小朋友太吵,老師會說:「最高品質」,我們接著大喊「靜悄悄」,吵雜不休的聲音瞬間都安靜下來。

難而,這豈止是用來「對付」小孩,用在大人身上猶然。安靜雖未必是「最高品質」,但卻是一相當高的價值,不管對一個人的工作或生活皆是。
 
人世間很多問題不在於「解決」,而在於「消解」,消失了就解決了,把原先製造出來的問題取消掉,自然而然不成問題、沒有問題。
 
包括疾病也是,生病有時是太過忙碌、太過操勞,身體出現狀況;一旦放鬆、放空身體自然就好轉,實所謂的「『無為』而『治』」。
 
相對於「謀定後動」,人通常過於躁動,動得太多、太大,問題就出現了,此時需要的是安靜,「靜為躁君」。
 
幾乎所有修道傳統都強調「止靜」工夫,如《大學》之「止、定、靜、安、慮、得」,《老子》之「致虛極,守靜篤」、「我好靜而民自正」;佛教「增上心學」即禪定之學,《阿含經》處處要人「獨一靜處,專精思惟」等。
 
什麼都不做,只是靜靜地坐著,坐得很穩、很久,而能感受到喜樂,這本身即是一門深刻學問。如日本禪僧澤木興道說:「當你只是坐禪的時候就是佛,就是完美的人生。」
 
年紀漸長的人,要不時告訴自己步伐放緩、身段放軟。不只是步伐身段,心態亦然,隨順因緣接受各種可能的安排。
 
放緩、變軟而至於不爭;事實上也不是不爭,而是沒什麼好爭,「人生短短幾個秋」,又有什麼好計較?──爭強好勝是內心不寂靜的表現;相對的,安靜下來,「反身而誠」,自可得到最真實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