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量與三慧

三量與三慧
佛法說「聖言量」、「比量」和「現量」,「量」是認識之意,測量、打量一事物的樣態,如一桌子的高低、大小即是度量出來的,一旦量測出結果來可以進行描述,也就是所謂的認識(形成知識)。

 
佛法說「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似乎可以對應到「三量」的思維架構,即依經教之言得「聞慧」(也因此「聖言量」、「至教量」亦言「聞量」),「比量」推論得「思慧」,「現量」實證得「修慧」。這三慧又可初步對應到佛法中所說之「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和「實相般若」。
 
只不過「三量」在「量論」上所重是知識的途徑,與「聞思修」之強調智慧未必相同,但都關心真實的認知,唯有真實認知才足以言解脫(「見真實而得解脫」)。此外,知識也當為智慧所用,世俗知識最終應是助益於出世智慧之完滿,當中關乎「二諦」,也關乎另一種意義的「轉識成智」──「轉變知識成為智慧」的修行過程。
 
「三量」與「三慧」論理架構之一致,相信佛典亦有相似記載,此或也可以看出「法法相資」、「法法相潤」等道理。
 

相關文章 「三量」的修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