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舉,慢,無明,在二界各是指何而言?

姓名或匿稱: 
林文亮

「佛在經中說:「斷五(順)上分結得阿羅漢。」五順上分結是: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色貪,無色貪,是色界與無色界的貪染。掉舉,慢,無明,也應該是二界不同的。」(《成佛之道》(增注本),p.244)

請問這「掉舉,慢,無明,在二界各是指何而言?」

這裡的「無明」是指「根本無明」(或稱俱生無明?有法師這麼說)?與三結所斷的「身見」(薩迦耶見,「愚於無我」的「我見」)有何不同?

回應

提問一、這裡的「無明」與三結所斷的「身見」(薩迦耶見)有何不同?

初果所斷的「身見」等三結煩惱,是屬於「見道所斷」的煩惱(見惑),依說一切有部的分類,它包括「八十八使(煩惱)」,是以「理惑」為主,其體性為「十種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身見(薩迦耶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疑(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是屬於「理惑」。「無明」是指「痴」,含攝「事惑」,在「俱舍五位七十五法」中,是歸屬於「大煩惱地法」,遍通於一切污染心的心所法。但初果尚未斷盡欲界的「痴」煩惱。

 

初果以上所須斷的是「修道所斷惑」(思惑),共有八十一品煩惱。它包括:欲界的「貪、瞋、痴、慢」、色界及無色界各別的「貪、痴、慢」(上二界已斷「瞋」)。

 

提問二、「掉舉,慢,無明,在二界各是指何?

請參閱《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12〈五法品6〉:「五順上分結者,云何為五?一、色貪順上分結;二、無色貪順上分結;三、掉舉順上分結;四、慢順上分結;五、無明順上分結。色貪順上分結者,色貪云何?答:於色界繫修所斷法,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貪愛。是名色貪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界、生於色界、結色界生,故名色貪順上分結。無色貪順上分結者,無色貪云何?答:於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貪等貪執藏防護耽著貪愛,是名無色貪。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無色貪未斷未遍知故,便往無色界、生於無色界、結無色界生,故名無色貪順上分結。掉舉順上分結者,掉舉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不寂靜不極寂靜、掉舉生性等掉舉生性心躁擾性。是名掉舉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掉舉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無色界、生於色無色界、結色無色界生,故名掉舉順上分結。慢順上分結者,慢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慢恃執慢性、心高舉心輕蔑,是名慢順上分結,廣說如前。無明順上分結者,無明云何?答:於色無色界繫修所斷法,諸無智愚癡無明黑闇。是名無明順上分結者,下分謂欲界,上分謂色無色界。由此無明未斷未遍知故,便往色無色界、生於色無色界、結色無色界生,故名無明順上分結。」(CBETA, T26, no. 1536, p. 420, a3-29)

 

三、提問三:「無明」是指「根本無明」(或稱俱生無明?有法師這麼說)?

根本無明」或「俱生無明」在《阿含經》未見提出及釋示。其相近的思想(如「根本無明」與「無明住地」)後來出現於後期大乘經論中,例如: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5:「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CBETA, T19, no. 945, p. 124, b28-c2)

 

《攝大乘論釋》卷1:「此中不共無明者。謂於一切善不善無記煩惱隨煩惱位中。染污意相應俱生無明。」(CBETA, T31, no. 1597, p. 326, a23-25)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1:「「煩惱有二種。何等為二?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住地有四種。何等為四?謂: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此四種住地,生一切起煩惱。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比無明住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CBETA, T12, no. 353, p. 220, a2-8)

 

(一)導師於《勝鬘經講記》有如下之解說:

《阿含》及毘尼說:阿羅漢斷煩惱,但有不斷的,名為習氣。此習氣,即本經的住地。羅漢不斷習氣,辟支佛稍侵習氣,唯有佛,煩惱習氣一切斷盡。二乘不斷的習氣,在聲聞學派中,稱為不染污無知。無知即無明的別名;習氣,是極微細的無明,這與大乘的無明住地一致。龍樹說:『聲聞辟支佛習氣,於菩薩為煩惱』。聲聞學者,以為習氣是不染污的,無礙於生死的;而在大乘學者看來,習氣是微細的染污,還是要招感變易生死的。二乘不斷,而唯佛斷盡的無明,大乘學者說,菩薩在修行中,已分分漸除;佛究竟斷盡無明。所以,或分無明為十一重,二十二愚等。大乘所說的無明住地,實為根本教典所固有的,不過與聲聞學者解說不同。(《勝鬘經講記》,p.155)

 

(二)對此後期大乘經論不共於「聲聞佛教」之思想,導師有如下評論:

 

後期中觀學,在「後期大乘」經論流行的時代,引起種種新的問題。「佛法」所開示的,是生死的解脫。「後期大乘」的《勝鬘經》,提出了兩類生死。生死是煩惱(kleśa),業(karman),(生死)苦(duḥkha)的延續。《勝鬘經》在一般的煩惱——四種住地(與一般所說,見所斷、修所斷煩惱相當)外,別立無明住地(avidyā-vāsa-bhūmi)。在有漏的善惡業外,別立無漏業(anāsrava-karma)。在一般的生死,一次又一次的分段生死外,別立意生成身(manomaya-kāya)的不可思議變易死(acintya-pariāma-cyuti)。無明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得意生身的變易生死。這是在共三乘所斷的五趣生死外,別有大乘菩薩不共的生死,究竟解脫,才能成佛。說明大乘的不共,有二乘共斷的煩惱障(kleśâvaraṇa),佛菩薩所斷的智所知障(jñeya-avaraṇa)。在離執證空方面,聲聞離我執,證補特伽羅無我(pudgala-nirātman),或名生空——補特伽羅空(pudgala-śūnyatā);大乘更離法執,證法無我(dharma-nirātman),也就是法空(dharma-śūnyatā)。這些論題,解說上或多少差別,卻是「後期大乘」所共說的。(《印度佛教思想史》,pp.363-364)

 

在印度佛教史上,初期大乘法,是從三乘共法而通向大乘不共法的關鍵。天臺所說的「別教」,是不共(二乘的)大乘,菩薩特有的行證。別說大乘不共的惑業苦:在見思惑外,別立無明住地;在有漏業外,別立無漏業;在分段生死外,別立意生身與不可思議變易死,所以天臺宗有界內生死、界外生死的安立。「初期大乘」說真諦與俗諦,緣起幻有即空性。「後期大乘」說如來藏,自性清淨心,以空為有餘(不了義)說,別說不空──中國所說的「妙有」,天臺稱之為中諦,那是別教了。這些,正是「後期大乘(經)佛法」的特色。 (《華雨集第四冊》,pp.12 -13)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