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從學者心行中論三乘與一乘

 三乘與一乘,一向是學教者的諍論處。三乘是權還是實?一乘即三乘中的大乘,還是出三乘外?諍來辯去,終究是不了了之。近來讀到『正法華經』的譯者 ──人稱燉煌菩薩竺法護所譯的『修行道地經』,發見附有有關三乘與一乘的古義,簡單明白,特略為介紹。

  從發心說,有厭離生死心與大菩提心;從目標說,有入涅槃與成佛道。由於眾生的根性不一,如來的應機施教不一,於是乎有三乘道,有一乘道;有大而退小,有回小向大,成為機教相關的複雜情形。

  聲聞,是從來沒有發過菩提心的;從佛修學,是為了自己的生死大事。其中也有兩類;有的,感到三界生死的無邊苦迫,再也不能忍受,虛生浪死的下去。唯一的問題,是生死大事,他對於眾生,「唯欲自寧,安知餘人也」。對於三界 [P142] ,「若聞彼土之名,戰慄惶遽」。這樣的根性,生怕現在不能了生死,不能得究竟。於是如來為他訶毀生死,讚歎涅槃,化現涅槃城,引導他見四諦,得解脫。這類根性,自以為究竟了,再不能自動的進修大乘;要到他;「臨滅度時,佛則住前,現於大道」,這才知道沒有究竟而回心向大。還有一類聲聞:有慈悲心而不能廣大,也能修「施戒道慧」。雖還是為了了生死,專精禪思,達到無為涅槃界。但他能自「知羅漢根不至究竟」,能自動的求學菩薩道,從佛受教而迴心。修大慈大悲行,六波羅蜜多行,不著不斷的空行;即還能入生死中而度眾生。

  緣覺,都是發過菩提心的,但是退心了。或者是過去發大心,而現在忘失了;或修六度而著相,念佛而著色相。對於這種根性,佛為說三乘道,有佛出世,於是自己去住茅蓬,岩洞,觀萬物從緣而得道。這兩類的共同處,都是發菩提心而不了深義,取著佛身的相好。但他們到底是要迴心向大的;等到了脫生死入涅槃界,佛即「為現大乘,無有三(乘)道」,這才能「不見三界,無涅槃想」而迴入大乘。 [P143]

  菩薩,是發大菩提心的。除了退向緣覺的,也有二類;一、漸入的,解了三界如化,一切皆空;修學六度,精進的一直前進,廣集無邊功德,一層一層的前進。末了,方便成就,才能悟無生忍得不退轉地。二、超行的:初發大菩提心,即能悟無生忍而得不退地,這是直捷地了得我法性空,「一切本無(本無,即真如的異譯)而不可得分別」。你以為心為煩惱所染污而繫縛嗎?要知道,「用不了解,便起吾我(吾我是我我所的異譯),適著便縛,以縛求脫。不著無縛,阿誰求脫」?這即是古德「誰縛汝」的教授,頓入無生的境地。如說:「慧者觀三界,五陰悉如夢。以了無處所,還得不起(不起即無生)忍。道(道即菩提的舊譯)法無遠近,猶空無所處。心空解本無:忽如大日光,當爾時之慧,無得無所失,道無去來今,覺乃本無一」。在這心空的平等大慧中,不住三界,不著涅槃:不見有眾生可度,而能大願方便度眾生;不見有佛道可成,而能大勤方便修六度:這是菩薩的利根(依龍樹論,這還有三類差別)。

  同歸一道的究極意趣,實指平等慧的解悟本無;如通泛的說,回心向大,也 [P144] 可說同歸一大乘了。佛法的因機設教,三乘一乘,都在學佛者的心行上立論。所以如忽略這點,以為那部經是大乘,那部經是小乘;或者說那部法是三乘,那部法是一乘,都是不相干的!學大乘法而證小果,墮入外道,這是常有的事。學者如修學大乘,修學一乘,應時時檢點自己心行。看看自己的發心如何──為了生死,還是為度眾生?行踐如何──還是修出離行,還是慈悲六度行?悟解如何─ ─還是取相滯有,還是即心空而入無生?雖然一切眾生終究是要成佛的,是要入一乘平等大慧的,但未到這步田地,決不因為讀一乘經,學一乘法,就算一乘行者了! [P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