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正道心得分享

討論區:
姓名或匿稱: 
路人

回答 這個八正道綱領,結合了網上不同資料,不過名詞定義上有些解釋不確定。有些材料如聞思修慧,現證慧是否應該加入?請各位大德指教。

佛教基本教義四聖諦。聖者所證的四項真理,即苦、 集、 滅、 道。道諦是滅除苦的方法,即是八正道。這是成聖的正確方法,它包含八個部份。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言語,正確的行為,正確的生活,正確的努力,正確的意念,正確的專注。八正道涵蓋戒定慧三學,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遍及三學的。佛陀告訴須跋陀羅,外道教徒沒有八正道,所以沒有聖果,沒有解脫。我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這表明八正道是證入涅槃的唯一法門。

三學與八正道的一致性,列表如下:

 

     正見───────────聞慧位

     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思慧位  ────戒增上學

               ┌──修慧位  ├───定增上學

     正勤、正念、正定──┤          >───慧增上學

               └──現證慧位├───得 解 脫

 

 

http://127.0.0.1:8080/accelon/yinshun/images/a12-226.gif

 

 

 

(成佛之道,232)

林文亮

回答 末學在網上未有找到關於現證慧的其他解釋。

另導師關於現證慧的其中解釋如下

學佛三要 摘錄

更深徹的簡擇觀照,終於引發無漏慧,又名現證慧;由此無漏慧,斷煩惱,證真理,這才是慧學的目標所在。

本文希望引述的原文如下

成佛之道 摘錄

所以八正道的次第是︰正見是聞慧;正思惟是思慧;思惟發起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精進遍通一切,特別是依著精進而去修正念、正定,是定學。定與慧是相應的,就是修慧。等到從定而發無漏慧,是現證慧,真實的慧學,從此而得解脫。所以,佛說的解脫道,三學與八正道一樣︰不離聞思修及現證慧的次第,也就是依戒而定,依定而慧,依慧得解脫的次第。

佛光大辭典

正見 摘錄

據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七載,正見可分為二類,即:(一)有漏正見,又作世俗正見。即與意識相應之有漏善慧,係有漏有取者,故轉向善趣,招未來可喜所欲之果。(二)無漏正見,又作出世間正見。即盡無生智所不攝之意識相應善慧,如八種無漏忍、有學八智、無學正見等。〔雜阿含經卷二十八、順正理論卷六、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二、成實論卷十六見智品、大乘義章卷八本〕 p1988

另無生智的解釋如下

(九)無學正解脫,指離煩惱束縛之有為解脫。(十)無學正智,為盡智及無生智。即金剛喻定後,知諸漏盡滅者為盡智;依諸漏之斷盡,緣後有之無生者為無生智。此中,前八支為八正道,至無學位始得加解脫、正智二支,為無學之十支。

末學理解,如上解釋無漏慧是屬於無學法範圍,在八正道的解釋裡是否可以加進去,請指教。

「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脫所必經的正軌,有他的必然性。佛教信眾的解脫行,固然非依此不可;即使沒有出離心,沒有解脫慧的一般世間行,也不能與八正道相違。

八正道有二類:1.有「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的,2.有「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的(《雜含》卷二八‧七八五經)。這二者的差別,根本在正見。如是因果、善惡、流轉、解脫的正見,以此為本而立志、實行,這是世俗的人天正行。如是四諦理的正見,再本著正見而正志、修行,即是能向出世而成為無漏的。」(導師《佛法概論》,pp.224-225)

 

 

4 八正道是三乘共法

 4.1二乘聖者:二乘又名為小乘的解脫道 :二乘又名為小乘的解脫道,是相對於大乘的菩薩道而 ,是相對於大乘的菩薩道而說

 4.1.1 4.1.1 聲聞:聞佛所說的四聖諦法 :聞佛所說的四聖諦法,如法修習而得解脫 ,如法修習而得解脫

 4.1.2 4.1.2 緣覺:未聞四聖諦法 :未聞四聖諦法,自觀十二因緣法而得解脫 ,自觀十二因緣法而得解脫,梵名辟支佛

 4.2 大乘的菩薩道,必須也以解脫道為基礎 ,必須也以解脫道為基礎

 4.2.1 4.2.1 不論大乘或小乘 不論大乘或小乘,出離生死的才是佛法

 4.2.2 4.2.2 解脫法門的八正道 解脫法門的八正道,是大小三乘共通的涅槃門 ,是大小三乘共通的涅槃門

 4.2.2.1 例如,《佛說阿彌陀經》介紹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稱揚「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4.2.2.2 又如,《楞伽經》云:「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

 4.2.2.3 又如,《摩訶止觀》卷七上的引文:「涅槃云:能修八正道者,即見佛性,

名得醍醐。」

4.2.2.4 由此可知,如果從大乘聖典的立場來看,八正道便是大乘法

 

4.3八正道是以小乘出發,卻也是完成大乘佛法的基礎 ,卻也是完成大乘佛法的基礎

 4.3.1 4.3.1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四聖諦 雖然有許多人認為四聖諦、八正道是屬於小乘的佛法 、八正道是屬於小乘的佛法

4.3.2可是在大乘的經典和論典裡 可是在大乘的經典和論典裡,都主張用八正道來修行菩薩道 ,都主張用八正道來修行菩薩道

4.3.3 也就是說4.3.3 也就是說,菩薩道的完成是需要八正道的 ,菩薩道的完成是需要八正道的

 

 

5 八正道即為大乘佛法

 5.1 八正道是自利利他的法門 八正道是自利利他的法門

 5.1.1 依據《大智度論》卷十九所說的三十七道品,根本就是大乘的菩薩 根本就是大乘的菩薩 所修道品 所修道品,其中八正道部分的說明 ,其中八正道部分的說明:

 

項次  

道品

《大智度論》

釋義

1

 

 

正見

菩薩於諸法空無所得住。是智慧,如四念處、慧根、慧力、慧覺中已說

大乘的菩薩行是修無所住心,也就是《金剛經》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

 

 

正思惟

 

斷一切思惟分別,因諸思惟分別,皆從不實虛誑顛倒生。菩薩住如是正思惟中,不見是正是邪,過諸思惟分別。觀四諦時,無漏心相應。

大乘的正思惟不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而是以心中沒有「我」來作為方法

3

 

正語

菩薩知一切語皆從虛妄不實顛倒取相分別生。是菩薩作是念,語中無語相,一切口業滅,諸語皆無所從來,滅亦無所去。

 

菩薩知一切語言真相,雖有所說,不墮邪語。菩薩知道,一切語言都是從虛妄的顛倒見所產生的種種分別心,這都不是真實語。真實是不必透過語言、文字理解的;然若用語言,亦不墮邪惡。

4

正業

菩薩知一切業邪相,虛妄無實,皆無作相,一切業空,菩薩入一切諸業平等,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不作正業不作邪業,是名實智慧。

從菩薩的立場來看,所有一切業,無所謂邪與正、惡與善,這是無分別智。因為沒有主觀的我執在裡面去判斷邪正善惡,一切的行為便都是平等的。

5

正命

一切資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住不戲論智中,不取正命,不捨邪命,亦不住正法中,亦不住邪法中,常住清淨智中,入平等正命,不見命,不見非命,行如是實智慧,以是故名正命。

從大乘菩薩的立場來看,只要心中沒有自私的我,用任何方式來謀取生活之所需,都是正確的。

6

正方便

如四正勤、精進根、精進力、精進覺支中已說。

此三項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修,這就是大乘法。雖然修的方法與小乘相同,可是目的是為了利益眾生。

