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由聞知諸法

甲一
乙一: 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這是聖典中讚歎聞法功德頌(2),可說佛法中一切功德,都由聞法而來。說到『聞法』,龍樹菩薩說:由三處聞:一、從佛聞法;二、從佛弟子聞法;三、從經典聞法(3)。從佛及弟子聞法,是親聞語言的開示,所以經上說:『此方 [P38] 真教體,清淨在音聞』(4)。不過釋迦如來涅槃以後,我們只能從佛弟子聞法了。雖然十方諸佛──東方藥師、西方彌陀佛等現在說法,但對於此時此地的我們,除非已經聞法修行到相當程度,是不可能親聆佛說的。從經典聞法,就是自己『以古為師』,從閱讀經論中去了解佛法。所以,從佛弟子聞法,或者閱讀經教,都稱為聞法,學佛法,就從此下手。

  多聞正法,略說有四類功德:一、「由」於聽「聞」正法,能「知」道「諸法」。什麼是諸法?如善法惡法,有漏法無漏法等。聽了,才知道這一切,知道應該修集,或者應該捨棄。又,法是合法的意義──善:聽了佛法,就知種種善法,可以依著去修學。二、「由」於聽「聞」正法,能「遮」止「眾惡」。或是內心的惡念,或是見於身語的惡行。如聽聞了正法,知道什麼是惡的,有什麼惡果,就能將惡心息下來,遮止惡心的現起。三、「由」於聽「聞」正法,能制「斷」種種「無」意「義」事。有些外道,雖有求解脫心,卻誤入歧途,修種種苦行──不食,不臥,裸形等,以為修這些苦行,可以得道。他 [P39] 們自己修苦行,也以苦行來教導學眾。這些苦行,佛名之為無義,就是毫無意義的,自找苦吃的愚癡事。聽聞了佛說的正法,自然就遠離這些苦行,正道修行,不落外道窠臼了!四、「由」於聽「聞」正法,如法修行,能「得涅槃」解脫。這樣,佛法的一切功德,不是都由聽聞而能得到嗎?

  

乙二: 如器受於水,如地植於種,應離三種失,諦聽善思念。

  佛在開示正法時,總是告誡聽眾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因為,如聽法而不能如法,那就不能得到聞法的功德了。現在舉兩個譬喻,來說明聽法時應離去的三種過失。

  初喻,「如」在天下雨時,以應量「器」──缽或杯盆等,承「受於」雨「水」,「應離」去「三種」過「失」。一、如將缽或杯,倒覆在空地上,那雨水就不能進去。二、如缽或杯中,有穢汁毒素,那就使受到了水,不但無用,而且還會害人。三、如缽或杯有了裂縫,那就使清淨無毒,也還是漏得一無所有。這如聽法的人,一、如不注意,不專心(如倒覆),那聽了等於沒有聽 [P40] 。二、雖然專心聽,可是心有成見,有懷疑,有邪執(如有穢汁毒素),那對於聽受的正法,不能生起功德,反而會引發邪見毀法的罪惡。三、心中雖沒有成見疑惑,可是內心散亂,事務匆忙,不久還是健忘得一乾二淨。像這樣的聽法──有了三種過失,那就不能得聞法所應得的功德,所以說應該「諦聽」,應該「善思」,應該善「念」。

  第二喻,「如」在「地」上種「植」穀豆等「種」,也有三失:一、落在砂石上,那是不會發芽的。二、落在荊蔓叢生的土內,就使能發芽,也無法生長,不久就枯萎了。三、落在肥沃的土上,沒有莠草障礙,可是沒有深藏在土內,不久就被鳥雀啄去了。如播種而如此,有什麼收穫呢?聽聞佛法也如此:聞法──聞熏習,就是出世心法種。但如不注意領受;或領受而與雜染心相雜;或心雖清淨,而是不久又遺忘了。如這樣的聞法,是不會有結果的。所以聞法而求有利益,必須離去三種過失,好好的聽聞,思惟,憶念才得。

註【2-002】《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引《聽聞集》頌(卷一.九頁上)。
註【2-003】《大智度論》卷一八(「大正」卷二五.一九六頁上)。
註【2-004】《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大正」一九.一三0頁下)。

導師:

Comments

此四偈可參考《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

諸有情類,雖有因力,若無緣力而覺發者,終不能修勝進之行。要遇緣力,乃能修行。譬如池中雖有種種嗢缽羅等眾妙蓮華,若日月光不照觸者,則不開發出種種香,要日月光之所照觸,乃得隨類開發出香。又如闇中有種種物,若無燈照,終不可見,要假燈照,乃得見之。有情亦爾,雖有因力若無緣力,廣說如前。如有頌言:
 譬如闇室中  雖有種種物
 無燈闇所隱  有目不能見
 如是雖有智  不從他聞法
 是人終不能  分別善惡義
 譬如有目者  因燈見眾色
 有智依多聞  能別善惡義
 多聞能知法  多聞離不善
 多聞捨無義  多聞得涅槃

