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人間-四 結論

四 結論

佛教的世界性,是根源於法界現證的。從此而流出的「法界等流」──語文、思想、制度,無不表現了世界性,而充滿平等、自由、民主、寬容、慈悲的內容。所以說「發揚佛法以鼓鑄世界性的新文化」,不是以一套新的來取代舊的,也不是打倒其他宗教而推行佛教,而是從發揚佛法中,化除實體的世界觀,銷融自我中心的人生觀;闡揚世界性原理,培養人類世界性的新意識;從世界性的思想中心,調整、改進,陶練現有一切的文化,而使其融合、進步,適應新的時代,成為新文化的內容。使每一國家、民族、個人,都能和樂善生於新的文化,新的時代裡。說到這裡,再扼要的指出:法界性的文化──佛教,可說是從文化核心──人類意識內容去革新,主要是從實體的事物,實體的自我執見上去革新。所以革新的有力工具,便是佛法的「空」、「無我」觀了。唯有這樣,才能有真正的平等,自由與慈悲。相反的,從實體而來的事事差別,自他敵對,就是反世界性的文化基礎。從一切敵對去考察,這才會以矛盾為真理;才會覺得自己與一切人為敵,人人是惡人。這是人類的敵對性,殘酷、仇恨的意識來源。雖有人能意識到事物自他的融和性,然由於實體性、自我感的固執,表現在宗教或哲學中,終於不能是平等的、民主的,而被看為一切從屬於此實體的。如見於政治意識,那不外乎希特勒式的公民表決,史達林式的民主領袖。在這種精神意識中,也沒有真正的博愛,相反的是仇恨的懲罰。上帝愛世人,而結果是以洪水來淹沒了一切人類。
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