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不如所取有」的意義

姓名或匿稱: 
道光
諸位法師好!
 
我現正在讀印順導師之『中觀今論』,我讀到 p.79:
『而唯識專從觀空以明「不如所取有」,不能即因果而明空,此即是二宗的不同。』我不知道句「不如所取有」是甚麽意義? 想指甚麽? 請帮助我! 感謝恩! 

回應

此「不如所取有」的意義是:所取不是真實的有。換句話說,外境(所取)並不是如我們所以為的真實存在(有)。

唯識學系的修行次第,是先以「能取識」,遣除「所取境」的真實,進而達到「境識俱泯」的圓成實性(真如平等性)。

參閱下列相關資料:

印順法師,《如來藏之研究》,p.228

「唯識」,一般是說「遣境存識」,「遣境留心」,也就是唯有內識,沒有離心的外境。

 

《辯中邊論》卷1(CBETA, T31, no. 1600, p. 465, a5-15)

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依境無所得,識無所得生。……

由識有得性,亦成無所得,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p.269-270

一切唯是虛妄識所現,識是(世俗)有的,不能說是無。觀一切唯識所現,所以遍計所執相――心外的境是空了。

先依(依他起)識有而觀(遍計所執)境空,進一步,心是由境為緣而起的,沒有境也就沒有心識可得(依他起也名「勝義無自性」),識也就泯寂不起了。

這樣,有所得的識,無所得的境(即三相的前二相),都不可得,無二無別而顯平等法性――圓成實相。

以上,提供參閱

導師著作答客問版主:利生無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