7

正念

如念根、念力、念覺支中已說。

8

正定

如四如意足、定根、定力、定覺支中已說。

6 出離三界的八正道

 6.1 聲聞道的三十七道品 聲聞道的三十七道品,是次第修證的方法 ,是次第修證的方法

 6.1.1 6.1.1 初修四念處;到了煖位,修四正勤;到了頂位,修四如意足;

 到了忍位,修五根;到了世第一位,修五力

 6.1.2 6.1.2 到了見道位,修七覺支;到了修道位,修八正道

 6.1.3 6.1.3 從經典中看,任何一類道品,都是能解脫生死的 ,都是能解脫生死的,都可說是一乘道

 6.2 三十七道品的功德 三十七道品的功德性能可以整合為十類

 6.2.1 6.2.1 依《大智度論》卷十九所說:

 6.2.1.1 「是三十七品,十法為根本,何等十?信、戒、思惟、精進、念、

 定、慧、除、喜、捨。」

 6.2.2 印順6.2.2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中的歸納:

6.2.2.1 信-信根,信力

 6.2.2.2 勤-四正勤,勤根,勤力,精進覺支,正精進

 6.2.2.3 念-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

 6.2.2.4 定-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6.2.2.5 慧-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

 6.2.2.6 尋思-正思惟

 6.2.2.7 戒-正語,正業,正命

 6.2.2.8 喜-喜覺支

 6.2.2.9 捨-捨覺支

 6.2.2.10 輕安-輕安覺支

6.3 八正道,是佛陀提供給人間離苦得樂的八個項目

 6.3.1 6.3.1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七 八正道是三十七道品的七科(類)中,敘述最為圓滿的一科。

 6.3.1.1 所以經典中常將四聖諦與八正道合起來說。

 6.3.1.2 也可以說,八正道便是無漏道品,便是戒定慧的三種增上學。

 6.3.1 6.3.1 八正道可以解決人類的兩個基本的大問題

 6.3.1.1 一是在生命過程之中所遭遇身心以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問題而感覺到不快樂

 6.3.1.1.1 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感受,福報大的,受的苦難少;福報小的,受的苦難就多

 6.3.1.2 另一是面對死亡的恐懼、害怕與無奈

 6.3.1.3 八正道就是幫助我們解脫這兩大問題的方法:

 6.3.1.3.1 如何度過種種的困難而不自擾擾人

 6.3.1.3.2 如何在面臨死亡時,不會恐懼、害怕、無奈

(以上引自法鼓山八正道講義)

依雜阿含758經所述,世間及出世間八正道的定義,表列如下:

八正道

世間

出世間

正見

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

四聖諦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

正志

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

四聖諦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

正語

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

行,離於彼,無漏、遠離、不著,固守、攝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

正業

離殺、盜、婬

四聖諦思惟,除邪命貪、身三惡行、諸餘身惡行數,無漏、心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度時節,不越限防

正命

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

四聖諦思惟,於諸邪命無漏、不樂著,固守、執持不犯,不越時節,不度限防

正方便

欲、精進,方便超出,堅固建立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

四聖諦思惟,無漏憶念相應,心法欲、精進,方便勤踊超出,建立堅固堪能造作,精進心法攝受、常不休息

正念

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

四聖諦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

正定

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

四聖諦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

[導讀:八正道在世間與出世間]

以八正道待人處世,能夠去惡向善、離苦得樂。

行八正道時如果能相應於四聖諦、沒有貪瞋癡等煩惱,則能日漸解脫,證得涅槃。(以上引自台大獅子吼網站)

林文亮

佛教基本教義四聖諦。聖者所證的四項真理,即苦、 集、 滅、 道。

八正道,四聖諦之一。道諦是滅除苦的方法,是成聖之道。它包含八個部份,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言語,正確的行為,正確的生活,正確的努力,正確的意念,正確的專注。八正道涵蓋了戒定慧三學,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貫徹三學的。佛陀告訴須跋陀羅,外道沒有八正道,所以沒有聖果,沒有解脫。我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這表明八正道是證入涅槃的唯一法門。

無漏的八正道,是同時成就的。但在修習過程中,有次第的區別。開始的正見是從聽聞(或從佛及佛弟子,或從經典)佛法而來的智慧,屬於聞慧。由聞信引發的正見,屬於世間正見。依止已證的聖者所親證的智慧,而深信受持,稱為仰信。由正見而來的思惟,是對所聞信的知見(知識與見解) 進行深入的思考(意業) ,就是正思惟,屬於思慧。若修習正念未成就,思惟要時刻覺察,遠離貪欲、瞋恚、愚癡等妄念。

由正見與正思惟引發向求解脫的實踐,若修習正定未成就,思惟要時刻覺察言語(口業) 行為(身業) 。做到不違犯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違犯殺生、不與取﹑不邪淫。由正確的思考﹑言語行為(三業清淨) 而來的生活,時刻做到如法求取衣服、飲食、床榻、湯藥等生活所需,就是正語﹑正業﹑正命,以上三支屬於戒學。

由身語意清淨引發向求精進的動力,正精進涵蓋戒、定、慧三學,具策勵奮發的力量,要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思惟要時刻覺察已生起惡法令斷滅,未生起惡法令不生起,未生起善法令生起,已生起善法令增長。策勵堅持四正勤,就是正精進。

由正見與正思惟而來的意念,意念的修習就是分別思惟觀察身體,或感受,或意念,或意念專注的對象等四個部份,就是四念處,修習念處就是正念。由修習正念成就的心一境性,就是正定,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修習止觀(禪定),止屬於定 ,觀屬於念慧,定與慧相應,修習四念處與禪定(四禪),屬於修慧。若依止禪定成就引發的正見,屬於出世間正見,如實經歷聖者所證(解脱) ,明見是理,心無疑慮,稱為證信(解脱知見) 。

佛說的解脫道,三學與八正道,是不離聞思修的次第,由戒而生定,由定而生慧 ,由慧證得解脫,由解脱而知已解脱(證解脱知見) 。

回答 參考了網上的資料,這個八正道心得分享,有待各位大德指教修正。

這個八正道心得分享,有待各位大德指教修正。

佛經說:
若想證得佛教所說的任何果位,你必須先建立第四禪的禪定能力
有了第四禪定力,才有能力修行四念處, 八聖道, 四聖諦, 四無量心....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伏斷虚妄尋伺入初靜慮。 漸次復入第二第三
第四靜慮
依諸靜慮復能發起「慈悲喜捨」四種梵住。
靜慮無量爲所依止...修四念住 四正斷 四神足 五根 五力 七等覺支 八聖道支 空無相無願解脱門等種種善法隨其所應得三乘果。謂或證得聲聞涅槃。或有證得獨覺涅槃。或證無上正等菩提。

《禪法要解_鳩摩羅什譯》
第四禪名爲真禪。餘三禪者方便階梯。
是第四禪譬如山頂。餘三禪定如上山道。
是故第四禪。佛説爲不動處.....
行者
得此第四禪。欲行四無量心隨意易得。欲修四念處修之則易。欲得四諦疾得不難。

一、「所以「能」夠「發真慧」的,「佛說」只「有七依」定,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七定。但最初的未到定,也是可以發慧的;這是初禪的近分定,所以就攝在初禪中。」

二、痲瘋者經

很多聽佛說法的「專心者」,也能瞬間知法入法得法眼淨(初果)。因為「見惑頓斷如破石」。如舍利弗、目揵連。外道須跋陀羅Subhadra也是聽法即得果證。聽佛講八正道後,即得初果,再聽佛說四諦法之後,即證得阿羅漢果。

另外,如南傳有名的痲瘋者經,這痲瘋者你能說他有機會修得四禪?四禪當然是最好引發無漏慧的狀態,但是仁者是否早已完具此功德?