多聞思版主

多聞,具有許多功德利益。正如維摩詰所說經所言:「多聞是道場,如聞是行故。」長期薰聞正法,如同入於道場,就會隨順認同所聞的正法法義而行於正行。
在「多聞」的同時,應該少不了智慧,所以才說「有智依多聞,能別善惡義」。有智慧的人恃著多聞,如同猛虎添翼,對於諸法或善或惡的義理能夠如理地判別;不容易被外道邪師所攝受。
龍樹菩薩所說的,由三處聞法:1.從佛聞法;2.從佛弟子聞法;3.從經典聞法。我們現在無法從佛聞法,同時也由於修行功夫定力未能修得「法無我智」而到達楞伽經所說的:「同一相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的法雲地,無法親聆佛之教誨。因此只有「從佛弟子聞法」與「從經典聞法」兩個途徑來多聞了。
個人經驗是:在這個時代,還是以四依法為準繩較為穩當。也就是:「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人屬「有情」,有情識者,能有愛生,並非真相;而法者,是「法性自爾」有一定的之軌則模式,不會偏離。所以依法而可入道。另外,佛之經典要以「大藏經」有收錄者為最初的標準。有許多非正義的經典,自我杜撰離義甚遠;必須親近正法經典為要。
在薰聞佛法的過程當中,即使是有名氣甚至大家公認的名門正派的法師說法,其實與佛經典還是存有某些稍微的誤差。

※附錄楞伽經所云「法無我智」、「法雲地」的境界:「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得法雲地。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相,大寶宮殿。幻自性境界修習生,於彼而坐。同一相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超佛子地,到自覺聖智法趣。當得如來自在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見龍在田

有三點不解之處請教師友們:

一、

「佛之經典要以「大藏經」有收錄者為最初的標準。」

請問經典的結集,我們知道都是在佛滅後,才逐漸由弟子們共同誦出、審核、認同後才編輯出來的。而目前所謂「大藏經」,有很多經文已是在佛滅千年後,才又收錄編輯出來的,是否有一套客觀的標準,否則藏經所載,完全都符合佛意?而且「四依」之了義說、不了義說,古來即爭議不斷,現代學佛者應如何理解與落實?

二、

「非正義的經典,自我杜撰離義甚遠;必須親近正法經典為要。」

我們常於坊間見、聞到許多知名度甚高的講法者,乃至其他宗教師。都標榜著自己所說是正法,都鼓勵信眾要正知、正見,可是其思想與言行,卻明顯與三法印相違。
請問「正法」與「相似佛法」、「究竟說」或「方便說」,應如何分辨?有何準則?

三、

「在薰聞佛法的過程當中,即使是有名氣甚至大家公認的名門正派的法師說法,其實與佛經典還是存有某些稍微的誤差。」

如何方能釐清,究竟是經典有疑點,還是宏法者本身有盲點?

謝謝!

如實知見

學佛 與 佛學 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 能夠弄清楚兩者之間的差別. 即見正法.

若不見生性。雖因調伏少得安處。其不安之相常為對治。若能見生性者。雖在不安處。而吉相常為現前。若不如是知者。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典籍。而即是生滅心。

節錄 - 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

可以麻煩稍加解說您所引經文之意嗎?
並就您所引的經文,說明一下學佛與佛學,有何關係?
又應如何釐清與抉擇,才不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持不同思想體系,最後變成各自堅持自己所宗,所言才是正確的?
謝謝您!

如實知見

如果不能清楚的瞭解佛法的本質 – 緣起性空的道理。 就算暫時能夠以種種不同的方法,去對抗生活中的煩惱 。但是 ,“心” 還是會不斷的隨著不同的事件而起浮動盪。如果能夠真正理解 緣起性空的道理。那麼就算是身在危急動亂之處,而 “心” 卻能處變不驚的安然度過危難。如果不能夠清楚的瞭解佛法的本質 – 緣起性空的道理,那麼即使是飽讀經書,高談闊論,而仍舊是以有相的生滅觀來看待緣起,而達不到正法的解脫正見。
(本經最好還是能詳讀全經才能貫通該經的深意)

學佛 就是讓我們的 “心” 能夠從 動盪不安 轉為 安穩平靜。不同的法門與修行的方式只是為了適應不同聰慧程度的人們。佛經常云 八萬四千法門 對治 無量眾生煩惱。每個法門或是宗派都是佛法。並沒有所謂那一個較好,那一個較不好。你可以選擇容易的解脫道,也可以選擇難行的菩薩道。重點是我們自己要去選擇適合自己根性程度的法門來修學。

佛學 則是以學術研究的方式。來究竟不同的宗派、法門、經典、人物等等的出處、時代背景、立論基礎、相互論證的比較、甚至逐文逐字的去詮釋其所代表的意義。由於從事研究的還是有獨立意識的 “人” 。所以不自覺的,學派之間形成對立與爭議。

宇宙裡本來就不存在確定不變而可以行之於十方的理論或法則。因此,在一個相對存在的宇宙裡,公說公有理,婆說有婆有理,是無法避免的。不同參考基礎的人們,就會看到不同的世界。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 “正確”的。但,也都是 “不正確”的 !

釋尊依緣起說法,弟子們也就依緣起(及四諦)而得解脫。所以在「佛法」中,緣起是最普遍的法則,如『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一一,引經(大正二六‧五二五上)說:

「云何緣起?謂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如是便集純大苦蘊。苾芻當知!生緣老死,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緣起,法住、法界。……乃至無明緣行,應知亦爾」。

「此中所有法性、法定、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是名緣起」(3.014)。 [註解~3.014『雜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二‧八四中)。『相應部』(一二)「因緣相應」(南傳一三‧三六──三八)。]

緣起,是佛出世也如此,不出世也如此,佛不過發見、現證了緣起,方便的教導弟子而已。
(<<印度佛教思想史>>p.24)

Tom法友提到「宇宙裡本來就不存在確定不變而可以行之於十方的理論或法則。」或許我們可以說像緣起法(含攝得流轉與還滅)這樣的規律、法則並不是每個人(如非佛教徒)都可以接受的。

多聞思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