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导师论著中关于“分别我执”与“俱生我执”的详细论述?

姓名或匿稱: 
郭璐

版主向您请教

请问导师论著中关于“分别我执”与“俱生我执”的详细论述?区别是什么?

另,请问分别执与见惑俱生我执与思惑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感恩合十

Comments

由於這二個佛教的名相,在阿含經及部派論典中未曾出現過,乃至大乘經典幾乎亦未曾論及,後來才在大乘唯識論典之《成唯識論》出現其釋義。因此導師在他的著作中也僅出現四次,但並未加以詳細論述。依據《成唯識論》的看法:

《成唯識論》卷1:「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二有間斷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五取蘊相,或總或別,起自心相,執為實我。此二我執細故難斷,後修道中,數數修習勝生空觀,方能除滅。分別我執,亦由現在外緣力故,非與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別然後方起故名分別。唯在第六意識中有,此亦二種:一緣邪教所說蘊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二緣邪教所說我相,起自心相分別計度執為實我。此二我執麁故易斷,初見道時,觀一切法生空真如,即能除滅。」(CBETA, T31, no. 1585, p. 2, a9-24)

依以上論意,

從聲聞乘之「解脫道」,可以理解為:

「分別我執」於「見道」時可斷除,亦即證初果時斷「見道位之惑」(即見惑)。而「俱生我執」則必須於「修道」位,證「阿羅漢」時才能斷除。

另就大乘「菩薩道」,可以理解為:

菩薩於初地見道位觀眾生空,斷除分別我執;俱生我執於初地見道位暫伏,於以下十地中修道時屢屢修習,至最後金剛心(成佛時)究竟斷。

 

至於「分別法執」及「俱生法執」,則純屬大乘「菩薩道」之修行範圍,不在此討論。

 

所以「郭璐法友」說:「分別我執與見惑,俱生我執與思惑是不是同一個意思?」確實是的,它與《成唯識論》之論意相合。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