痲瘋者經(引自http://www.charity.idv.tw/f/f41.htm

本經是敘述一個名叫蘇巴達(Suppabuddha)的痲瘋病患,在聆聽佛陀的開示後便證得了初果。

    在巴利《法句經的註釋集》裡則補充記載帝釋天王曾想試探蘇巴達對三寶的信心究竟到了什麼程度,於是在空中翱翔,誘惑蘇巴達:「蘇巴達,你是一個貧民,人家給你什麼,你就得吃什麼,一生無依無靠。但我可以給你無限的財富,只要你願意背棄三寶就可以了。」

    蘇巴答卻悍然的拒絕道:「愚蠢、無恥的人!你不配跟我交談,我不是無依無靠的貧民,我有聖者所具有的七聖(法)財,也就是:信、戒、慚、愧、聞、施與慧。一個擁有這些財富(法財)的人, 就不能稱為貧民。」

    帝釋天王把這段對話告訴了佛陀。佛陀對帝釋天王說:「帝釋,即使有一百塊金子,甚至一千塊金子擺在蘇巴達的面前,他也絕不可能做出背棄三寶的事。」

    在本經中,佛陀解釋蘇巴達之所以今生如此的窮困潦倒,還染上痲瘋病,是因為過去前生曾惡意的羞辱過一位辟支佛。

    在巴利《法句經的註釋集》裡,佛陀則解釋了蘇巴達之所以被一頭母牛給撞死的因緣,是因為蘇巴達在過去前生曾謀殺了一名妓女,並侵占了她的財物,這名妓女死前發下了咒怨,要化為厲鬼夜叉,生生世世都跟蘇巴達索命。

    有關蘇巴達的這篇《痲瘋者經》,給予我們很多的啟示,也就是一個人不論他是貧或是富,只要他具有聖者的七聖(法)財,也就是:信、戒、慚、愧、聞、施、與慧,就有資格被稱為富貴中人,而不能被稱作窮人。

    此外,佛陀雖於南傳巴利增支部中說過凡人造業不是絕對「必定」受報,否則無解脫的可能性,梵行也失去意義等語(見南傳巴利英譯增支部),也就是有果就一定有因,但有因卻不一定有果。可是我們必須慎思明辨以上這段話的前提是此人非常「正精進」地勤修梵行與解脫道,如果此人不夠精進,依然放逸,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凡夫,尚在六道中流浪生死,那麼誠如佛陀於經、律典籍中所云:「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因為我們所造的業,不論是「善」或是「惡」,一旦因緣成熟,都終將返還至自身五蘊界處,而不會遺落在外界地、水、火、風等他處。

選譯自巴利《小部/自說經V.3

坦尼沙羅尊者英譯

喬正一中譯於西元2014/12/21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遊方到古印度的王舍城,並暫時住在竹林精舍的松鼠園裡。

    當時,王舍城裡有一個名叫蘇巴達的痲瘋病患,不但窮困潦倒,還一身是病。

    就在世尊爲大家說法時,蘇巴達從遠處看見一大堆的人聚在一處,便以為: 「那裏一定有人在布施,也許我可以從那裡得到一些食物。」

    於是,他朝眾人處走去。

    當他趨前時,他看見世尊正在為眾人說法,他失望的意識到並沒有人在布施,但他又想到自己為什麼不也一起來聽法?

    「好吧!我也來聽法吧!」於是他便坐在一旁跟大家一起聽法。

    世尊以他心通觀察在場聽眾有誰能因聞法而見法,他看見蘇巴達坐在人群之中,便知蘇巴達有能力(足夠的波羅蜜)能在聞法後而見法。

    於是,世尊針對蘇巴達按部就班說了一段法,也就是:布施、戒德、生天之法,毀呰五欲為災患,生死為穢濁,應心生出離,稱歎無欲為妙,道品白淨。

    接著,世尊知道蘇巴達已有了歡喜心、具足心、柔軟心、堪耐心、勝上心、一向心、無疑心、無五蓋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接著便對他解說正法要,也就是「苦」、「集」、「滅」、「道」。

    這時,蘇巴達的心猶如一匹容易染色的白布,他在他的座位上即時明白了四聖諦,他領悟到:「凡有生皆歸於滅。」(因緣法)

    當蘇巴達已見法、得法,覺悟白淨之法,斷除疑惑,從此不再動搖對三寶的信心,他對佛法沒有猶豫,他對世尊的教法已得無所畏的信心,於是從座位起身,走到佛前頂禮,並宣誓:「善哉啊,善哉!世尊!就猶如有人扶正打翻的東西,揭露隱藏的東西;又好比對迷途者指引迷津;又好比在暗處點燃明燈,使人得以看見各種形色。世尊,您今日以各種技巧闡釋教法,也是如此。所以我今宣誓願皈依世尊、皈依法、皈依僧伽,懇請世尊接受我為在家弟子,直到我生命結束的那一刻為止。」

    蘇巴達因受到世尊的教導、敦促、鼓勵、激勵,於是心生歡喜、隨喜,便從座位起身,向世尊頂禮並右繞三匝後離去。

    但就在他離去不久後,他隨即被一隻帶著小牛的母牛給撞死了。

    後來,有許多比丘走到佛陀的面前,他們向佛陀頂禮後,便坐在一旁。

    他們問:「世尊,蘇巴菩達在受到世尊的教導、鼓勵、激勵之後,現在已經因意外而死亡了。我們想請問他投生到何處?他轉世到何方?」

    佛陀說:「比丘們,蘇巴達很有智慧。他如法修持,並未在法義上找碴。由於前三種”結”的斷除,他已是初果聖者,他不會再墜入惡趣,他一定會走向解脫。」

    當世尊說完後,其中一名比丘又問:「世尊,請問是什麽樣的因緣,使蘇巴達今生如此的窮困潦倒?」

    世尊解釋:「

    比丘們,過去很久以前在此王舍城內,蘇巴達的前生是一個很有錢的放貸人的兒子。

    有一天,他與跟隨從一起前往遊樂園的途中,撞見一位名叫多伽羅屍迦的辟支佛在城裏托缽。

    當時,他心生惡意,想到:「這四處覓食的痲瘋病者到底是誰?」於是,他朝辟支佛吐痰,並粗魯地從辟支佛的左邊離去,以此羞辱辟支佛。

    因為這樣的惡業所成熟的惡果報,使他在地獄裏承受了好多年、好幾百年、好幾千年、好幾千萬年的折磨與煎熬。

    他今生雖因其它的善業得以出生在王舍城內為人,但由於該惡業所殘餘的惡果報,使他今生成爲一個窮困潦倒的痲瘋病人。

    然而,他因為波羅蜜的成熟而得以有幸遇見如來宣說法與律,因此而獲得『信』、『戒』、『聞』、『慧』等諸德,使他死後重生於善趣天界,成為三十三天諸天神的同伴,他現在已經是一位美麗與榮耀都勝過諸神的天神。」

    後來,世尊認為這件事對大家深具啟發的重要性,便誦出以下的偈語:

明眼於險處,應力求避險;

智者於世間,應常避惡業。

林文亮

一、「所以「能」夠「發真慧」的,「佛說」只「有七依」定,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七定。但最初的未到定,也是可以發慧的;這是初禪的近分定,所以就攝在初禪中。」

