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藉病觀心

藉病觀心

當一個人生病,尤其病情嚴重、病程漫長,總希望早點擺脫病苦、恢復健康,心急之下有的遍訪名醫,有的求神問卜,任何可能的治癒方式、治療方法都不想放棄,然而病況是否因此改善乃至消失? 

開悟是什麼

開悟是什麼

禪門以「開悟」為第一,然開悟到底是什麼境界?眾生悟前、悟後究竟有何不同?開悟是否有客觀性可言? 

人文主義與利他主義在佛教中的相即互攝

人文主義與利他主義在佛教中的相即互攝

「人文主義」(Humanism)在15、16世紀文藝復興(The Renaissance)時期在西方世界興起思潮,挑戰中世紀一千多年神學時代的主導宰制,不再以神為信仰中心、以聖經的教導來代表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意即復歸到人之所以為人,以人為本而不在以神為本,從人本身出發來定位價值、解釋意義,象徵人類文明的與時俱進、俱變。 

「修道三要」與「學佛三要」

「修道三要」「學佛三要」

藏傳佛教宗喀巴大師以「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為「修道三要」(或「三主要道」Three Principal Aspects of the Path),此「三主要道」自是(大乘)佛法核心觀念及教說,而且亦有佛典依據,只不過印度經論是否有三者同時並列的確切文證,恐需進一步研究。

附佛外道

新興宗教 

台灣宗教興盛、宗派林立,除了正信的佛教道場,附佛外道也不在少數,這些新興宗教、新興佛教如真佛宗、如來宗、佛乘宗等皆是;初步看來,我認為他們大致有以下特點:

空相與如相

空相與如相

《般若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固然是「諸法空相」,同時也是「諸法如相」。

身體決定思考

身體決定思考

身體狀態決定一個人的思想與思考方式,如健康和生病所思所想往往不太一樣。當身強力壯時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想法意味著種種的追求,認為這些欲求對自己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生病時,尤其病得不輕,這一切的追求瞬間失去意義,也更了解自己重視的是什麼。

戒之在得

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這是論語著名的一句話,把人生分成三個階段、三種狀態,少年、壯年及老年之血氣未定、血氣方剛與血氣既衰。

觀音與地藏之自度和度他

觀音與地藏之自度和度他

觀音菩薩以慈悲心為精神象徵,地藏菩薩以誓願力為典範表率,如〈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這首歌裡,證嚴法師說「立地藏王菩薩的願,但願眾生得離苦,發觀世音菩薩的心,但願愛心廣大無邊;發心立願,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也因此在靜思精舍除了主尊為釋迦牟尼佛,旁邊兩側即是觀音及地藏,顯示證嚴法師引領慈濟人之慈心悲願所在。

顛倒妄想與邪知邪見

顛倒妄想與邪知邪見

「顛倒妄想」與「邪知邪見」是佛典中的常見語彙,這固然都可以是「無明」的指涉,但細部而言兩者還是有所不同。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