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搜尋本站:
登入
|
Register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
主編隨筆
網路讀書會
導師著作答客問
佛法討論區
佛法珠璣集
網路芳鄰
關於我們
檔案下載
公告事項
首頁
» 也學善財童子的遊方參學
也學善財童子的遊方參學
週五, 2010-07-09 17:58 botMagician
去芳鄰參訪:
相關道場網站
印順文教基金會
首頁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福嚴佛學院
site map
印順導師頌
Facebook
美國印順導師基金會
首頁
佛法度假
正覺之音
妙心寺
首頁
妙心有聲圖書館
apple5713 的頻道
弘誓學院
site map
弘誓月刊
法印文庫
研討會論文發表
III
|
IV
|
V
|
VI
高雄市正信佛青會
首頁
影音及語音庫
美國菩提學會
首頁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瑜伽師地論》經論對讀
菩提會訊
Dharma Talks in MP3
慧日講堂
印順導師頌
印順導師寫作及出版年表
上課影音資料
寂靜禪林
首頁
書籍下載
佛法問答
Audio || Video
遇見網路教室,論壇
惠敏法師e學園
課程包括:雜阿含經論會編、中阿含因品念處經等
覺風全球網路電視台
授課老師:寬謙法師
課程包括:成佛之道、學佛三要、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解深密經、唯識三十頌暨八識規矩頌、大乘起信論...等
瀏覽次數:45319
回應
發表新回應
您的名字:
電子郵件:
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不會公開顯示。
首頁:
標題:
回應:
*
輸入格式
Filtered HTML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可使用的 HTML 標籤:<a> <em> <strong> <cite> <ul> <ol> <li> <dl> <dt> <dd> <h2> <h3> <h4> <h5> <h6> <blockquote> <q>
自動斷行和分段。
所見即所得(CKE)
自動將網址與電子郵件地址轉變為連結。
更多關於格式選項的資訊
CAPTCHA
這個問題是要驗證您並不是自動化程式,以防止本站被貼入大量廣告。
請輸入圖片內的文字 ?:
*
請輸入圖片上的文字。
Leave this field blank:
芳鄰
真常唯心論的修道次第
閱讀全文
導覽
HELP
撰寫提示
手冊
聯絡
建立內容
印順導師著作-答客問
討論版主題
最新文章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Accelon 2017 可全文檢索)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本站舊版網頁)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光碟
[
來源網站
]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最新回應
Game LIFE 遊戲情報
35 分鐘 13 秒 前
成就者的涅槃,真的是身心俱灭吗?
8 小時 30 分鐘 前
我
4 天 3 小時 前
识
4 天 4 小時 前
感恩教導!
5 天 8 小時 前
沒有解釋到重點吧
1 週 2 天 前
非有非無
1 週 6 天 前
回應「禪定是生天的因業?」
1 週 6 天 前
回應「三福業的兩種說法」
1 週 6 天 前
回應「《唯識學探源》p63的圖片有各種劃線 (實線,虛線,曲線,圓圈....等)的含意及相關的關係」(有關「法體恆住,用有起滅」
4 週 1 天 前
導師著作答客問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禪定是生天的因業
三福業的兩種說法
《唯識學探源》「 第二項 有部的假名我與犢子系不可說我的關係」p.63 的圖片
何謂亦有亦無或半有半無?
暧,顶,忍,世第一法
離五欲五蓋與入定
上座部以為是可能的;大眾部系以為不可能
有情的出生
正見增上者,終不墮惡趣
六度、四攝
如果我在FB分享印順長老中論講記全文請問同意?
印順導師相信華嚴經、法華經、阿彌陀經是 “聖言量” 嗎?
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解脫與社會環境的變革
唯識無境:從了義與不了義如何抉擇中觀與唯識
中國佛教中的唯心大乘,若是本體論,是否意味著有乖離於佛法緣起論?
印順法師又沒成過佛,那麼他的《成佛之道》純粹是假的嗎?
中觀今論第十章 談二諦 實有真空 聲聞者從空出有,起世俗心時,在他們心中仍有實在性現前
無受三昧
关于佛教在印土
印順法師認為「天臺思想不可信、禪宗不可信」嗎?印順法師是如何評判中國佛教的天臺、華嚴、禪宗、淨土的?
真常唯心系在印度有代表人物嗎?
有人批評印順導師採用世俗本位的歷史考證方法,對佛教造成傷害,使大乘信仰被遮蔽。
印順導師「完全否定天道的存在」,只是主張「唯人間的人間佛教」嗎?
印順導師主張人本理性主義,而否定超越常人的神秘經驗嗎?
1
2
3
4
5
6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新的討論版主題
請教幾個關於大寶積經的問題
阿含本義-我心覺醒 永離苦受
臨終
雜阿含351經
印順導師墨寶:深信從正見正信(真信)中來
閱讀全文
佛法珠璣集
四緣說與四因說
空不等於沒有
神通難抵業力
「辨證論治」
既新詮又誤讀
佛法中的唯物思維
存在與實在
「無為」
「後設認知」
試論「意業為重」之倫理學特質(六)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主編隨筆
我研讀唯識的報告
克里希那穆提之宗風與佛法
印順導師對於中國佛教復興之懸念探微
北京《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簡體版出版座談會——大陸教界及學界對印順法師佛學思想之看法
轉載宣方教授大作〈批印諸文學術失範和學風問題舉隅〉
印順文教基金會推廣教育中心通啓
本中心很榮幸敬邀慈濟大學林建德教授主持我們中心「佛法珠璣集」佛法討論版
勝解正見(空性)與佛法的宗教生命
從宗出教話蘭若(妙雲蘭若建寺五十週年邀稿)
略談人間佛教「人菩薩行者」的修學目標
1
2
下一頁 ›
最後一頁 »
使用者登入
使用者名稱:
*
密碼:
*
註冊新帳號
索取新密碼
主編隨筆
網路讀書會
導師著作答客問
佛法討論區
佛法珠璣集
story | about seo
回應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