上面說法 若真是說的,請貼出經證

一般的認知,應該是:
第四禪為基礎,修行,然後才有生「無漏慧」的可能
第四禪是分水嶺。

若修錯,就會往無色界(頑空)
若修對,就會往菩薩/羅漢道去。這時才有可能發真慧

T32n1646_p0323a06(00)║
T32n1646_p0323a07(00)║
T32n1646_p0323a08(00)║成實論卷第十一
T32n1646_p0323a09(00)║
T32n1646_p0323a10(00)║         
訶梨跋摩訶梨跋摩造
T32n1646_p0323a11(00)║     姚秦三藏
鳩摩羅什 譯
T32n1646_p0323a12(00)║  
T32n1646_p0324b14(03)║問曰。依止何定斷何煩惱。
T32n1646_p0324b14(03)║答曰。因七依處能斷煩惱。
T32n1646_p0324b15(00)║如經中佛說。因初禪漏盡。
T32n1646_p0324b16(06)║乃至因無所有處漏盡。
T32n1646_p0324b16(06)║又離此七依亦能盡漏。
T32n1646_p0324b17(04)║如須尸摩經中說。
T32n1646_p0324b17(04)║離七依處亦得漏盡。
T32n1646_p0324b18(05)║故知依欲界定亦得盡漏。
T32n1646_p0324b14(03)║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三十二冊    No. 1646    第324頁    中欄    第14行
 
問曰。依止何定斷何煩惱。答曰。因七依處能斷煩惱。如經中佛說。因初禪漏盡。乃至因無所有處漏盡。又離此七依亦能盡漏。如須尸摩經中說。離七依處亦得漏盡。故知依欲界定亦得盡漏。
 
三乘賢聖弟子,是為了修發真慧而修定的。定境由淺而深,階位不一,到底那些定,可以作為依止而修發真慧呢?總攝修發的一切定法,不出這樣的大階位:四禪,八定(還沒有滅受想定,這是聖者所修證的,姑且不說)。四禪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八定是:四禪以外,再加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如從一般的散心,漸修而入定境時,第一是未到定,那是初禪根本定以前的,是將到初禪而還不是初禪的近分定。如將到城市而先到近郊,也有一些商舖一樣。再進,是修到初禪。在初禪與二禪 中間,有名為中間禪的。將到二禪而還沒到時,有二禪的近分定。從此以上,每一定,都可以有中間定,近分定,根本定三類。但大概的總攝起來,就是四禪,八定;或者在初禪根本以前,加一未到定就是了。在這四禪,八定中,最後的非想非非想定,定心過於微細了,心力不夠強勝,不能依著他而修發真實慧。所以「能」夠「發真慧」的,「佛說」只「有七依」定,就是: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 : 七定。但最初的未到定,也是可以發慧的;這是初禪的近分定,所以就攝在初禪中。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read/database=yinshun&book=a12&block=9&innercode=0.html

林文亮

此經十分重要:
雜因誦第三 三、因緣相應 26 <489> (347)
一、外道謀議派須深(須尸摩)盜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若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餘世人
所共恭敬、尊重,供養佛及諸聲聞眾,大得利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都不恭敬、尊重,供
養眾邪異道,衣被、飲食、臥具、湯藥。爾時、眾多異道,聚會未會講堂,作如是論:「我等昔來,
常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一切之所奉事恭敬,供養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悉斷絕,
但恭敬、供養沙門瞿曇、聲闐大眾,衣被、飲食、臥具、湯藥。今此眾中,誰有智慧大力,堪能
密往,詣彼沙門瞿曇眾中出家,聞彼法已,來還廣說;我等當復用彼聞法,化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其信樂,可得還復供養
如前」。時有人言:「有一年少,名曰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出家,
聽彼法已,來還宣說」。時諸外道,詣須深所而作是言:「我今日大眾聚集未會講堂,作
如是論:我等先來為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人之所恭敬、奉事,供養衣被、飲食、臥
具、湯藥,今悉斷絕。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諸世間,悉共奉事沙門瞿曇、聲聞大眾。我此
眾中,誰有聰明、黠慧,堪能密往沙門瞿曇眾中出家學道,聞彼法已,來還宣說,化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令我此眾還得恭敬、尊
重、供養。其中有言:唯有須深聰明、黠慧,堪能密往瞿曇法中,出家學道,聞彼說法,悉
能受持,來還宣說。是故我等故來相請,仁者當行」!
二、須深前往佛處盜法
時彼須深默然受請,詣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眾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經行。爾時、須深詣眾多比丘而作是言:「諸尊!
我今可得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不」?時眾多比丘,將彼須深,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今此外
道須深,欲求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修梵行」。
爾時、世尊知外道須深心之所念,告諸比丘:「汝等當度彼外道須深,令得出家」。
三、慧解脫
時諸比丘,願度須深出家,已經半月。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彼
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
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間:「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善解
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
不也,須深」!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復
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
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三、須深問佛為何無諸禪定的比丘可以解脫
爾時、須深知眾多比丘去已,作是思惟:此諸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得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作是思惟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白佛
言:「世尊!彼眾多比丘,於我面前記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我即間彼尊者:得離欲惡不善法,乃至
身作證,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彼答我言:不也,須深!我即問言:所說不同,前後相違,言不入正受,而復記說自知作證!彼答我
言:得慧解脫。作此說已,各從座起而去。我今問世尊:云何彼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不得正受而復說言自知作證」?佛告須深:「
彼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須深白佛:「我今不知
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告須深:「不問汝知不
如,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須深白佛:「唯願世尊為我說
法,令我得知法住智,得見法住智」!佛告須深:「我今間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
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
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
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
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
02-097C深白佛:「不也,世尊」!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
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
得法眼淨。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
四、須深悔過
(須深)稽首佛足,自佛言:「世尊!我今悔過!我於正法中盜密出家,是故悔過」。佛告須深:「
云何於正法中盜蜜出家」?須深白佛言:「世尊!有眾多外道,來詣我所,語我言:須深!
當知我等先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及餘世人恭敬、供養,而今斷絕,悉共供養沙門瞿
曇、聲聞大眾。汝今密往沙門瞿曇聲聞眾中,出家受法,得彼法已,還來宣說,我等當以
彼聞法,教化世間,令彼恭敬供養如初。是故世尊!我於正法律中盜密出家,今日悔
過,唯願世尊聽我悔過,以哀愍故」!佛告須深:「受汝悔過。汝當具說:我昔愚癡、不善、
無智,於正法律盜密出家,今日悔過,自見罪、自知罪,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
終不退滅。所以者何?凡人有罪,自見、自知而悔過者,於當來世律儀成就,功德增長,
終不退減」。佛告須深:「今當說譬,其智慧者以譬得解。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補盜
賊,縛送王所。白言:大王!此人劫盜,願王處罪。王言:將罪人去,反縛兩手,惡聲宣令,
周遍國中,然後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彼典刑者,受王教令,送彼罪
人,反縛兩手,惡聲宣唱,周遍城邑,將出城外刑罪人處,遍身四體,劖以百矛。日中,王
問:罪人活耶?臣白言:活。王復來*力臣:復劖百矛。至日晡時,復劖百矛,彼猶不死。佛告須
深:「彼王治罪,劖以三百矛,彼罪人身,寧有完處如手掌不」?須深白佛:「無也,世尊」!復
問須深:「時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緣,受苦極苦劇不」?須深白佛:「極苦,世尊!若劖以一
矛,苦痛難堪,況三百矛當可堪忍」!佛告須深:「此尚可耳,若於正法律盜密出家,盜受
持法,為人宣說,當受苦痛倍過於彼」。佛說是法時,外道須深漏盡意解。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林文亮

