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法友 (未驗證) - 週六, 2021-12-04 17:29
姓名或匿稱:
張省三
「生死果報,既由業力而來,那麼想解了生死,大家也許以為:把業力取消了就得。可是,業是不能取消(可以減少它的影響力)的,也是不必取消的。佛說:業從惑起,所以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學佛三要》,pp.220-221)
很多人都說學佛要消業障。學佛要拜懺、要消業云云。很多老法師也這麼說。包括我們熱中學習的有名老法師,一直到死,都還這麼說。
唯有導師幫我們指出「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成佛之道》(增注本),p.172),讓我們不為錯誤說法所迷,走向正確的斷惑解脫之道。但是不知導師說的「佛說」,是指哪部經論?
- 瀏覽次數:5197
回應
回應:佛說:業從惑起,所以斷除了惑,生死就解脫了。這是指哪部經論?
一、這是釋尊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緣起」的經典(在《阿含經》中甚多類似的經文)
(類似經文)
二、「十二緣起」:生死的惑、業、苦──因果鉤鎖,眾生在流轉中不得解脫,導師有「流轉門」及「還滅門」之開示
三、有關「惑、業、苦」與「十二緣起」之相關性,請參考
回應「十二支中的無明支是否等同於見惑?愛取支為思惑?」
https://yinshun-edu.org.tw/zh-hant/comment/63977#comment-63977
四、「業力不失」(如何能夠消業?)之探討:在「緣起」法中,名為「有」(存在的);也名為「行」(動作的)。在受報以前,永遠是存在的。
五、唯有導師幫我們指出「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
「唯有導師」如此嗎?其實(北傳及南傳……等)法師及大德們為大眾講述《阿含經》時,必然會有以上的開示!
所以,請學習導師思想並崇敬導師的法友,謹慎其言,以免因敬師的「稱譽之情」,而引來其他教友的「譏毀之評」。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