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妙雲集中編之五

5-31 一切法無性

庚三
辛一:一切法無性,善入者能入。或五事不具,佛復解深密。

  次說虛妄唯識系,以《解深密經》,《瑜伽論》等為宗依。玄奘所傳的法相唯識,最能表達這一系的意趣。《般若經》被說為第二時教(小乘是第一時),《解深密經》是第三時教。無著傳出《瑜伽論》,也是在龍樹以後。所以,這一系經論,比般若經論要遲一些。

導師:

5-30 法性本無二

己三
庚一:法性本無二,隨機說成異。了義不了義,智者善抉擇。

導師:

5-27 我不即是蘊

辛二:我不即是蘊,亦復非離蘊,不屬不相在,是故知無我。

  次略說我空觀。我有二:一、補特伽羅我;二、薩迦耶我。補特伽羅,譯義為數取趣,是不斷在生死中受生的意思。無論是自己,別人,畜生,都有身心和合的個體,都可說有世俗假我的(受假)。但眾生不能悟解,總以為是實體性的眾生在輪迴,就成為補特伽羅我執。薩迦耶,是積聚的意思。在自己的[P356]身心和合中,生起自我的感覺,與我愛、我慢的特性相應,與他對立起來(名假)。這是根本沒有的妄執──薩迦耶見。對人,有補特伽羅我執;對自己,有補特伽羅我執,更有薩迦耶見的我執。

導師:

5-26 諸法因緣生

庚三
辛一
壬一:諸法因緣生,緣生無性空;空故不生滅,常住寂靜相。

導師:

5-25 自性如何有

辛三
壬一:自性如何有?是觀順勝義。

導師:

5-24 世俗假施設

辛二:世俗假施設,名言識所識。名假受法假,正倒善分別。

  眾生慣習的常識心境,似乎是實在的,所以隱蔽了真相。如能依此而了達[P343]為「世俗」的,「假」名「施設」的,就有向真實的可能了。這所以是世俗的,因為他是假施設的,假施設,或譯為『假名』。這不是說沒有,也不是指冬瓜話葫蘆的亂說一通。這是說:我們所認識到的,是依種種因緣,種種關係而成立的。這不是實體的,所以是假;依因緣而成為這,成為那,所以叫施設。假而施設為這為那,就叫做假名,假名就是常識中的一切。約認識的心來說,這是「名言識所識」知的。當一個印象,概念,顯現在我們的心境時,就明了區別而覺得:這是什麼,那是什麼,與我們的語言稱說對象相同,所以叫名言識,就是一般世俗的認識。如大人,是善了名言的;認識分明,又能說得清楚。如嬰孩,畜生,只要他有認識,雖不及大人分明,也還是覺到這是什麼的;雖不能說什麼,卻能知道這是什麼。當然,知道的並不太多,錯誤的也多。我們的根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還有意識,都是這樣的認識。這都是依慣習的心境而來;世間以為如此,就以為如此的。在這不尋求真相的世俗共認的基本知識上,發展為世間的一切知識。如一一的尋求究竟相,那世[P344]俗知識就不能成立了。

導師:

5-23 般若本無二

己二
庚一:般若本無二,隨機行有別;般若諸經論,於此最親切。

  佛所開示的般若學,是依緣起法而顯勝義法性的法門。這樣的聞思,又這樣的修觀,以到達現證。從「般若」的內容──體證的內容來說,「本」來是「無二」無別的。一切菩薩所分證的,十方諸佛所圓證的,平等平等。所以說:『與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那末,在教義的開示,與觀慧的修習方面,[P339]也是本無二致了。但是不然,因為眾生的根性好樂是不相同的。如來「隨機」說法,不能沒有適應的方便,說明就有些不一致。就是如來所開示的同一教典,由於學者的思想方式不完全相同,理解法義而作為觀慧的所緣,也就不能全同;就是修「行」的程次先後,也會「有」多少差「別」。這樣的師資授受,成為學派,彼此的不同,越發顯露出來。總之,根性不同,所以佛法有隨機異說,同聞異解,經同論異等現象。

導師:

5-22 般若波羅蜜

戊八
己一
庚一:般若波羅蜜,最尊最第一!解脫之所依,諸佛所從出。

  以下,說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在一切無漏功德中,要算是「最尊」貴,「最第一」了!經中以無邊讚歎來讚歎他。到底什麼意義,值得這樣的尊敬呢?佛法的無邊功德,各有特勝,都可以有值得被尊重的價值。但般若卻有一特殊的意義,值得尊重,這就是佛法的根本。般若是凡夫與聖者,世法與出世法的差別所在。所以一切無漏功德,一切三乘聖者,都依般若而有。如經中說:『欲學聲聞[P335]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辟支佛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欲學菩薩地,亦當應聞般若波羅蜜』(48)。總之,沒有般若,就沒有出世聖者,沒有無漏功德。所以佛法超勝於世間法的特質,也就唯是般若了!

導師:

5-14 於中殊勝者

壬三
癸一: 於中殊勝者,往生極樂土,彌陀佛力持,不退於菩提。

導師:

5-13 怯弱下劣者

辛二
壬一: 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

導師:

頁面

訂閱 RSS - 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