成實論卷第十一
問曰。依止何定斷何煩惱。 答曰。因七依處能斷煩惱。
如經中佛說。因初禪漏盡。乃至因無所有處漏盡。
離此七依亦能盡漏。如須尸摩經中說。離七依處亦得漏盡。故知依欲界定亦得盡漏。

我一向告訴大家 不要看「」,以免被論師誤導
你就是現實中的一例。你被論師誤導了

須深故事中的比丘 不依初禪乃至四禪,這意思並不是指:
禪定能力 也能獲得解脫

你若認為不需要禪定能力 也能解脫,你是錯得離譜。
為何須深故事中的比丘說他不依初禪乃至四禪
這是有原因的
----------------------------------------------------------------------

《別譯雜阿含經 151》《雜阿含經 926
比丘如是
不依於彼地水火風;亦復不依四無色定 而生禪法;
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亦復不依日月星辰;
不依見聞、不依識識、不依智知、不依推求心識境界
不依止覺知,獲得無所依止禪
若有比丘
不依如是諸地禪法得深定故,釋提桓因、三十三天、及諸梵眾皆悉合掌恭敬尊重,歸依是人。

須深故事中的比丘不依初禪乃至四禪
這是因為他們所修的
禪定叫做:無所依止禪

無所依止禪的人,什麼都不能能入深定。這是真正的「解脫禪

所以你千萬不要誤以為 不依初禪乃至四禪是指:不需要禪定能力

  1. 你叫大家都不要看論?這是否也是一種「論」調?
  2. 你自己不也常引中論、大智度論?還引用得有一些許失誤喔。
  3. 論,我只看中論、十二門論及印順所做所有論。
  4. 憑什麼你『論說』須深故事中的比丘 不依初禪乃至四禪得解脫等,是指《別譯雜阿含經151》《雜阿含經926》的勝義深禪?這不是一種論?有經證?請舉證
  5. 《別譯雜阿含經151》《雜阿含經926》這是勝義禪、無相禪,是佛對詵陀迦旃延說的,迦旃延正是論議第一的第一代大論師。您的論議,不知大論師作何感想?
  6. 「能發真慧者,佛說有七依」,我沒說發真慧不需依。是說不只依四禪定才能解脫,怎麼就「錯得離譜」?您這麼愛貶抑別人?愛別人錯得離譜?愛別人不懂經義?
  7. 最後,請問您「無相念佛」就是這「無所依禪」?能達到四禪,只有四禪才能解脫,不知您得四禪定否?解脫也未?實老師為您(或你們)印證幾果?
  8. 相互論證,或有不禮貌,請包涵。

林文亮

4. 憑什麼你『論說』須深故事中的比丘 不依初禪乃至四禪得解脫等,是指《別譯雜阿含經151》《雜阿含經926》的勝義深禪?這不是一種論?有經證?請舉證

5. 《別譯雜阿含經151》《雜阿含經926》這是勝義禪、無相禪,是佛對詵陀迦旃延說的,迦旃延正是論議第一的第一代大論師。您的論議,不知大論師作何感想?

各部佛經 講很清楚,「無所依止禪」是出世禪解脫禪
修「無所依止禪」才能出世解脫

須深故事中的比丘也不例外。
祂們同樣也是修「
無所依止禪」才證得解脫
---------------------------------------

《佛說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無依止禪.    彼無所依止
欲.色.無色界.  思惟無所著
是禪
超出世.    是菩薩所知

《大寶積經》
菩薩入禪定時。離四識住處。不依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識大。
不依止今世後世。 入如是
無所依
是菩薩入禪其心愛樂。為欲入於
無上解脫定故。

《雜阿含經 1266
無所依者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向者則有止息。
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
無未來出沒者 則無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
純大苦聚滅

《佛說華手經》入無依止定。入定而無依。是佛不思議

7. 最後,請問您「無相念佛」就是這「無所依禪」?能達到四禪,只有四禪才能解脫,不知您得四禪定否?解脫也未?實老師為您(或你們)印證幾果?

第四禪 只是學佛者 所該俱備的基礎能力。第四禪 並不是解脫
有能力修「無所依止禪」的人,都是至少俱備第四禪的能力

不需要討論「無相念佛」,這只是個高尚名稱而已
實務上,要修到「無相」是很困難的。(無相=空無一物)
若果真能做到「無相」,這當然等同「無所依」的境界

  1. 須深經裏的比丘是慧解脫,並未修得初禪乃至四禪的禪定解脫者;極可能是依「未至定」解脫的聖者。

(1)比丘自證解脫

有一比丘語須深言:「須深!當知我等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須深就問比丘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否?比丘都答否也。顯然比丘沒有得初禪乃至四禪,更未依「無所依止」修深禪。

①初禪

時彼須深語比丘言:「尊者!云何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具足初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②二禪

        復問:「云何離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不起諸漏,心   善解脫耶」?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③三禪

復問:「云何尊者離喜,捨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樂,聖說及捨,具足第三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復問:「云何尊者離苦息樂,憂喜先斷,不苦不樂,捨淨念一心,具足第四禪,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④四禪

復問:「若復寂靜、解脫,起色、無色,身作證具足住,不起諸漏,心善解脫耶」?答言:「不也,須深」!

須深復問:「云何尊者所說不同,前後相違?云何不得禪定而復記說」?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脫也」。作是說已,眾多比丘各從座起而去。

2.比丘們自己說沒能得初禪至四禪,更沒說是修「無所依止禪」的深禪法。

3.比丘們自稱是慧解脫者。

4.佛說法的重點在「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1)法住智知流轉

「佛告須深:「我今問汝,隨意答我。須深!於意云何?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耶」?須深答曰:「如是,世尊!有生故有老死,不離生有老死」。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而有行」。

(2)涅槃智知還滅

「佛告須深:「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耶」?須深白佛言:「如是,世尊!無生故無老死,不離生滅而老死滅」。「如是乃至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耶」?須深白佛:「如是,世尊!無無明故無行,不離無明滅而行滅」。佛告須深:「作如是知、如是見者,為有離欲惡不善法,乃至身作證具足住不」?須深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5. 佛說此經已,須深即得法眼淨,也沒有先修「無所依止禪」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

6.「《觀彌勒菩薩上生經》說:「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

彌勒菩薩也是未斷諸漏,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的凡夫身修行者,佛卻記此人成佛無疑。

7.您的無所依禪如何實修?其實務操作如何?

林文亮

須深就問比丘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否?比丘都答否也。顯然比丘沒有得初禪乃至四禪,更未依「無所依止」修深禪。

有關須深故事,在南傳《相應部 卷十二 70經》也有記載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N0006_012

根據相應部經文,比丘並沒有說 祂們沒有得初禪乃至四禪
比丘是說,祂們不曾經歷須深所說的那些神通變化之事

1.須深從初禪問到四禪,比丘們都說沒得。『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2.經文自己說彌勒菩薩「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

《彌勒上生經》:『優波離白佛言:「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正遍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陀天上。」』

阿羅漢(聲聞聖者)的名言是「此生已盡,所作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他們強調世間是非常的苦,三界猶如火宅,沒有安樂之地,生死輪迴是苦事,對世間產生極負面的心理。為了對治這根本問題,他們積極從事禪定的實踐,努力斷除貪嗔痴等煩惱,以期早日跳出火坑。

彌勒比丘的『具凡夫身,未斷諸漏,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正是表現出大乘菩薩的典範。他開示出菩薩在五濁惡世中的修行,不應只顧修禪定斷煩惱,從爾落入自利的自我解脫中。佛弟子應對眾生多些關懷同情,如多做布施、持戒、忍辱等菩薩行,這才是注重現實世界,積極救濟的菩薩精神。

