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文殊‧普賢‧釋迦

文殊、普賢二大士,在本經裡,是助佛揚化的上首,所以古人稱之為「脅侍」。大乘佛教的真面目,也就寄託在二大士的言行中表現出來。大智文殊,大行普賢,這在中國,連小沙彌都熟背了的。二位是否歷史人物,或者實有某人而成為箭垛式的人物,或是道德的人格化,這都不在討論之內。依古人的解說,佛菩薩都是依德立名的,那末我們應該考察二大士的德性。但菩薩的德性,不單是某一項的,說如此如彼,不過從他的特點來說。大智文殊,大行普賢,是對的,但還需要說明。文殊表示智慧(側重在現空無礙的正觀),但也表示信。經上說文 [P162] 殊是三世一切佛的老師,像善財的發菩提心學佛,也是文殊勸發的。清淨的誠摯的向上心,是信的本質。信心內在的活躍,達到確立信念,是勸發信心的真義。依佛教的解說,信與智有一共同點:信是向上的,智是求真的;信是清淨的,智是明了的。所以信智常是合說的,像信解、信可,特別是信佛、法、僧、戒的四證信,就是見道的證智。佛教的信智不離,信離不了智慧,離了就是迷信;智也離不了信,離了就會走上邪見,落在懷疑、詭辨、頹廢、殘酷的深淵。信智雖是合一的,卻不妨說先信後智。最初發菩提心,是信解的信,善財初見的文殊代表他。發了信根以後,進一步求解,像善財的參訪善知識;到後來,得到證實的智慧(這智慧,就是悟不由他的證信)。善財在普門城再見文殊,就是這信念與理智合一的大智。

  再說普賢,他表示行(側重在自他兼濟的大行),但也表示願。普賢行願一句,就很可明白了。不問是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願總是一種崇高的理想意欲,行是偉大的實踐。這兩者也有一致性,願是內發的動力,行是意志的實現。合一 [P163] 也不妨先願後行:從意志的決定,到見於實際;從漸漸的實行,到完全實行的大願滿足。這像善財的願學普賢行,到面見普賢,普賢就代表這理想與實行合一的大行。

  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各得佛陀的一體,而實不相離而相成的。甚深智為方便,廣行自他兼濟行,叫攝導萬行。因了萬行的修集,使智慧更明淨,叫莊嚴般若。知所以能行;行所以能知;愈知愈行,達到知行的合一,而且究竟,釋迦的大雄表示他。佛陀,從知一方面說,可以叫正偏知(正等覺);從行一方面說,可以叫大慈悲;或者綜合的叫明行足,兩足尊。但這只是究竟的智行,離了文殊、普賢的德性,就難於說明。所以只要依因位的大智大行,顯出他的究竟性就得了。佛陀的究竟、無上、無限、無礙性,如果要表現它,那就是力、無畏、不共;是人師子、象王;是世尊,無上士、法王;他的智是金剛的,行是堅固(首楞嚴的意思)的。超勝一切的大雄,不單是讚歎,是大乘的真義,佛陀的精髓。 [P164]

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