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涓滴

印順導師重視「整體的佛教」,因此他認為:「佛教每一階段的聖典,都是代表著時代佛教,成為時代佛教的指導方針。它是佛法在活躍的進行中,適應人類,而迸出智慧的光明,留下了時代佛教的遺跡。」

吾人以為,近代學人或行者所撰述的「法義饒益文章」也可以作如是觀。職是之故,本版將以短篇佛法專論或小品心得分享,提供網友一處「廣學多聞、受用法味」之園地,歡迎網上法友們分享心得或回應討論。

版主林建德教授簡介:

林教授於台大哲學系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2007年8月~迄今),林教授探索東方哲學暨宗教二十餘年,主要研究方向為佛教思想,並旁及道儒二家、西方哲學,尤其推崇印順長老佛學著述。近來亦關注東方暨佛教思想對現今哲學探討的可能啟發,特別是心靈暨意識問題。現已發表中英論文數十篇,並著有《道與空性:老子與龍樹的哲學對話》、《心識與解脫:對比視域下的佛教心意識理論》等書。歡迎諸位法友進站瀏覽、分享心得、參與討論。個人網址/部落格:http://mind-breath.blogspot.tw/

※張貼前請先詳閱:回應規則 & 張貼方法 ;另也提供文字編輯器,方便使用者文書編輯,請參考文字編輯器各元件說明[Basic版] [Full版]。(法海涓滴版主) 

 

不依賴睡眠

睡眠不依賴
睡眠在佛教是五蓋之一,此五蓋為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然而睡眠是自然生理需求,何以是問題呢?

「成佛之道」研習營

「成佛之道」研習營
日前到慈濟台北東區聯絡處(位於松山火車站旁)擔任第十二屆「成佛之道」研習營的授課講師,介紹「菩薩道」思想。據統計出席人數達四百餘人,在多個會場以同步連線方式進行,其中慈濟人約半數以上。

禪呼吸法

禪呼吸法

翻讀日人椎名由紀所著《禪式呼吸養生法》及《驚人的呼吸保養術》,書中多次提到「禪呼吸法」的特徵在於:一、維持正確姿勢;二、深而長的腹式呼吸;三、觀想體內狀況。這如同打坐時之「三調」──調身、調息和調心,而這也是作者命名為「禪呼吸法」的原因。

萬惡之首

萬惡之首
 
俗話說:「萬惡淫為首」,但淫欲是人類及動物之生理本能,欲界眾生慣有特性,應不能作為萬惡之首,亦不能視為生死根本,只是障道之法,此可參印順法師<答昭慧尼>一文。

「自討苦吃」

「自討苦吃」
苦是人生實存現象,佛法第一個關注就是苦的問題。

佛教對身心問題之中道立場

佛教對身心問題之中道立場
心意識的探究進路容易落入兩種極端,這兩種極端又互相批判之。就物理主義者而言,若沒有大腦,則不會有心靈(No brain, Never mind.),但就笛式二元論來說,若沒有大腦,一點也不需要擔心(No brain, Never mind.);[1]可知對於大腦是否是心靈運作的必要條件,兩者觀點明顯對立,但佛教卻在「離蘊計我」與「即蘊計我」的兩邊採取一「中道」立場。

堅定信仰

堅定信仰
印順法師「理性版的大乘是佛說」引起傳統佛教徒的疑慮,相對於「理性版」,他們只願接受「信仰版的大乘是佛說」,把所有大乘佛經都視為是佛陀親說,也因此對於印順佛學起了一定反感。

百句空言不如一行

百句空言不如一行
很多人懂得少,乃至懂得淺,但「得一善則拳拳服膺」,緊守一簡單信念終身奉行,反而能從切身實踐中得到益處,即便它可能僅是一種方便法。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

──2016無錫「批印」研討會之回應

去年(2016)十月底本人參加江蘇無錫惠山寺為期兩天的佛教義學研討會,會議主題是「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我是極少數「躬逢其盛」而與主辦單位持相對立場的學者,不少人問起我這次的會議,在此簡短表示一些看法如下。

輪迴淺說

輪迴淺說
近來西方學界對於輪迴有不少論辯,認為輪迴不是佛陀特見,因為早在佛出世前古代婆羅門教已有輪迴思想,因此輪迴並非成為佛陀信仰者的必要條件,佛陀只是尊重傳統、尊重既有舊說,另闢蹊徑開示修行與解脫之道。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