《大智度論 卷十五》:

『菩薩於諸煩惱中,應當修忍,不應斷結。何以故?若斷結者,所失甚多,墮阿羅漢道中,與根敗無異,是故遮而不斷,以修忍辱,不隨結使。』

菩薩為了度眾生,雖有能力斷煩惱而不斷,雖有煩惱卻不會被牽引去作惡,而以忍辱對治之。彌勒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的菩薩風格,鼓舞大乘菩薩行者生生世世不離人間,化五濁惡世為人間淨土。

《續指月錄》卷七記載:

陳秀玉學士曾問萬松禪師道:「彌勒菩薩為什麼不修禪定、不斷煩惱?」

萬松禪師道:「真心本靜,故不修禪定;妄想本空,故不斷煩惱。」

學士復問香山大潤和尚,大潤和尚曰:「禪心已空,不須更修;斷盡煩惱,不須更斷。」

學士復問竹林 海禪師,海禪師曰:「本無禪定煩惱。」

學士曰:「唯此為快耳!」

林文亮

佛告須深:「是名先知法住,後知涅槃。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

5. 佛說此經已,須深即得法眼淨,也沒有先修「無所依止禪」 佛說此經已,尊者須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須深見法,得法,覺法,度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中心得無畏。

說,須深得法眼淨
這意思只是指,須深聽聞佛陀的教誨後,有所領悟 頓悟
這並不是指 他瞬間就解脫 證阿羅漢了

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
佛陀說這句話,意思就是叫他:修靜慮,修禪定

所以,須深回去後,和其他弟子一樣 都必須修禪定。沒有例外

僧肇註解維摩經,「肇曰法眼道,須陀洹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

僧肇說得法眼淨,即得初果須陀洹是也。

不須深禪定,就可以證「初果」。

您應該是看中四果的吧。

痲瘋者經裏的痲瘋者也是在專心聽佛說法時,得淨法眼。

林文亮

彌勒比丘的『具凡夫身,未斷諸漏,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正是表現出大乘菩薩的典範。


說「大乘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未盡諸漏
這種說法 並非佛說。亦無佛經根據

《大般涅槃經》
諸衆生煩惱覆故 不見涅槃 便謂爲無。

菩薩摩訶薩戒定慧勤修其心。斷煩惱已 便得見之。知涅槃是常住法。

《佛説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爾時世尊於夜後分入無垢光三昧。
文殊師利法王子於夜後分入遍照三昧。

彌勒菩薩摩訶薩於夜後分入遍炬三昧....


上面經文證明:
1. 彌勒菩薩 確有能力 入甚深禪定「
遍炬三昧
   彌勒菩薩 並非
不學禪定

2. 菩薩摩訶薩 修戒定慧 而斷煩惱
   菩薩摩訶薩 並非 不斷煩惱

1.須深從初禪問到四禪,比丘們都說沒得。『比丘答言:「不也,須深」!』


南傳《相應部》和《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都顯示:比丘有說, 祂們沒得初禪乃至四禪。
顯然是你自己錯解了《雜阿含經》的意思
比丘回答「
不也2字,意在表示,祂們並不屬於這四種禪的情況
因為祂們不依這四種禪 修行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蘇尸摩曰。仁等所證
依何定耶。為初靜慮為乃至無所有處耶。
諸苾芻言。我等所證
皆不依彼
蘇尸摩言。若
不依彼 如何得證。
諸苾芻曰。我等皆是
慧解脫者。 

《相應部 卷十二 70經》
汝等尊者如是知、如是見,享受種種之神通耶?一為多、多為一、顯現變為隱沒,越牆、越壘、穿山、無障礙,恰如行空出入地下,於水中不分水而行如走於地上。趺坐於虛空,恰如有翼之鳥。有大神力,大威力,於日月以手觸捉,以此身行於梵界耶?
友!
並無此事

又,汝等尊者,如是知,如是見,以心,對他眾生之心,他人之心,得予把握知之耶?有貪心知為有貪心,離貪心知為離貪心,有瞋心知為有瞋心,離瞋心知為離瞋心,有癡心知為有癡心,離癡心知為離癡心,集注心知為集注心,散亂心知為散亂心,大心知為大心,不大心知為不大心、有上心知為有上心,無上心知為無上心,寂靜心知為寂靜心,非寂靜心知為非寂靜心,解脫心知為解脫心,非解脫心知為非解脫心耶?
友!
並無此事

又,汝等尊者,如是知、如是見,憶念種種宿住耶?譬如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種種成劫、種種壞劫、種種成、壞劫……『於彼處,名如是如是,姓如是如是,如是之容色,如是之食,經驗如是如是之苦樂,得如是之壽。彼歿於其處,而生於此處。於彼處,名如是如是,姓如是如是,如是之容色,如是之食,經驗如是之苦樂,得如是之壽。彼歿於其處,生於此處。』如是詳細種種宿住、悉憶念耶?
友!
並無此事

又,汝等尊者,如是知、如是見,以清淨超勝人間之天眼,見眾生之歿,見生時之劣、勝、美、醜、好、惡,知眾生之如業行耶?實汝等尊者,對『此等眾生,身惡行具足,語惡行具足,意惡行具足,罵聖者、邪見、執持邪見業,故彼等身壞命終,生於苦處惡趣、無樂處、地獄。』又實汝等尊者對『此等眾生,身善行具足、語善行具足、意善行具足、不罵聖者、有正見、執持正見業,故彼等身壞命終,生於善趣、天界。』如是,以清淨超人之天眼,得見眾生之歿,生時之劣、勝、美醜、好、惡,得知眾生如業之行耶?
友!
並無此事

又,汝等尊者為如是知、如是見,對超色、無色之寂靜解脫、得於身觸而住耶?
友!
並無此事

於今,尊者未到達此記說與此等之法者耶?
友!
並無此事

何以故?
友,須尸摩!我等為
慧解脫者。」 」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不是論?你不是叫大家都不要讀論?

2.經、論都是教人修行的,請問您不需初禪就直接證得四禪?不需經過初果就直接證得四果?

3.你以為你是蕭老師?

4.以經解經?本經的「文意解釋」都不會,就想要跨經乙「論理解釋」「目的性擴張」「目的性限縮」,最後改變「文意」明文,作自己的「立法意旨解釋」?這樣會考很久都考不上喔?

林文亮

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不是論?你不是叫大家都不要讀論?

2.經、論都是教人修行的,請問您不需初禪就直接證得四禪?不需經過初果就直接證得四果?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的說法 並沒有違反佛經,所以我引用
況且 我還有引述《相應部》佐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菩薩不依止色。亦不依止受想行識。
不依止眼。亦不依止耳鼻舌身意。
不依止色。亦不依止聲香味觸法...

