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保持開放

信仰保持開放
十四世達賴喇嘛雖然長期流亡在外,但卻活躍於國際社會。近來佛教與科學互動的場合中,達賴喇嘛觀點時常被提起,可說西方人注意到佛教思想,達賴喇嘛扮演重要推手。

 
相對於部份宗教徒,認為科學研究破壞信仰,達賴反倒主張科學對宗教信仰的助益,而對科學研究保持開放態度,甚至認為科學所證明的事實若與佛教的理解相衝突,佛教必須隨著作改變,而永遠接受與事實相符的論點。[1]
 
達賴喇嘛屢屢強調此立場,不同著書中都表達相似的觀點,如說:「如果科學分析確切證明佛教某些陳述是錯的,則我們必須接受科學的發現,並放棄那些主張。」[2]此外,達賴喇嘛還提到,我們須藉由現代的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心理學等科學新知,來時時更新(updating)佛教學習的課程。[3]
 
達賴喇嘛的開放、開明及尊重多元,固然受到許多科學家暨知識份子的歡迎與欣賞,但也受到不少傳統佛教徒的批評和質疑。例如,當佛法的見解和科學不一致時,為什麼是佛學讓步而不是科學呢?換言之,為什麼不是科學之誤而卻是佛學呢?達賴喇嘛"抬高"科學、"低估"佛學的說法,是否是一種自貶身價、自我矮化呢?
 
誠然,就傳統信仰者的角度而言,佛學和科學理解的世界不一致時,當然是佛陀的智慧高於科學家,而不是反其道而行;畢竟這些科學家都是世俗中人,缺乏出塵智慧,研究雖深但依舊是染污心行、世智辯聰,因此何能與佛智較量呢?
 
這是否意味著達賴喇嘛是錯的?而傳統佛教徒的觀點是對的?亦或是達賴喇嘛的看法僅是一種方便施設呢?
 
若問我的看法,我是傾向支持達賴喇嘛的,佛法雖重視信仰,但卻是理智的信仰,而不是未經揀選,一律視佛經所記載的都是無上真理,不容任何懷疑或挑戰。相對的,傳統佛教徒的立場,其信仰之真切雖令人感佩,但似乎顯得保守、落伍和封閉。
 
這讓我想到,佛滅後兩派弟子對於微小戒律的兩種看法:一是接受戒律的絕對權威,而認為要「輕重等持」,另一是重法輕律而認定「小小戒可捨」。在這兩派當中,開通、開明的達賴喇嘛應是傾向於後者,而未必是前者。如今面對科學和佛學的交會問題,似乎也有守舊派和創新派間的角力,未來發展仍待持續關注。

[1] 原文為“If science proves facts that conflict with Buddhist understanding, Buddhism must change accordingly. We should always adopt a view that accords with the facts.”
[2] 見Dalia Lama, The Universe in a Single AtomThe Convergence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2006, p. 3.
[3]以上可見Anne Harrington and Arthur Zajonc, The Dalai Lama at MI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14~15.

回應

我個人認爲版主的翻譯不是很貼切:

「如果科學分析確切證明佛教某些陳述是錯的,則我們必須接受科學的發現,並放棄那些主張。」

原文為“If science proves facts that conflict with Buddhist understanding, Buddhism must change accordingly. We should always adopt a view that accords with the facts.”

我主張應該譯爲:

「如果科學證明了一些事實與佛教的見解有分歧,佛教就必須做出更正。我們應該時時都采用與事實相符的見解。」

 

-------------------

 

另外,我個人的解讀是,這個主張基本上就是要强調“契理契機”的重要,這是現代弘揚佛法應有的實際考量。前提應該是承認科學(而非“僞科學”)的客觀性,這些“事實”也應該是限與一般科學所涉及的物質世界,特别是對於佛教的宇宙觀。印順法師也持有相近的看法,佛經所記載的應該含有引述古印度俗說的成分,反映的是古印度的思想認知(部分與現代科學不符),而未必全都是佛智或神通所得的現實真理: 

佛陀為理智的道德的宗教家,有他的工作重心,無暇與人解說或爭辨天文與地理。佛法中的世界安立,大抵是引用時代的傳說,如必須為這些辯說,不但到底不能會通傳說,而且根本違反了佛陀的精神。像上面所說的,組織完備的世界情況,是後起的。因為,漢譯的《長含‧世記經》,廣說這些,但巴利本缺。與此大同的《立世阿毘曇論》,屬於論典,說是「佛婆伽婆及阿羅漢說」(論卷一)。可見釋尊曾部分的引述俗說,由後人補充推演,組織完成。從釋尊的引述中,我相信,釋尊時代的須彌山與四洲,大體是近於事實的。 
(詳見:《佛法概論》 第九章 我們的世間 --> 第一節 世間的一般狀況 --> 須彌山與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