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疑問

姓名或匿稱: 
如铭

請問大德: 一般對空的批評,說空把一切都否定掉了,學人看印順法師的書,但水平很淺顯只能努力去理解,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法師對空的闡述似乎是,空還是成立了假名,但是真正的空,仍然還是要一切皆空的,比如說勝義的空並非是唯識宗所說的成立一個不空的“空性”。 請問我這種理解是不是錯的,那麼,中觀所說的假名安立,“假名”和“空”在中觀的哲學理解,是這兩者是同時在一起的不能分離的嗎? 學人看過一種說法,“空性”這個詞是玄奘以後才出現的,忘了是不是在印順法師的書裡看到的了。我的理解是:“空性”這個詞并不完全符合真正的龍樹學,但這個詞是般若經所明白出現的。這種理解是不是錯了?“空性”是空的嗎?如果空性不空,那“一切皆空”怎麼成立。如果空性是空的,那加個“性”字做什麼?如果連空性都是空的,是不是空就要被批評了。 關於“假名”,學人的理解是,“假名”是“空”的現象化,“空”是藉助概念(假名)来成立一切法的。為“空”而一切法得成。一切法是依因托緣成立的,一切法是依假名成立的,那則是說,“因緣”等於“假名”了?“假名”和“空”是什麼關係?因為看了中觀,確總覺得自己完全理解錯了,所以來提疑問。 合十

Comments

首先對於您的論述,筆者想表達隨喜的意思!

此外,筆者有二項(引用導師著作之)補充說明供參考及一項建議:

一、有關「空與空性」,導師的看法為:

進一步來論究空與空性。在舊譯中,都是一律譯為空的自玄奘譯出瑜伽系的論典,才嚴格的分別空與空性;以為空是遮遣妄執的,空性是空所顯性,是離妄執而顯的法性,所以是如實有的。初期佛典中,空與空性有什麼分別呢?如「空諸欲」,「空世間」,「貪空、瞋空、癡空」,「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我我所空」,「無常、苦、空、無我」,在巴利文中,都是空——suñña。如「空心解脫」,「空解脫」,「空三昧」,「空等至」,「空住」,「內空、外空、俱空」(以上三種空,在《無礙解道》中,也是空),「《空小經》」,「《空大經》」:凡是作為觀名、定名或經名的,都是空性——suññatā。我以為,「空」不只是否定詞,離妄執煩惱是空,也表示無累的清淨、寂靜。空性,是空的名詞化。初期聖典中的空性,並無空所顯性的意義;只有「出世空性」,是甚深的涅槃。(《空之探究》,p.54)

 

二、有關「緣起、空」與「假名」的關係

「佛法」以緣起(pratītya-samutpāda)為先,「大乘佛法」以空性、真如等為量。龍樹面對佛教界的相互抗拒,於是探求佛法的真義,以「佛法」的中道(madhyamā-pratipad)緣起,貫通大乘空義,寫出最著名的一偈,如《中論》卷四(大正三〇‧三三中)說: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眾因緣生法」,是緣起法的異譯。第二句,依梵本是「我等說是空性」。緣起與空性的統一,可見當時的經文及大乘行者,已有這種見解,龍樹不過是論述得更精密更完成而已。緣起與空性,不是對立的,緣起就是空性,空性就是緣起。從依緣而起說,名為緣起;從現起而本性空說,名為空性。出發於緣起或空性的經典,所說各有所重,而實際是同一的;說得不同,只是應機的方便。龍樹是大乘行者,所以依空性成立一切,如《中論》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迴諍論》說:「若人信於空,彼人信一切;若人不信空,彼不信一切」。空,是成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法則。大乘經說空性,大都是:「空中無色,……無智亦無得」。一切無所得,一切不可安立,一切法空而隨順世俗說有,不免引起誤解:真實義並沒有善惡因果,說善惡因果,只是化導愚人的方便。說空而有輕視或破壞世俗事的傾向,問題就在這裡。所以龍樹重空性,而說緣起與空性,不但不是對立,而且是相成的。《般若經》廣說空,重在勝義,但空也有虛妄不實的意義,龍樹著重這點,專依無自性(nisvabhāva)明空性。為什麼一切法空?因為一切法是沒有自性的。為什麼無自性?因為是緣起有的。《中論》貫徹了有自性就不是緣起,緣起就沒有自性的原則,如說:「如諸法自性,不在於緣中」;「眾緣中有(自)性,是事則不然」。這樣,緣起是無自性的,無自性所以是空的;空無自性,所以從緣起,明確的說明了緣起與空性的統一,如《迴諍論》說:

「若法依緣起,即說彼為空;若法依緣起,即說無自性」(頌)。

「諸緣起法即是空性。何以故?是無自性故。諸緣起法其性非有,無自性故。……無自性故說為空」。

緣起與空性的統一,關鍵在沒有自性。緣起是無自性的、空的,所以可依緣起而契會空性。空性是無自性的,所以依空而緣起一切。緣起即空,也就是「世間即涅槃」了。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偈中所說的「亦為是假名」,「論」意是:空性也是假名的。如《智度論》說:「畢竟空但為破著心故說,非是實空」;「畢竟空亦空」。空性是假名說,緣起也是假名說的。《般若經》初,以一切但有名字——唯名(nāmamātratā),說菩薩、般若波羅蜜不可得。假名——波羅聶提(prajñapti),或譯施設,假施設。《大品般若》立三種假:法假(dharma-prajñapti)、受假(upādāya-prajñapti)、名假(nāma-prajñapti)。法假,如蘊、處、界等法(或類別七十五法,或百法)。受假,如五蘊和合為眾生,是依眾緣和合而有的。名假,是世俗共許的名字。這一切,都是假名的。《中論》的「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的假名,正是prajñapti 的對譯。然「亦為是假名」的假名,原語為prajñapti upādāya,正是三假中的受假(或譯為取施設、因施設)。龍樹說「亦為是假名」,在三種假中,特取「受假」,這不致為一般誤解為「有法施設」,也不同於空華,龜毛等名假。「亦為是假名」的假名,是不常不斷、不一不異等緣起,沒有實性而有緣起用,如《空之探究》中廣說。《般若經》說空性,說一切但有名字——唯名;龍樹依中道的緣起說,闡揚大乘的(無自)性空與但有假名。一切依於空性,依性空而成立一切;依空而有的一切,但有假名(受假),所以我稱之為「性空唯名論」。(《印度佛教思想史》,pp.128-131)

 

三、一項建議請參考:

如果您對於中觀空義有深入研究的意樂,可以在慧日講堂的以下網址,詳閱福嚴佛學院厚觀法師對於導師所著《中觀今論》、《空之探究》及《中觀論頌講記》另再編著之講義及聆聽影音解說:

慧日講堂影音下載

http://video.lwdh.org.tw/

聞思隨筆版主:常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