不依止欲.色.無色界...
不依止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

須深故事中的慧解脫比丘 說祂們不依止初靜慮乃至第四禪
這種說法 完全符合佛經的記載。

----------------------------------------

初學禪定,當然是會學初禪
但須深故事中的比丘已是慧解脫,祂們並不是初學者

解脫者不依初禪乃至第四禪的。(欲.色.無色界都不依)
不依三界 才能出三界

一、討論可以發現個人缺陷,學習別人之長。但是討論要理性,不要陷於意氣之爭。佛法討論是無諍的,修行人也是無嗔的,這才能展顯修行的成果。

二、聲聞、菩薩都要修習八正道,依八正道從世間到出世間,唯有此一清涼八支道法。故嚴格而言「八正道」就是佛開示解脫的唯一道法。是不共外道的。

三、為何修八正道沒有說到最後的正悟涅槃得解脫?很可能是因為八正道是到彼岸之筏,具備了、上路了,自然就到彼岸,水到渠成。

四、四禪八定,雖與修行的業處有關,但是主要還是在說修定過程成果的階位。修定主要還是重在「心」的覺受。可以參考清淨道論四十種業處之修習。(https://nanda.online-dhamma.net/extra/authors/dharmagupta/Buddhism-for-t...)。

五、定是共外道的,增上戒、增上定,依緣起無常、無我,進而得「增上慧」,這就是不共外道的三增上學,就是八正道。依八正道行入解脫涅槃,就是依聞、思、修、證,修行得解脫的過程。

六、以下引述段導師精闢的講解。

「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唯一而不許別異的正道。所以佛臨滅時,對須跋陀羅說:「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長含‧遊行經》)。這是怎樣明確的開示!」(《佛法概論》,pp.225-226)

「八正道是被稱為:「古仙人道,古仙人徑,古仙人道跡」(《雜阿含經》卷一二)。八正道是一切聖者所必由的,佛曾為須跋陀羅表示了絕對的、決定的主張,如《長阿含經》(卷四)說:「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可見八正道是解脫所必由的不二聖道,不變不失,所以稱之為法。」(《以佛法研究佛法》,pp.105-106)

「八正道就是三學,如正見,正思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遍通三學的。此八支聖道,是三學,也就是一乘。佛為須跋陀羅說:外道們沒有八正道,所以沒有聖果,沒有解脫。我(佛)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這可見八正道是「能入於涅槃」的唯一法門了。這在大乘的《楞伽經》中,也還是這樣說:「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成佛之道》(增注本),pp.176-177)

林文亮

大德提及

佛的八正道以「(無我)緣起中道『正見』」為先導,所以有道有果。

回答 如何理解這個見道果,見包含道的檢查原則,是否等同提出道的全部指引。它說出什麼為正確,若只有正見,沒有正道,可由正見檢驗出道是否正確。但有正見不等於有正道,所以見與道相輔相成。這樣理解正見與正道的相關性,也就同時提出道的重要,不純粹倚賴見而能證果。請指教。

1.「佛說無常是苦,真實是苦,不能說不苦。佛說八正道是道,依此確能證涅槃,不能說不是道。」(《勝鬘經講記》,p.226)

2.修習八正道以正見為先,慧是在先的,與其後的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正道不相離。

3.正見,先得世間正見,具足世間四正見(正見有善有惡、正見有業有報、正見有前生有後世、正見有凡夫有聖人)。由此激起向聖人(解脫、成佛)的信心與決心。

4.正見在八正道中是從頭貫串到底的。

由聽聞正法而起①「正見」,是「聞所成慧」。

②正思惟不單是義理思惟,而且要從實行以達成理想,表示了行踐的趣向。誠信並起實行的意願。

因此,依正思惟而起的,對外事就有③正語,④正業,⑤正命,⑥離惡行善的正精進,這就是戒清淨。那時的正見,就是「思所成慧

進而在內心方面,依正精進而修⑦正念,⑧正定,就是心清淨。那時的正見,是與定相應的「修所成慧」。

如定慧相應,引發無漏聖慧,那就是見清淨了。

從見清淨進修到行斷智見清淨,都是聖慧。」(《華雨集》第二冊,p.24)

林文亮

八正道以正見為前導,以正見般若(緣起無我)為完成。

八正道為聖道的總綱,導師列表如下:

 

(聞慧)正見─┐(成信)

       │ 

    (思慧)└─正思惟┐(起願欲)        

                           │ ┌正語---------------┐

              │ │正業                |

                               ├─┤            +--戒清淨 

                  │ │正命            | 

             │ └正精進------------┘ 

             │ ┌正精進-----------┐  

                 └─┤正念┐      +--心清淨  

                │ └┐        |

              (修慧)└──正定┌-------

                                                 └(現證慧)--見清淨                                                                                                                                                                            

林文亮

等到從定而發無漏慧,是現證慧,真實的慧學,從此而得解脫。《成佛之道》

從見清淨進修到行斷智見清淨,都是聖慧。」(《華雨集》第二冊,p.24)

回答 這裡導師提及,如定慧相應,引發無漏聖慧,由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末學理解最後的無漏慧,就是證所成慧。這樣聞思修證的次第就是八正道的終始。

依於八正道,由四聖諦來解釋,是道諦,後來道諦有以三十七道品來解釋,則更涵蓋八正道,而十二因緣等,當時都屬於基本佛法,後來延伸的宗門教法就更多,由此分析,會有更多修行項目選擇,而這些法門都是指向同一目標,也未能理盡其中次第,反而成了擇法的障礙?大德對這一現象有何想法。請指教。

八正道可以涵蓋37道品;37道品可以詳細補充八正道的內容。
以洪荒之力,解決自己生命的問題。這不是很難突破自我的,能知法入法,得證實相。
個人以考高考、特考的經驗,付出相同力道在個人生死的解決,很快就有些成果(說比較快,1個月打通外道所謂督脈;三年得事一心;十五年終於知道一切從緣起----其實真正用心念佛僅1天;真正用心閱讀導師論著僅2年,2年即貫通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空亦復空,僅此而已)。
愚人光聽聞導師的論述(當時還誤以為是講述者所發明),1世間四個正見;2因果的內涵(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等,即離席禮拜,心想這人定是悟道的大聖者。
 
導師說「解脫生死的道品,為什麼說有這七類——三十七品呢?古人以為:「道」體是「同」一的。修習的功德,本來是很多的,佛說的也只是舉其主要而說。眾生的生死是同一的,解脫生死的道,不會是不同的。不過「隨」眾生的根「機」不同,佛就說有別「異」的道品而已。因為從經中看來,任何一項道品(其實是包含一切功德,不過舉其重要而說),都是能解脫生死的,都說為「一乘道」的。將一切道品總合起來,解脫道的主要項目,不外乎十類:
一、信——信根,信力。
二、勤——四正勤,勤根,勤力,精進覺支,正精進。
三、念——念根,念力,念覺支,正念。
四、定——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覺支,正定。
五、慧——四念處,慧根,慧力,擇法覺支,正見。
六、尋思——正思惟。
七、戒——正語,正業,正命。
八、喜——喜覺支。
九、捨——捨覺支。
十、輕安——輕安覺支。
道的主要項目,雖有此十種。但正見成就,就能得信成就。而喜,捨,輕安,不外乎定中的功德。所以八正道的敘述,是最圓滿的;而三學是最簡要的。」(《成佛之道》,pp.227-228)

林文亮

回答 感謝大德分享,修行人都有自己擇法的依據,自力之外,他力在末法時期,就更具影響力,意思指彼此 緣 的不同會有分別,例如大德有善緣與善知識,修道上就比較易成就。末學修學目的,反而自助是為日後助人為出發點,不過自己未有成就,還是沒等得及就出來討論。有時也會有誤人自誤的感覺。修行道上,大德成就了,還希望能常法施眾生。謝謝指正。

1.飯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

2.個人是偏學智慧的,屬於智行人。而且偏學阿含、中觀,是中觀行人。

3.有「我」處處成障;了達「我」(神我、命我),虛妄無實,則苦痛、妄想自息(般若經講記178)。

4.龍樹感謝佛陀;導師感謝龍樹、佛陀。我們感謝導師、龍樹、佛陀。左手緣起、右手空,空也是空。

5.吸氣緣起、呼氣空,吸氣呼氣空亦復空。雖空而緣起吸呼,雖吸呼而緣起性無。「無」(空)的只是「『實』有」、「『神、命』我」;「有」的只是如幻緣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3t3Mgntey0

