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是什麼
禪門以「開悟」為第一,然開悟到底是什麼境界?眾生悟前、悟後究竟有何不同?開悟是否有客觀性可言?
《六祖壇經》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等,開悟的強調屢屢可見。
「開悟」是禪宗修行重點,其不只有頓、漸之分,還有大、中、小等不同悟境,如禪宗所說的「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即是。如果就一般語彙來說,開悟可以是指一個人生命觀、價值意向和人生態度的改變轉化,然佛法的開悟若求其客觀性而言,理應以阿含教典所說的「斷三結」、「得法眼淨」等為準據。
佛法所說的見道、見四諦得初果「須陀洹」,相當的表述包括「斷三結」,其中「三結」(trīni sajyojanāni)首指薩迦耶見(satkāyadrsti),意即身見或我見,再者就是疑、戒禁取二見。如此之開悟能見法、知法、得法,經中稱之為「法眼淨」(dharmacaksu-viśuddha),如《阿含經》說「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得以觀見真理了無疑惑、了無障礙。
然禪宗開悟所指的「明心見性」,乃至「虛空粉碎,大地落沉」、「身心脫落」、「打破黑漆桶」等,是否對等於「斷三結」、「得法眼淨」、「證初果」等?──如果就禪宗「悟後起修」的說法,當和阿含所述有所差別,卻讓人容易把兩者畫上等號。
佛法的悟境和智證,主要涉及經驗的切身感受,固然是「從禪出教」,但如何判斷體驗內容的正確性?如何判別「定境」、「悟境」與「解脫境」等不同?如印順法師曾說:「有的修得初禪,自以為證初果﹔修得四禪,自以為得四果。自以為有修有證,究竟成辦的增上慢人,佛世也不少。」(《寶積經講記》頁240)現今不少附佛外道的證悟宣示,或可以驗證此一現象。
因此強調經驗性開悟的優位性,仍必須審慎留意。如果著重自心體驗,而少了堅實的知見基礎,或者可靠的善知識帶領,很容易在身心特別的覺受下自以為是開悟。
相對於「唯證乃知」,「唯知乃證」應是更重要的。所謂「唯知乃證」,意思是「唯有正知見的建立才能談得上開悟或證悟」,或者「唯證乃知」必須建立在「唯知乃證」的前提上,缺乏正確聞思知見的基礎少有真正的開悟。
這也相符於《阿含經》「四預流支」中「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的修學次第,以及八正道「正見為首」的教示;在穩固的聞思前提下,深入佛法的體驗修證,開悟解脫才成為可能,同時也避免誤入歧途的風險。
Comments
開悟是什麼?
「開悟」一詞 本身就語義含糊不清,因此才造成大量未證言證, 未悟言悟的烏龍事件
所以應該回到正規說法,才不會有造假和自我幻想的空間
《增一阿含經》
爾時世尊便説此偈...
願滅五陰苦 諸痛生死惱
涅槃無諸患 我今自歸之
佛法講的是滅五陰。唯有滅五陰 才能解脫 大開智慧。
第一關就是色陰:指 眼耳鼻舌身意, 色聲香味觸法...
《雜阿含經 211》
若眼滅 色想則離。耳鼻舌身意滅 法想則離。佛說當覺六入處。
滅五陰第一關就是要滅眼耳鼻舌身意 (色陰)
如果第一關都沒達到,甚至連半個陰都沒滅, 卻成天想開悟, 這純粹是不切實際的空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