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苦生由業集

庚二
辛一: 苦生由業集,業集復由惑,發業與潤生,緣會感苦果。

  以下,說明集諦。集是為因為緣而生起的意思。眾生世間的「苦」果,為什為會不斷的「生」起呢?這是「由」於「業集」。業,是為善為惡的行為(表業),又從善惡行為而引起的潛力(無表業)。因業力的積集,苦果就從業力而集起了。但「業集」又為什麼生起呢,這是「由」於「惑」。惑,是迷惑,是煩惱的通稱。因眾生內心的不良因素,煩動惱亂,這才有業的集起。

  說到這,應該了解一個重要的問題。要知道,業力的招感苦果,煩惱是主要的力量。煩惱對於業,有二種力量。一、「發業」力:無論善業或惡業,凡能招感生死苦果的,都是由於煩惱,直接或間接的引發而起的。所以如斷了煩惱,一切行為,就都不成為招感生死的業力。二、「潤生」力:業已經造了,成為眾生的業力。但必須再經煩惱的引發,才會招感苦果。這如種子生芽一樣 [P155] ,雖有了種子,如沒有水分的滋潤,還是不會生芽的。也就因此,如煩惱斷了,一切業種就乾枯了,失去了生果的力量。由於煩惱的發業與潤生,在因「緣會」合時,才有業種的招「感苦果」。所以,一般但說業感,是說得不夠明白的。假如要說業感生死,倒不如說:由無明等煩惱而感生死,說得更扼要些。

  
壬一: 業有身語意,善惡及不動。業滅如種習,百千劫不失,隨業感生死,不出於三界

  集諦中,招感生死的業力,在五乘共法中,已經說到。現在略說「業有」二類的三業。一、「身語意」三業:這是從業的所依而分類的。身體的動作,或是惡的,如殺生,偷盜等。或是善的,如不殺,不盜等。這不但是一般的生理活動,而是帶有道德或不道德性質的身體動作。這種身體的動作,名為身表業,業就是動作的意思。由此身體的動作,引起潛在的動能,名為身無表業。這雖然無可表見,但是物質的能力化,有著招感果報的作用。同樣的,語言的表達(文字,可說是語業的身業化)中,妄語,兩舌等是惡的;誠實語,和合 [P156] 語是善的,名為語表業。由此語言的表達,而引起潛在動能,名為語無表業。身業與語業,屬於生理的動作,及引起的動能,都是屬於物質的。意業,是屬於心的。與思心所相應的心心所法,是意業。有人說:業的體性,是思心所。內心的活動,是意業。由內心的發動而表現於身語,這種動身、發語的思,就名為身業語業。這樣的解說,是傾向於唯心論的說明。然而,佛說善與惡的身業,語業,是天眼所見的色法。所以,說(無表)業是物質引起的特種動能,應該更妥當些。二、「善惡與不動」三業。善業與惡業以外,什麼是不動業呢?這是與禪定相應的業。與色或無色定相應的業,當然是善的。但禪定的特徵是不動亂,所以業也叫不動業。這種不動業,能招感色界及無色界的生死。因此,善業與惡業,是專指能感欲界生死的業力而說。

  無論是身語的動作,或者由此而引起的動能──表業與無表業,依佛法說,這都是生滅無常的,剎那就過去了的。「業」已剎那「滅」而過去了,那怎麼還能招感後果呢?對於這,經中或比喻為「如種」子:如草木的開花結子, [P157] 雖然凋謝枯萎了,但種子還會生芽,抽枝而發葉的。或者比喻為如熏「習」:像藏過名香的匣子,香雖已經取出了,但匣裡還留有香氣一樣。因此後代的學者,就成立種子說,或習氣說,來說明業力感果的可能,但這到底是通俗的譬喻而已。依佛法的深義來說,過去了,或者說剎那滅了,這並非說等於沒有,而只是從現實存在而轉化為另一姿態。可以說:滅了,過去了,不是沒有,而還是存在的。當然,這與存在於現在的不同。如物質的從質而轉化為能,決非沒有,但不能以體積,質礙等物質概念來局限他。所以業力的剎那過去,一樣的存在(當然不是現在),只要遇到因緣的會合,就會招感果報,如能的化而為質一樣。假使因緣不和合,業是永久存在的,無論是「百」劫,「千劫」,萬劫,無量數劫,業力「不」會「失」去,還是會感果的。

  眾生,「隨」著不同的「業」,招「感生死」果報,一生又一生的延續下去,常在五趣中流轉。由於這是煩惱所引發的,煩惱所滋潤的,所以無論業是怎樣的善,高尚到什麼地步,終究「不出於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P158] 三界,是眾生活動的三大區域。在這三界以內,永久是生死不了。所以出世的三乘聖法,就是要從根本上消除生死的原因,而不致再受三界生死的繫縛,這才能實現佛法大解脫的目標。

導師:

Comments

經論如何定義四聖諦的「集」?謹引二段文以為參考:

云何有身集?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雜阿含71經》

云何名集聖諦?所謂愛欲,更受後有愛,喜貪俱行愛,彼彼欣樂染愛。《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六》

多聞思版主

「集」,巴利文Samudaya,巴英字典翻作rise, origin,就是「生起」或「起因」的意思。《成佛之道(增註本)》p.154說:

「集是為因為緣而生起的意思。」

這與稍前引的經典說集是愛有何關係?《唯識學探源》p.26說:

「經典裡,往往依起愛必定有業,造業必定由愛而互相含攝著。四諦的單說愛是集諦,理由也就在此。」

多聞思版主

生死相續由惑、業、苦。

發業潤生煩惱名

能感後有諸業名;。

業所引生眾苦名《成唯識論卷第八》

 

生死邊事,釋尊大分為三類:

「煩惱」是知情意的惑亂﹔

「業」是行為與行為的潛力﹔

「苦」duhkha是身心自體。(<<印度佛教思想史>>p.22)

 

生死是苦果,從煩惱、業而來,有煩惱即作業,作業即感苦果,惑、業、苦三,流轉如環。(<<淨土與禪>>p.117)

多聞思版主

表與無表,舊譯為作與無(非)作。(<<寶積經講記>>p.229)

 

頌曰:此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

論曰:應知如是所說諸業中,身、語二業俱表、無表性。故本論言:

云何身業?謂身所有,表及無表。

云何語業?謂語所有,表及無表。

復有何緣,唯身、語業表、無表性,意業不然?以意業中無彼相故。謂能表示,故名為表,表示自心令他知故。思無是事,故不名表。由此但言身、語二業能表,非意。意無故,無表亦無。《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第十八》

 

表現的身口業是作業,潛在的身口業是無作業。意業為什麼不說他有作無作業呢?思是心內種種分別思慮,內心的造作,是不能直接表示於人的,所以不名為表業﹔既非表業,當然也就沒有無表業。無表業是依有表業立的。(<<中觀論頌講記>>p.277 ~ p.278)

多聞思版主

三業,除了一般較為熟悉的身、口、意三業,有關業的分類還另有善、惡及不動三種。謹引二段文如下作參考:

 

業者有三種:身、口、意。

是三種業有二種:若善若惡、若有漏若無漏。惡業故墮三惡趣;善業故生天人中。

善業復有二種:一者欲界繫、二者色無色界繫。色無色界繫生業名不動,不動業故生色無色界。《大智度論卷第九十四》

 

福業者,謂感善趣異熟,及順五趣受善業。

非福業者,謂感惡趣異熟,及順五趣受不善業。

不動業者,謂感色無色界異熟,及順色無色界受善業。《瑜伽師地論卷第九》

多聞思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