 

林文亮

大德提及

1.飯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

2.個人是偏學智慧的,屬於智行人。而且偏學阿含、中觀,是中觀行人。

3.有「我」處處成障;了達「我」(神我、命我),虛妄無實,則苦痛、妄想自息(般若經講記178)。

4.龍樹感謝佛陀;導師感謝龍樹、佛陀。我們感謝導師、龍樹、佛陀。左手緣起、右手空,空也是空。

回答 末學理解修行有三個科目,一般就是理事兩項,大德論學慧就是理上修,有的講戒律,就是修事法。末學的第三項,是修慈悲心,而這科目的例子就是修四無量心,這個法門沒有太多艱深道理,也近於事法,需要實踐來證菩提,所以大德提及的感恩心,由慈心出發,也是可由感恩一切眾生而顯發慈悲一切眾生,這是由感知眾生同體而成的大悲心,也是末學在修的法門。謝指正。

「無量,無所有,無相,空——四名的內容,以下分別的加以探究。
慈(mettā),悲(karuṇā),喜(muditā),捨(upekkhā)——四無量(catasso-appama-ññāyo)定,也名無量心解脫(appamāṇa-cetovimutti),無量心三昧(appamāna cetosamādhi),或名四梵住(brahmavihāra)。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所以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或依定而起慈等觀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在定法中,這是重要的一組。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佛經中可以充分證明這一意義的,如《雜阿含經》卷一〇(大正二‧六七下)說:
「我自憶宿命……曾於七年中修習慈心,經七劫成壞,不還此世(欲界)。七劫壞時,生光音天。七劫成時,還生梵世空宮殿中,作大梵王,無勝無上,領千世界」。」(《空之探究》,p.24)
成佛之道中導師也是讚嘆「四無量」的。

林文亮

回答 感謝大德分享。末學對四無量心有些不同見解,一般捨無量,是指捨去一切差別,就如金剛經說,無我人眾生壽者分別相,這是很合理的解釋,而末學把捨解作布施,為什麼,因為前三無量都是指向與眾生的互動,是實踐性而非理論性。而捨分別心,則是沒有和眾生直接互動,只是個人的理修,而布施就是指捨去自己所擁有,同時布施給一切眾生,都是實踐上修。和前三的性質就相近。請指正。

「四無量心雖然分成四類,但其中仍有它們的共通之處;即是出於對人的同情,能夠將自己內心的障礙、嫉妒、瞋恨之心,都慢慢地消除、去掉。慈、悲、喜、捨,與世間法的仁、愛,也是大致相近的。希望別人得到快樂,這是慈;別人痛苦,希望能為他減除,是悲。當然,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到,這是另一回事,但必須要先有這樣的存心才好。別人得到了好處則為他歡喜,這是喜;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這是捨。一個人若不能以平等心對待人,往往就會產生偏見,對事情不是看得太好,就是太壞,這都是不恰當的。
小乘法認為這四無量心都是世俗法,所以慈、悲、喜、捨,是不能與真理或證悟相應的;但大乘法卻不然了。《阿含經》上說到三解脫門,是空、無相、無願解脫;但也有經中加無量心解脫,而成了四解脫門。無量心是能與解脫相應的,有四無量心,則他的私我心越小,慈悲心也就越大,到後來便能達到無自無他,一切平等與真理相應的境界。」(《華雨集》第一冊,pp.64-65)
「與戒律有關的慈悲,聲聞也不能說沒有的。但佛滅百年,已被歪曲為粗淺的了(《四分律》七百結集)。聲聞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緣起而空寂,以為慈悲等四無量心,但緣有情,不能契入無為性。不知四無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如質多羅長者為那伽達多說:無量三昧與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有差別義,也有同一義。約「無諍」義說,無量與無相等,同樣是能空於貪、瞋、癡、常見、我、我所見的(《雜含》卷二一‧五六七經)。從空相應緣起來說,由於有情無自性,是相依相緣相成,自己非獨存體,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對立的,所以能「無怨無瞋無恚」。了達有情的沒有定量性,所以普緣有情的慈悲——無緣慈,即能契入空性。四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脫門,依三法印而成觀;無量三昧,即是依苦成觀。觀一切有情的苦迫而起拔苦與樂的同情,即「無量心解脫」。由於聲聞偏重厭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厭世,不能即世而出世,這才以無量三昧為純世俗的。聲聞的淨化自心,偏於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即略而不論。聲聞行的淨化自心,是有所偏的,不能從淨化自心的立場,成熟有情與莊嚴國土;但依法而解脫自我,不能依法依世間而完成自我。這一切,等到直探釋尊心髓的行者,急於為他,才從慈悲為本中完成聲聞所不能完成的一切。」(《佛法概論》,pp.246-247)

林文亮

「須菩提是阿羅漢,所以論到這裡,即依自己的體驗說:世尊不是說我在諸大弟子之中,所得的無諍三昧最為第一嗎?不也說我是第一離欲(諸煩惱)的大阿羅漢嗎?世尊這樣的稱歎,可是我從沒有這樣想:我是離欲的大阿羅漢,我能得無諍三昧。假使我這樣隨相計著,那就在我見、法見、非法見的生死界中,佛也就不會說我是一個好樂修習阿蘭那行的人了。反之,因為不執著實有無諍三昧可得可修,世尊才稱歎我行阿蘭那行呢!梵語阿蘭那,即無諍。三昧,即繫心一境的正定。無諍三昧,從表現於外的行相說,即不與他諍執,處處隨順眾生。覺得人世間已夠苦了,我怎麼再與他諍論,加深他的苦迫呢?如從無諍三昧的證境說,由於通達法法無自性,一切但是相依相緣的假名而來。無我,才能大悲;離去空三昧,還有什麼無諍行呢!」(《般若經講記》,pp.64-65)

「本經以大悲利他的菩提心為本,所以上文偏說布施,而此處又特別讚歎忍辱。
梵語羼提,即是忍。忍不但忍辱,還忍苦耐勞,忍可(即認透確定)事理。所以論說忍有三: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可諸法無生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常人所不易忍的,即受人的欺虐等,所以經中多舉忍辱為例。不論世間事或出世大事,在實行的過程中,身心的、自然的、人事的,都有種種的糾纏、困難。尤其是菩薩發大心,行廣大難行,度無邊眾生,學無量佛法,艱苦是必然不免的。為眾生而實行利濟,眾生或不知領受,或反而以怨報德,在這情形下,如不能安忍,那如何能度眾生?所以為了度生,成佛大事,必須修大忍才能完成。忍是強毅不拔的意解力;菩薩修此忍力,即能不為一切外來或內在的惡環境,惡勢力所屈伏。受得苦難,看得徹底,站得穩當,以無限的悲願熏心,般若相應,能不因種種而引起自己的煩惱,退失自己的本心。所以,忍是內剛而外柔,能無限的忍耐,而內心能不變初衷,為了達成理想的目標而忍。佛法勸人忍辱,是勸人學菩薩,是無我大悲的實踐,非奴隸式的忍辱!」(《般若經講記》,pp.89-90)

林文亮

大德提及

以平等心對待一切眾生,這是捨。

回答 末學前理解 捨,只有平等心,而無以之對待一切眾生,所以說這意含沒有和眾生互動,如上大德解釋,即符合四無量心是實踐的大乘修行方法的意思。

六度是大乘修行方法。其中也應以忍辱為最難,同時亦最殊勝,成證果與因之退轉,只是一念分隔。小乘以之為煩惱而不與眾生互動,也有其中道理,就是雖不能轉世間,但至少不會為世間轉,請指正。