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道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宗理

各位法友順心法喜~

末學有一疑問,盼諸位大眾提供寶貴意見

在佛陀時代,或者阿含經裡,都未曾有提到菩薩道這個名詞,

如果說發愿生生世世要行菩薩道,那麼這個是否存在有個"我"

要行菩薩道,如此就和"無我"相違了

1992年1月1日筆者曾寫信請示導師:

「某原始佛教行者有以下之質疑:《雜阿含經》的「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乃是主宰欲之我見,而菩薩道行者之「忍而不證」或「留惑潤生」難道不會落入意圖「不證」或「留惑」之主觀主宰因緣之欲求嗎?…..」

導師1月9日函覆我可到台中華雨精舍,1992年1月14日當面答覆筆者:

我想從「無生法忍」講起,也許有人懷疑「忍而不證」的意思,其實「忍」是智慧的名字,比方:說一切有部所說的「苦法智忍、苦法智,集法智忍、集法智」(按:此均屬無漏善根),忍是「無間道」,不是「解脫道」。「忍而不證」的意思,不是不證悟,無生法忍對理性的體驗很深,但不證「實際」,並沒有說,到這裡就好了、究竟邊證、到家了、涅槃了(根本不起這個念頭)。比方,大乘講「八地」,如《華嚴經》「十地品」講八地,菩薩得到了無生法忍的時候,也說是等於涅槃了,這是三乘都可以得到的…… 所以無生法忍哪裡是不證悟,它是「不證實際」。……你講到「情感」方面嗎?(編者按:此係針對筆者信中所說的:惟為考慮實踐之層面,似可將其中所含涉之「情感」及「理智」部分加以釐清?)一般我們的心分為「認識、情感、意志」(知、情、意)理智體認之外還有情、意,但是我們眾生為情意所主導,知道的愈多,引起的問題也愈多。所以佛法所說的「轉染還淨」,是將「以情意主導為中心的」轉為「以智慧主導為中心」;例如唯識宗的「轉識成智」,並非「識」沒有了,變成「智」,而是將有漏的識,轉為無漏的識。所以當無漏意識相應的智慧現前,它同時還有「作意、觸、受、想、、信、進、念、定、慧」等心所,所以經上說「欲為一切法的根本」,情意不一定很壞,如說「我要成佛、我要了生死、我要救人」這也與情意有關。…..最初發心是有漏的,但慈悲心、堅定信願、空性勝解,一天天強化、淨化,……慢慢到般若現前的時候,也都與信願(按:此指發願)、慈悲結合在一起的,那時的「信願、慈悲」(即情、意)也都是無漏的(知、情、意,也就是「受、想、思」,是不離無漏無我的)。【以上摘自拙著《人間佛法的聞思之路》p.111~p.116】

 

導師的意思是說,在「五種菩提」中的「發心菩提」及「伏心菩提」是「有漏」的,那時的發願仍有我見但到了「明心菩提」,則是勝義發心,已悟無生、勘破我見「得無生法忍」,他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那時無漏五蘊的「色、受、想、行、識」皆空,它的「行蘊」(此指:意志上發願決意之「思心所」)自然不會有「我相」。所以導師說「忍而不證」,忍不是忍耐,而是智慧的別名(經云:「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若忍、若智,皆是菩薩無生法忍」),也並非「欲令如是,不欲令如是」的主宰欲。這個「忍」有些類似(但也不完全一樣)聲聞道「十五心(見道)」的「八忍」(苦法智忍、苦類智忍、集法智忍、集類智忍、滅法智忍、滅類智忍、道法智忍、道類智忍)。以下摘列導師的相關解說供參:

『般若經』說「五種菩提」pan~cabodhi,『智論』解說為:一、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大乘以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為究竟,從初發心以來,無非是隨順,趣入菩提的進修,所以五菩提是從發心到成佛的歷程。天臺家的「六即佛」,就是依此(加「理即」)而成立的。然發心有二:初於生死中,聞佛功德,悲憫眾生而發願成佛;次知諸法如實相,得無生法忍,與無上菩提相應,名「真發心」。初發心是發心菩提,明心菩提是真發心──勝義發心。二道、五菩提,說明了發心成佛的修行路程。(<<印度佛教思想史>>p.136)。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

感恩版主的回答~

末學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