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毘婆沙論解釋發智論,認為「以五根為世第一法」「以五根為但心所」等語,請問是何意也?

姓名或匿稱: 
琵紗子

導師在書中提到「《大毘婆沙論》,乃《發智》之釋論,...。《發智》學者得王之護持,乃釋「論」以裁正眾說。凡有部別系,同系諸師,悉致破斥,於譬喻者及分別論者,尤為其彈斥之的。論成,說一切有義大成,一時呈隆盛之勢。然說一切實有,至此而極;機械之分析,亦於此而極,盛之極即衰之始也。如以五根為世第一法,犢子、經量、舊阿毘達磨師並同。古義本就總聚而約特勝以標名,《發智論》自分析之見地,以五根為但心所也,改立心心所法為世第一法。」(《印度之佛教》,pp.173-174)

請問發智論認為「以五根為世第一法」,是指依信進念定慧修行到極致,即能依此世第一法出世?

又發智論「以五根為但心所」,是指五根是有為有漏法?

回應

讀《印度之佛教》同時,最好能參考《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等導師後期之著作。

 

一、導師所引《發智論》及《大毘婆沙論》相關原文: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於此義中,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何故名世第一法?答:如是心心所法,於餘世間法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故名世第一法。復次如是心心所法為等無間,捨異生性得聖性,捨邪性得正性,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CBETA, T26, no. 1544, p. 918, a10-18)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2:「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有作是說,若五根為等無間入正性離生,是謂世第一法。

問:誰作此說?答:是舊阿毘達磨者說。問:彼何故作此說?答:為遮餘部故作是說,不必唯說五根為性,謂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一切異生悉不成就。問:彼部何故作此執耶?答:彼由契經故作此執,謂契經說:若有五根增上猛利,平等圓滿多修習故,成阿羅漢諸漏永盡。從此減下成不還者,次復減下成一來者,次復減下成預流者。若全無此信等五根,我說彼住外異生品。……。由此經故,彼執五根唯是無漏。為遮彼意故,舊阿毘達磨者說,世第一法以五根為自性,世第一法在異生身,故知五根亦通有漏異生,定不成有為無漏故。……」(CBETA, T27, no. 1545, p. 7, b26-p. 8, a17)

 

二、導師的解說:

大眾及分別說系主張:五根唯是無漏的、出世的。

說一切有部與犢子部(及舊阿毘達磨師、持經譬喻師)等主張:世第一法以五根為性,通於有漏(及無漏)。到了《發智論》及《大毘婆沙論》時,有了新的融和綜合解說。

 

(一)「在部派佛教中,信根的意義,也是有異說的。如「分別論者執信等五根唯是無漏」,而說一切有系是通於有漏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09)

 

(二)〈世第一法〉,是本論(筆者按:此指《大毘婆沙論》)的初章。舊阿毘達磨師,持經師,與說一切有部的近支——犢子部,都是說「五根為性」。這顯明的分別了與大眾、分別說系的不同。大眾、分別說系,以為五根唯是無漏的、出世的;有部與犢子部,說世第一法五根為性,這當然通於有漏了。到了《發智論》,卻說「心心所法為性」,這為什麼呢?犢子部以為「唯是五根為性」,而《發智論》主,從融和綜合的觀點,知道心與心所是相應的,是營為同一事業的,所以不應如犢子部那樣說。到了《大毘婆沙論》,從三世有的,融和綜合的見地,推論得更深細。過去、未來的心心所法,是否世第一法?結論是:過去的是;未來法不成等無間緣,所以不是的。世第一法(心心所)的隨轉色,心不相應行(四相),是否世第一法?世第一法的「得」,是否世第一法?結論是:除「得」以外,其他的都是。這樣,世第一法到達了「五蘊為性」筆者按,五蘊分為:心、心所、色、無為法、不相應行法等「五位」)的毘婆沙師義。《大毘婆沙論》的五蘊為性,實本於《發智論》的思想原則發展而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242)

 

(三)「古代阿毘達磨論者,特重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如銅鍱部的《無礙解道》,處處詳說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支於前,然後略說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舍利弗阿毘曇論》,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三品,都屬於〈非問分〉,也表示了這一意義。其中,五根(五力)一直成為論究重心。因為,大眾部(及大陸分別說系,《舍利弗阿毘曇論》也如此)以為五根唯是無漏的;而上座部中,銅鍱部,說一切有部,犢子部系,都說五根通於有漏及無漏。所以修證次第——從有漏到無漏,都約五根來說明;以五根為世第一法,成為上座部系異於大眾部的特點。這可從《大毘婆沙論》而明白的理解出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131)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